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大如年 阿拉上海人冬至讲究什么?

22.12.2017  09:22

  今晨0时27分,迎来冬至节气。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自此起,气温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冷的时期。

   古人过冬至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冬至吃饺子的来历

  冬至吃饺子相传与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有关。张仲景老年还乡时,正逢大雪纷飞的冬天。街头很多因战乱流离失所的百姓,食不果腹,衣不遮体,不少人耳朵都被冻烂了。张仲景看到这个情况,令人在南阳关东边搭起了一个医棚。让弟子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做馅,然后包成饺子,施舍给百姓。

  这顿饺子把不少乡亲的冻耳朵给治好了。以后人们称它为“饺子,也有的称它为“扁食”和“烫面饺”。此后,每逢冬至进九,大家都纷纷争食饺子,有谚语“冬至的饺子不冻耳”。

   上海人冬至干什么

  上海人过冬至还有祭祖扫墓的习俗。旧时上海人在冬至喝甜米酒,吃花糕、糯米粉汤圆之前,还要在桌子上把肉块垒起来祭奠祖宗。

   吃汤圆

  “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

  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圆,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意味着“团圆”“圆满”。

   赤豆糯米饭

  上海人冬至日还有吃赤豆糯米饭的风俗。传说,上古时候有一位共工氏,他的儿子不学无术,而且作恶多端,后来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鬼来祸害百姓。不过,此鬼最怕赤豆了,于是百姓纷纷在冬至这一天来煮赤豆饭吃,借以来驱鬼避邪,防灾去病。

   服膏方、喝补酒

  上海人过冬至节除了要吃汤圆、赤豆糯米饭,还要服膏方、喝补酒,外出的人要早点归家,相聚一起共叙天伦亲情。

   冬至宜进补

  冬季进补的食物不少,大致可分为平补、温补、滋补三大类。一般说来,温补宜用热性食物,用于气虚;滋补宜用寒性食物,用于血虚;无气虚血虚则宜用平性食物,是谓平补。

   温补

  羊肉、牛肉及二者的内脏,狗肉,公鸡,鹅,海参,乌贼,鹿肉,大枣、核桃、扁豆,薯芋类,葱、蒜、韭、姜,蚕豆,小麦粉,酒类等。

   滋补

  甲鱼、鲫鱼、淡菜、海带、海蜇、梨、橘、苹果、香蕉、百合、芝麻、绿豆、赤豆、豌豆、黄花菜、银耳、燕窝等。

   平补

  猪肉及其肝、肾、肺等,蛋类、母鸡、鸭、豆腐等,芹菜、萝卜、桂圆、蘑菇类,蜂蜜、蜂乳等。

   冬至谚语

  关于冬至的民谚有很多,如:“冬节丸,一食就过年。”就是说冬至日要吃丸子,过了冬至以后新年很快就要来到了。又如广东的民谚:“冬至大过年”。冬至作为一年的总结,这天必须一家团聚吃晚饭,饭前或饭后吃汤圆,代表一家团圆。

  而“冬至萝卜夏至姜,适时进食无病痛”又从饮食上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保健提供了重要参考。其他如“冬至在月头,大寒年夜交”、“冬至在月中,天寒也无霜”、“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冬至出日头,过年冻死牛”等等。

  冬至禁忌

  浙江绍兴冬至日忌骂人、吵架,忌说不吉利的话。

  浙江湖州冬至日忌讳老人和小孩子睡得晚,认为冬至这天晚上阴气最重而老人小孩阳气不足,必须要早睡避开,否则不利。

  浙江杭州忌讳在冬至日扫地,当地人会在冬至前一晚清扫屋内外地面,称为“扫隔年地”。

  云南有些地方冬至日忌屠宰、忌戴孝之人进家门。

  河南一带则忌冬至不吃饺子,否则会冻掉耳朵,且对农事收获不利。谚语说:“冬至不过冬(指不吃饺子),扬场没正风。

  湖北一带忌无雨。谚语说:“立冬无雨看冬至,冬至无雨一冬晴。”意思是指来年天将大旱。


甘肃张掖:5万人同享“大锅饭”过冬至
原标题:甘肃张掖:5万人同享“大锅饭”过冬至 News.Online.Sh.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