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辆共享单车被扣 基层干部吐槽"管理负担已近临界点"
原标题:4000辆被扣共享单车引热议:基层干部吐槽“管理负担已近临界点”
图片说明:上海徐家汇附近一个路口上,许多共享单车竟然直接丢在非机动车道边上。
2月28日,解放日报刊发《共享单车乱停放矛盾如何解》一文,报道了4000多辆共享单车由于乱停放等原因被黄浦区车辆管理公司收走后,扣在了制造局路一处停车场。截至昨晚(28日)发稿时,记者了解到,这些车眼下仍未“回家”。而如有些声音呼吁的那样简单地“放行”,可能并非解决之策。记者昨天采访的上海不少基层工作者认为,上海共享单车发展速度已远快于政府行政反应速度,共享单车造成的管理负担已直逼“临界点”,仅从目前的管理手段上或难以有所突破,更长远的是法规完善和规划先行。
图片说明:2017年2月28日,在上海市黄浦区车辆停放管理公司制造局路停车场,约三四千辆共享单车被扣押在此。
单车乱停放严重,管理方被动应对
“共享单车发展得太快了。”记者采访时候,不少基层管理者都这样感慨。去年4月22日,摩拜单车在上海徐汇区大木桥路投放了第一辆共享单车,这也是上海首次由非政府组织运营的跨区域共享自行车。
作为摩拜单车的首个投放区域,徐汇在摩拜投放伊始就在漕河泾开发区、斜土街道、衡复风貌区、徐汇滨江等地专门划出了共享单车停放区域,有些是摩拜的专门停放点,有些则是普通的非机动车停放区。政府和老百姓都对解决交通“最后一公里”的共享单车表示欢迎,人车相处颇为融洽。
不过,事情随着共享单车数量的爆发式增长发生了转变。
图片说明:宜川路不到300米长的街头,共享单车有的轮胎爆裂内胎被卷到钢圈外,有的座位被人为故意卸走,还有的躺倒在地无人答理。
记者日前看到,在轨交一号线锦江乐园站,位于沪闵路人行地道的入口处,数百辆五颜六色的共享单车在上班高峰时段占据了原本空旷的地上通行空间,而到了晚高峰时段,车辆一哄而散,被骑行至附近上百个小区。徐汇区城管执法局局长张敏向记者坦言,共享单车对道路影响最大、管理成本最高的,并非占用人行道停车,而是使用者为了图方便不规范停车,“横七竖八,东一辆西一辆,到处都是。”
徐汇自去年10月起就与摩拜正式达成战略合作,摩拜方面参与徐汇区有关智慧城市、征信体系建设等城市功能的发展,徐汇则在特定区域为摩拜专门划出停放区域。
摩拜与政府如何在单车停放方面进行合作?张敏介绍,一旦发现停放过量、超出管理能力的情况,街道就会主动联系摩拜,请对方加派人手维护车辆停放秩序。
不过,这些由“白格子”组成的专门停放点早已不局限摩拜单车。品牌多样的、大量的单车管理,让街道应接不暇。遇到超出管理能力或管理范畴的情况,街道只能尝试联系所属的运营方,但并非每一家都会迅速回应。
“看到停在非机动车停放区白线外的共享单车,城管执法人员会帮助挪到附近的非机动车停车区域内,如果附近没有,就直接收起来运走。”在上海最繁忙的静安区南京西路街道,共享单车解决了白领上班的“最后一公里”,但同样的停放混乱,让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沈伟头疼了许久。他向记者直言,对不在白线内的单车,街道目前只能采取简单的执法方式进行管理。
在上海,同样与摩拜达成战略合作的还有杨浦、宝山等区,而在整个上海,蓝绿黄红的共享单车早已占据几乎每一个地铁出入口。
“凡是单车能到达的地方就有乱停放,绿化带、地铁口、小区里……甚至有人骑到马路中间一扔就跑。”杨浦区交通中心副主任刘旭东告诉记者,过去,共享单车投放较少时,乱停放问题并不严重,杨浦区政府专门购买了第三方服务人员在大型商圈、地铁站附近参与管理非机动车停放。但如今面对共享单车巨大的投放量,“管理人员已经难以负荷这么大的管理量”。
新事物发展太快,基层管理负担接近临界点
“共享单车的发展速度太快,政府部门人力投入跟不上,肯定无法在每条路、每个地铁出口都增加人手专门管理单车。”张敏表示,对于城管执法部门,目前对共享单车的管理投入尚在可控范围,但对街道的日常市容管理,则确实增加比较大的工作量。
去年底,徐汇城管执法部门发现这一情况后,与街道联系派遣市容保障人员帮助共享单车规范停车。“初衷是看到乱停放的就扶一扶,但是数量越来越大,就不是简单扶一扶的问题了。”
图片说明:交通路中山北路桥下是共享单车集散点之一,在这里经常可看到东倒西歪的魔拜单车。
根据这一情况,徐汇与摩拜明确,在徐家汇商圈、衡复历史风貌区、上海体育场以及上海南站等重点区域,需由摩拜方面主要负责单车的日常管理,增加日常检查频率,必须保障这些区域的规范管理。对于非重点道路和区域则要定期检查。如果摩拜无法及时跟上管理,那么街道就自动对乱停放、无人管的单车采取代为保管措施,通知运营方到集中停放点认领。
杨浦区交通中心曾就停放问题约谈过共享单车企业的相关负责人,此后,企业陆续建立起了多支运维队伍,在重点区域进行管理。但运维人员毕竟有限,还需要专注于车辆维修。刘旭东的建议是,应该由企业增加运维力量,并利用定位技术上,建立无形的桩位和白线区,鼓励共享单车的文明停放。
“我们对共享单车停放有两方面要求:首先车必须集中停放在规定的地方,其次停放量要与街道商量好,不能占用太多的百姓公共道路资源。”刘旭东指出,但很多时候情况并非他们所希望的那样。
法规需完善,规划要先行
不少被采访的基层工作者认为,在停放着4000余辆被扣共享单车的制造局路,该路段所属的黄浦区,多为上海老城区,人行道较窄、非机动车停放资源紧张,成为上海最早爆发共享单车停放矛盾的区域,在意料之中。
共享单车市场从摩拜一家独大,到如今上海有10多家共享单车企业、28万辆共享,有专家预计,今年这一市场会膨胀到50万辆。接下来,政府管理部门遇到的管理压力会更大,目前遇到的种种问题更迫切需要解决。
记者采访的不少基层工作者认为,目前对单车的管理方式还比较简单,有点“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感觉。让共享单车这一新生事物更好走下去,或许要从法规与规划这两个根源上着手。
第一,非机动车停放管理的主体不明,是共享单车管理中实际遇到的难题。非机动车停放管理的实际操作者是大多是街道,而真正的管理主体在《上海市非机动车管理办法》中并未明确。目前,共享单车的专门停放区域基本由街道负责划线,根据使用者的实际需求,会在部分区域多划定一些非机动车停放点,对于违章停放的非机动车,实际处置措施也主要由街道和城管执法部门配合实行。有专家提出,相关法规是否应该明确,梳理非机动车的停放空间可以是政府,但日常运营和维护应该是企业率先承担的责任。
第二,目前共享单车的主要矛盾集中在乱停放,尤其以地铁站、大型活动空间周边与市中心写字楼周边乱停放最严重。表面看是由于停车空间不足,背后根源是当初城市规划时候没有为今天出现的这一新事物留出空间。眼下迫切的是要梳理出城市中供自行车停放的空间到底有大,根据这一指标与共享单车的数量进行匹配,并在新一轮城市规划中为共享单车停放规划出更大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