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行近20公里 上海站列车卸污工杨益勤连续6年留守岗位
原标题:15分钟完成544个规范动作,一年行走路程相当于从上海到北京一个来回大过年的,让大家舒舒服服回家
图片说明:春运中,杨益勤和工友每个班都要行走近20公里为30余趟列车卸污。资料照片
插上卸污管,扣好保险耳,依次打开3个阀门,耳听手拈判断吸污进度……春运中,49岁的上海站卸污工杨益勤冒着刺骨的“穿堂风”,在狭窄的过道间为列车卸污。“列车就像是新生儿,我的工作就是帮列车‘擦屁股’。”寒风中,脸被吹冻成黑红色的杨益勤笑着说。
手上有标准
列车卸污,听起来事不大,甚至不算高雅,但对一列车上数百上千名旅客来说,这却关系到每个人的旅行生活。
“一列火车一般有18节车厢、34个集便箱,每个集便箱必须经过16个操作动作才能确保作业安全规范。”说这话的是杨益勤,新上铁集团公司红厦公司上海站卸污班的一员,他一边说着,一边手一点未停,每个动作都干净利索。
老杨介绍,为提高效率,他们对长编组列车实行递进式作业方式,即一个班4名卸污工分成两组,每组一人在前负责接管排污,一人在后负责收管归箱。相同的一套动作在宽度不足1.8米的空间内一遍遍重复。最快15分钟内执行34个操作程序、544个规范动作,才能完成一趟列车卸污。
“列车卸污无小事,任何一个细节都要按照标准、规章制度操作,否则会影响到安全。”工友们常常用这些“大道理”鼓励自己,这么多年,作业前点名、晨检、列队行走、线间作业……杨益勤们一点也不敢放松。
肩上有责任
上海的冬天,穿上再厚的棉衣也不顶事。遇上下大雨暴雨,因作业线路都处在站台雨棚下凹露天处,下水管道一下排不了大量的积水,成百上千平米雨棚上的雨水集聚落在线路上汇成雨帘,杨益勤和工友就在“瀑布”中作业,雨水浸湿衣服,寒湿直透骨髓。
老杨笑笑,其实更难忍的是夏天,上海的最高气温飙升至40摄氏度,暴晒后的列车散发着滚烫的热浪,加之列车空调排出的热气,混着卸污中溢出的异味,人在线路上走一趟就像“蒸”了一次“臭”桑拿。
但相比这些,杨益勤最担心卸污设备堵塞。有的旅客乘车时将塑料袋、泡沫塑料餐具、卫生巾等杂物扔进厕所,这些杂物一旦进入污物箱,卸污时就会堵住卸污管,只能用钩掏、用手抠。卸污工不仅要忍受难闻的气味,还得争分夺秒抢时间,那场景不亚于打一场硬仗。
从卸污值班室出发到作业最远地点1公里多,寒来暑往中,杨益勤和工友穿梭往返于轨道上,在站台柱间日均给30余趟列车、700余个污物箱卸污16吨,一天行走近20公里,一年行走2400多公里,相当于从上海到北京走了一个来回。
心中有温情
连续6年,杨益勤都已放弃回家过春节,在除夕夜坚守在岗位上了。“连续6年春节老杨都坚守岗位,他说他是党员,应该让更多的旅客更好地回家过春节。”卸污班组长蔡银根说。
其实,谁没有家呢?杨益勤的爱人张明在上海至北京1462次列车上做保洁,两人平时便聚少离多,回家看老娘的机会更少。每年春节前,83岁的母亲都会打来电话询问是否回家。杨益勤说自己心里一直有愧,每年只能用差不多的话回复母亲。
孩子也是一样。杨益勤的女儿杨梦现在是江南大学的研究生,这些年女儿和父母亲待在一起日子同样屈指可数。杨益勤一想起对家人的亏欠就会有点难受,“我做一名卸污工的时间太长,做儿子、父亲和丈夫的时间太短”。
可是,“如果卸污做不好,列车厕所、水池等卫生设备就不能用,旅客乘车环境就会受到影响。大过年的,让大家都舒舒服服的回家,这是我们的责任。”杨益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