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传真]出租车行业调查:专车触动出租车行业神经[图]
“互联网+”时代,新事物层出不穷。“专车”作为互联网催生的产物,正强烈冲击着传统出租车行业。为了深入了解出租车从业者的日常工作情况,洞悉他们对于专车的态度,上海交通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重点团队“打破出租车行业困局:”互联网+“时代上海出租车市场现状调研与发展策略研究”于8月5日、6日和8日分别深入东川路地铁站、上海虹桥交通枢纽和莘庄交通枢纽,走访调查了出租车行业从业群体和乘客群体,获得了大量真实可靠的一手数据,包括出租车司机每日工作16小时以上的工作现状和对高额“份子钱”的无奈,以及对“专车”“恨”与“爱”的复杂情感。
8月5日下午四时许,该实践团一行数人来到上海地铁5号线东川路地铁站边上的出租车等候区,对正在营运的出租车司机进行了一对一的问卷调查。调查员在师傅填写问卷的同时,详细地为师傅讲解填写中遇到的问题。成员们在调查中了解到,师傅们每天的工作时间大都在16小时、18小时左右,有时甚至会超过20小时;师傅们对“份子钱”的意见颇为突出,但就是否应该罢运抗议有着不同的看法,多数司机认为罢运抗议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此外,出租车司机对专车的态度略有出入,有的司机义愤填膺地认为专车就是“黑车”,有的司机则认为还需要进一步定性,并表示:只要他们符合相关规定、有证那就是合法的。
8月6日,为了获得更大的样本量和更加广泛的声音,该实践团来到了出租车集聚的虹桥机场二号航站楼。这里普遍以出租车驾龄较长的司机为主,使用“滴滴”、“快的”等打车软件的比例不高,主要原因是认为软件操作复杂、对收入没有显著提升。每月上缴出租车公司的“份子钱”太高仍然是广大出租车司机抱怨的重点内容,很多出租车司机虽然牢骚满腹,但被问及“收入降低到什么水平后就不会再从事这一职业时”,仍然表示不论收入如何浮动,都会继续做下去。大家对于专车的态度偏向强硬,认为其缺乏正规的营运执照,对广大出租车司机而言形成了不公平竞争。
8月8日傍晚时分,该实践团来到了闵行区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莘庄交通枢纽,继续进行问卷调查。成员们首先来到出租车等候站,对正在等候的司机进行了调查。调查交流发现,这里的出租车司机对打车软件的接受度很高,至于专车服务,司机们莫衷一是,但大多希望能建立完善的监管体制。
实践团总结认为,工作时间过长、“份子钱”高等成为出租车司机难以承受的行业压力。而“互联网+”时代下,新型出行方式正强烈冲击着传统出租车行业,但也承受着成长过程中的阵痛,政府、监管部门等需要共同发力,规范市场,营造一个与时俱进的出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