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内生动力 建设全球科创中心不能弄成招商引资

26.01.2016  10:54

  1月26日消息:日前,政协委员分组讨论政府工作报告,社科界别的讨论渐渐聚焦到科创中心的话题上来。

  “我先讲个故事。前几天我到哥本哈根大学访问,国内的朋友打来电话,托我代购一些德国拜耳生产的阿司匹林。到了药店,营业员的介绍让我大吃一惊:这里的阿司匹林有治头痛的,有治胸痛的,有治胃痛的,分得很细。”马驰委员查询得知,阿司匹林早已过了专利保护期限,国内很少有做阿司匹林的,因为这药利润太薄,但德国拜耳却不断创新,将阿司匹林做到了极致。众委员凝神屏息,若有所思。

  “科创中心的大思路大手笔,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体现得很好,但是落实起来要避免弄成‘招商引资’,科创中心是招不来的,一定要有内生动力。”梁鸿委员是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创业创新要高度联动,不能割裂,回顾过去30年,真正具有全球产业革命性影响的创新,都来自中小微企业。例如微软、阿里巴巴,都是从小微企业成长起来的,他们的创新带来新兴产业的成功,也提供了众多的就业岗位。”他强调,创新创业要有允许失败的氛围,目前上海的包容性还不够,相关的体制机制还要完善。

  “创新创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低门槛’,上海在减税降费方面仍大有可为。”樊丽明委员说,在上海创业成本太高,除了租金、生活成本外,各种费用也比较高。她给大家算了一笔账,在上海开公司,如果一个员工工资是1万元,加上社会保障费用等,企业的实际支出差不多是1.5万元,人力资源的成本太高。她建议,如果上海能在降低税费方面加大力度,将进一步鼓励创新创业,有利于科创中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