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全力打造15分钟体育生活圈 滨江辟健身步道

23.02.2017  09:03

  

  北外滩滨江健身步道坐拥浦江美丽风景。本报记者邵剑平摄

  东方网2月23日消息:在黄浦江两岸公共空间修建健身步道和自行车绿道,让市民走出家门就能享受优质的基本公共体育服务。记者从昨天召开的上海全民健身工作会议了解到,2017年上海全民健身将围绕“健康上海”的目标,在完成市政府实事项目的同时推出一系列新举措,逐步打造上海15分钟体育生活圈。

  滨江贯通,辟最美健身步道

  民意调查显示,市民最关心的是身边的健身设施。申城去年新建65条市民健身步道、新建改建56片市民球场,超额完成年度市政府体育实事工程项目。今年,上海还将新建50条市民健身步道,新建改建50个市民球场,新建改建200个市民益智健身苑点。

  上海的健身步道几乎建一条火一条。比如虹口区北外滩滨江百姓健身步道,坐拥外滩“万国建筑博览”和陆家嘴金融区摩天高楼的两岸风光。约1.2公里的步道不但方便周边市民健身,还成了周边商务楼宇白领散步的首选。

  在郁郁葱葱的公园绿地,上海因地制宜嵌入体育设施。从徐浦大桥至杨浦大桥的滨江空间,将修建近50公里的市民健身步道和自行车绿道,这是黄浦江两岸地区公共空间建设中最亮眼的体育元素。充分利用滨江空间贯通优势,上海今后还将组织健步行、路跑、定向、骑行等体育健身活动,打造市中心规模最大的开放式漫步天堂、夜跑圣地和单车公园。

  资源下移,建市民健身中心

  “十三五”期间,上海还将通过活动、资源的下移,促进社区体育的发展,不断优化社区健身环境,建设15分钟体育生活圈,提高市民参与体育活动的便利性。

  去年,上海首次推行“社区主动健康计划”,把健康促进纳入到社区发展。今年,上海将继续推动街镇集中设置或分散设置综合性、多功能的市民健身活动中心,以免费和低收费标准为社区居民提供公益性服务,“十三五”期间争取全市市民健身活动中心街镇覆盖率达40%。

  记者从宝山体育局获悉,该区已建成9个街镇市民健身活动中心。比如罗店的市民健身中心有7000平方米,配备网球场、羽毛球场、健身房等体育设施。“十三五”期间,宝山将在顾村大居地区、罗店大居地区和杨行地区,建设三个拥有室内综合体育馆的区级体育健身中心。

  建街镇体育中心,场地是关键。近年来,“上天入地”挖潜,上海的体育场地在见缝插针中不断增长。目前,上海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1.76平方米,预计到2020年,上海体育场地面积将达6100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45平方米。

  体医结合,培养聪明健身者

  随着市民对健身需求的多样化,政府的服务方式也在转变。上海的“社区主动健康计划”将预防保健的“靶点”前移,培养居民的健康理念和卫生习惯,促进居民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上海是较早开展运动干预防治慢病的城市,其中嘉定区“1+1+2”社区工作团队的糖尿病运动干预已经开展7年,今后将逐步在本市有条件的社区推广,探索“体医结合”慢病运动干预新模式,包括对高血压、颈椎病等慢性病患者的综合防治。嘉定区今年还将探索“健康体检与体质监测相结合”,强化体育治未病的理念,尝试在健康体检项目的基础上开展体质测试,充实体检内容,将体质监测数据纳入居民健康档案。

  “体医结合”的项目落地,将提高市民健身健康素养,培养市民成为“聪明的健身者”,同时进一步提升上海公共体育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