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科院举办农业科技对口支援工作座谈会 更好实现精准帮扶,提升科技支援成效
服务新疆喀什、西藏日喀则、青海果洛、云南4个地州、贵州遵义等对口援建地区现代农业发展,近年来,上海市农科院依托本市搭建的各类交流平台以及与对口支援地区的对接交流,积极开展农业科技成果宣传推介,引进适合当地农作物品种、建立适合当地生产条件的配套技术;每年到对口支援地区进行培训讲课、技术指导的科技人员达100人次以上,为当地培养了一批促进农牧业发展致富的带头人,打造了一支支带不走的农业人才队伍。
□记者 杨清悦
为更好服务对口援建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实现精准帮扶,提升科技支援成效,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日前召开农业科技对口支援工作座谈会。会议邀请新疆喀什、西藏日喀则、青海果洛、云南4个地州、贵州遵义等对口地区相关管理部门,企业家代表、上海市相关职能部门主要围绕促进各对口支援地区农业产业转型发展,聚焦技术需求、人才培训、成功示范推广、科技项目共建、优质农产品市场对接等方面座谈交流。会上,双方就上海市农科院在对口支援地区开展科技援建工作的机制、模式、方式方法各抒己见,进行了深入探讨,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对口科技援建工作打下基础、指明方向。
近年来,上海市农科院依托本市搭建的各类交流平台以及与对口支援地区的对接交流,积极开展农业科技成果宣传推介。着力于农业种源与技术,根据对口支援地区的需要以及农科院的自身优势,引进适合当地农作物品种、建立适合当地生产条件的配套技术。农科院的鲜食甜、糯玉米在云南文山州丘北县开展多年引种试种取得成功,扶持当地农业合作社与食品加工企业开发加工产品、引荐销售渠道,目前已在当地发展形成了从种植到加工到销售的新兴农业业态。此外,农科院食用菌所科技人员通过人工促繁技术,进一步提高了新疆喀什地区特有的巴楚蘑菇产量;在西藏日喀则市成功实现了亚东地区特有黑木耳的人工栽培,发展形成了亚东黑木耳产业,切切实实地为当地农民增收作出贡献。
在人才培养方面,对口支援双方采用“专家走出去,学员请进来”、短期集中学习与个别中长期学习等多种方式开展培训工作,提升当地农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培养当地的农业人才。据悉,市农科院通过中组部、市农委、市科委等多种人才行动计划,先后选派果树、花卉、蔬菜、设施农业等领域4位青年科技人才到云南红河和怒江进行了为期一年的驻地工作,指导实际生产。同时,根据云南产业发展需求,依托上海市国内合作交流办、市农委经商处、市科委国内交流中心等平台,重点围绕主导产业、关键技术、核心人才等方面,常年不定期组织专家团前往受援当地,与当地农委(农牧局)联合举办现代农业技术培训班、进行基地现场指导与培训工作以及与地方农业推广部门座谈交流。据不完全统计,市农科院每年到对口支援地区进行培训讲课、技术指导的科技人员达100人次以上,从而为当地培养了一批促进农牧业发展致富的带头人,打造了一支支带不走的农业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