"列车医生"把脉轨交安全 1/6沪地铁列车要进基地架修
地铁列车,底座和车身完全分离,静静地躺在“手术台”上等待架修,申通地铁首席技师李鹃伟就是“列车医生”,今年申城所有3786列地铁列车中的1/6都要进入基地架修。
轨交安全运行,不止需要列车“开得出,刹得住”。今天上午,市十四届人大常委第22次会议听取市政府关于本市公共交通安全管理情况的报告。透过一个“列车医生”的轨交安全观,不难管窥一座特大型城市“地下动脉”的畅通,需要怎样的技能和理念。
“潮汐式通勤”和“沙丁鱼罐头”,已是申城公交运行新常态。每天早高峰,申城地铁究竟呈现多大的能量?一个最简单的比方是,搬运一个中等规模城市的总人口。具体点说,如今,申城地铁日客流超过950万人次,周末超过1000万人次。而在2014年全市公共交通日均客运量1521万人次,同比增长5%。其中,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774万人次,同比增加13%,占全市公共交通日均客运量的51%,单日最高客运量达到1028万人次;地面交通日均客运量730万人次,同比下降2%,占全市公交客运量的48%;市内水上客运日均客运量17万人次,同比下降9%,占全市日均客运量的1%。
如此壮观的数字背后,一个结论是:轨交,已是最受市民青睐的出行方式。
名望有多大,压力有多大。每天,申城轨交网络上线运营车辆500列、日均运营里程120万车公里,轨道长度达到1474公里,触网长度达到1676公里。“列车医生”李鹃伟关心的,头一件,要让这么多的车在这么长的线路上,安全开出去,安全开回来。
其实,行车设备缺陷与故障,正是轨交运行安全的一大诱因。这样的事故隐患,如何才能降到最低?答案是:流程控制。
打个比方,列车凌晨进入基地维护,是看“夜门诊”,每辆车在80分钟里接受120项常规检查,一切正常,一早就接着出车干活。相对“夜门诊”,那些来架修的,就是“住院治疗”——凡是行驶了5年或里程达62.5万公里的列车,都要来基地“住院检查”;如果资历再深点,行驶10年或里程达125万公里,那就要大修了。在每天“夜门诊”、5年架修10年大修之外,还有每个月的平衡修。
流程控制,不止用于待命列车。运行列车一旦突发故障,乘客又该如何安全撤离?答案还是:流程控制。危急时刻,最大程度减少伤亡的流程控制,来自“能应急”“善调度”的轨交应急预案。
市人大常委会公交安全专项监督调研表明,“踩踏事故”已是轨交安全最大隐忧。因此,大客流疏散,是轨交应急预案的必备科目。本月初,一场申城地铁大客流疏散和公交应急联动演练,显示了“流程控制”的功效。一旦遇到列车中途停运事故,应急预案的流程是:让乘客有序“跟着走”,广播、荧光棒、绿马甲,此时此刻,引导的捍卫的,就是秩序。当所有乘客被有序引导至地面,接下来的流程,才是地面公交的疏散。保障轨交安全,在流程控制之外,更少不了技术革新。李鹃伟很在意——庞大列车的微小部件,还有多少革新的可能。检修车间里,有一处是“李鹃伟大师工作室”。地铁列车是进口的,维修,却不能没有自己的“大师”。从2000年进入地铁行当,15年里,李鹃伟从技师变成了上海市技能大师,带领17位徒弟完成10多个攻关项目,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8项和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工作室的陈列柜里,有一对空压机甩油片,一个是改造前的,一个是改造后的,两相比较,改造后的只多了两个洞眼——结果,原先来架修的车辆70%都存在甩油片脱落故障,自从多了洞眼,无一脱落。小小甩油片好好干活,列车制动就让人放心了。
大师眼里,科技创新与城市公共安全,密不可分,轨交安全需要更多的“甩油片革新”。科技创新,一样可用于轨交提升大客流疏散应对能力。今天上午的报告显示,市政府支持企业研究建立基于客流信息系统、无线局域网管控技术和移动视频技术的轨交大客流智能系统。结果,车站出入口的客流数量、变化规律和客流通勤状态,都有了实时监控;区域人流动态监测预警和大客流风险评估机制,便也由此形成。此外,在可能出现客流拥挤的车站或部位,车厢、车站、网络、移动终端,必要时,齐刷刷启动“宣传诱导机制”,同时发布提示信息,引导客流避开拥堵区域,严防拥挤踩踏。
而无论是流程控制,还是技术革新,最终的安全保障,还在于人——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养。
李鹃伟不明白,为啥那么多的人不安检,跟安全隐患潜在的巨大风险相比,过安检的那一点点麻烦,值得计较吗?或者,计较不计较都在其次——不安检不进站——是规则,而规则的普及,是否已到“无孔不入”的境界?不说别处,单单地铁车厢公益广告,普及安全常识和安全规则,不妨加把劲,试试看。这,也是一种社会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