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出租车或现车身广告 企业望以此补贴成本
途安1.6车型和新朗逸已确定为新一代出租车备选车型。其中高底盘、大空间的途安1.6车型更受出租车企业青睐。然而车价高、维修贵、油耗高的现实,也一直令出租车企业犹豫不决。青年报记者昨天从上海部分出租车企业证实,目前几家出租车企正同管理部门商讨引入出租车车身商业广告的可行性方案,通过广告收入补贴新车型的高成本。
途安1.6车价难降
让出租车企业有些为难
“途安作为出租车其实真心不错,空间大,底盘高,行李厢也大。”大众相关负责人告诉青年报记者,“新朗逸的内部尺寸比较小,也就是车厢空间小,舒适度肯定不如途安。况且,朗逸的配件费和维修费都不低,如果我们现在购入朗逸的话,到时我们的维修平台要全部推倒重来。”
不过,从购车成本来看,途安1.6却整整比新朗逸高出4万余元,这让出租车企业有点难以取舍。虽然市交通委表示,鉴于广大市民对途安车留有一份特有的感情,已经在考虑加大对途安车的购车补贴力度。
但上海一家出租车企业的相关负责人仍表示,目前途安1.6的最低售价在14万元左右。即便主管部门有购车补贴,企业能承担的购车成本是车价不超过12万元。如今这2万元通过何种方式拉平?
另外,还有途安1.6日常运营中,屡被司机诟病的油耗大、空调差、维修频繁的毛病。“如果运价不调整,必须得想办法降低途安1.6的运营成本。方法想过很多,但各有利弊。”由于暂时未能和主管部门达成统一意见,也令几大出租车公司伤透脑筋,这也是上海出租车新车型一直悬而未决的关键原因。
世博出租车开先例
车身能否绘广告仍在研究
既然车价降不下来,为什么不能考虑用一些商业方法进行补贴?青年报记者昨天获悉,增加出租车的车身商业广告,是目前出租车公司与管理部门正在商讨的方法。
“之前上海管理部门并没有对出租车上的商业广告一刀切,不过为保证运营安全,对广告的位置明确有规定。仅仅是后车窗玻璃(仅允许15厘米条幅广告)、头枕和座椅后背。”相关负责人解释。“世博车的出现让企业看到了出租车车身投放广告的可能性。”上海一家大型出租车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青年报记者,“世博出租车的两侧车门,引擎盖上均有明显的世博会标志和图案。其实这本身就是一种公益广告。既然车身能做公益广告,那替换成商业广告从操作上来说也完全可行。只要广告内容合法,健康,不影响司机的行车安全就行。”
不过相关负责人也承认,这一方案目前仍在调研商讨中。“由于牵涉到公安、工商、交通等多个部门,同时出租车内商业广告的发布位置、发布内容都得重新商讨,因此这一方案最终是否可行,还未最终得到确认。”
上海交通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他们尚未听说上海出租车引入车身商业广告的方案。“不过,出租车车身能不能做广告,关键要看社会的可接受度和法律法规的允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