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绘美丽新画卷

06.01.2015  19:28

          一栋栋民宅前,丛丛绿树掩映之下,只见一方方浅浅的小水潭,潭面一片沉寂,水波微澜。不远处还能看见一些水深超过3米的大型死水潭,少见涟漪。这一幅崇明乡村的现实图景时常萦绕在袁方竹同学的脑海。

          不久前,以袁方竹为组长的8位同学共同完成的《为有源头“活”水来——考察生态崇明岛,共建美丽石路村系列活动之水质调研》,获评上海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项目”。这也是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与崇明县新河镇石路村结对帮扶第一年所取得的标志性成果之一。
          作为生态岛的崇明,也并非处处都是青山绿水。今年年初,环境学院给排水、环境工程等专业8位党员、入党积极分子首次踏访石路村,所见村容村貌与同学们脑海中原有的想象大不一样。“特别是亲眼看到了石路村的水污染问题,我们感到自己有责任利用专业所学,为建设美丽乡村尽一份力。”袁方竹说。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同学们一次次来到这一实践基地,对石路村水质状况展开了大量实地调研,掌握了第一手数据。暑期来临,同学们将目光重点聚焦于当地普遍存在、亟待处理的“死水潭”上。一类是居民家门口的小型死水潭,最初因村民在家门口自留地种庄稼,开挖小渠以引水灌溉,后因其流量小,渐渐与主河道脱离而终成一潭死水。另一类为大型死水潭,或因施工两头被封,或因与主河道连接的支流流量小,长期断流而逐渐形成。
          若死水潭长期得不到处理,水就会发黑发臭,蚊蝇孳生,当地村民的生活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如何才能让家门口的这一潭潭浊水化为清流?毕竟是给排水科班生,同学们想到了家中处理鱼缸水的原理。“对,采取过滤技术。”几位同学决定自己动手搭建过滤装置。
          普通的玻璃缸、水管、过滤砂……经反复试验、修改,一个像模像样的净水装置就在同学们手中诞生了。只见死水首先进入滴流槽上方的淋雨管,然后均匀分布于槽中的滤料上。滤料有三层:一层是过滤棉,过滤杂质;二层是活性炭,吸除水中污染物;三层是生化过滤,进一步净化水质中的有毒物质。通过在三好坞、石路村试验,对经此装置处理后的水检测显示,水的浊度明显降低,出水水质较好,适于灌溉。
          要让石路村村民真正用上此装置,还需跨越几道障碍。“由于这个装置需要用电,而水潭附近没有电源,未来可能要运用储电设备。”袁方竹说,团队将针对目前装置存在的灵活度不够等不足,后续进一步改进、完善。
          对于大型死水潭,环境学子能否再开出一剂良方?同学们发现,用作养殖池塘的水体比较清澈,可否通过养殖来净化面积较大的死水潭?为印证这一点,团队同学还对当地死水潭水、养殖池塘水和主河道水质进行实地采样评估。结果显示,养殖池塘水中的有机物含量明显少于死水潭。“养殖水生动物可有效去除水体中的有机物,并控制藻类生长。”这是同学们给出的建议。
          事实上,石路村还有不少环境问题让同济环境学子忧心:污水难以集中处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生活垃圾难以回收,随意堆放;村民环保意识弱……
          这支团队实践项目暂告一段落,又一批学生接踵而至。近日,石路村村民又欣喜地迎来同济大学环境学院另一支学生队伍。同学们走进一户户村民家中,问卷调查自来水使用情况,发放节约用水宣传单,为村民们介绍一些简单实用的日常节水方式,并采集自来水与井水水样,将样品带回实验室作分析。
          环境学院党委副书记钱昕老师介绍,学院党委去年12月与石路村签署城乡党组织结对帮扶协议,为期五年。学院党委将充分发挥自身学科专业优势,以多种方式,积极帮助石路村建设符合崇明岛定位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结对帮扶第一年,学院本科生结合所学给排水专业知识,在崇明代表性乡村扎扎实实地开展水质调研,还动手做出了净水装置,取得了初步成果。”钱昕说,这既增强了同济环境学子对基层乡村的了解,也促进了同学们对所学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应用,非常富有意义。“今后我们希望通过一支支学生队伍不断接力,为建设以石路村为代表的上海宜居乡村贡献同济环境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