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上海交大公路运输互联网+营改増税收服务系统研制成功
全面推进“营改増”已被列为国家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的“重头戏”,是国家实现结构性减税和财税制度创新的重大举措。
据悉,“营改増”税收将由目前的交通运输业、电信业和现代服务业进一步拓展,实现增值税全覆盖。随着税改进展的加快实施,公路运输行业的困境愈加明显,由上海交通大学朱道立教授团队自主研发的公路运输“互联网+营改増”税收服务系统对症下药,遵循科学设计和创新思维,将有效改善旧有税收系统面临的障碍及风险。
营改 増 全面推开公路运输行业亟待科学税收机制
公路运输作为我国最主要的物流运输方式,每年其货运量均占全国货运总量的75%以上,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产业。据交通运输部统计,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有公路运输经营户758万户、载货汽车1453.36万辆、货车司机近3000万名。但在庞大的数据背后,公路运输市场却呈现出“多、小、散、弱”的局面,货运市场从业主体中个体户司机占比高达90%,企业占比仅为10%。公路运输从业主体“弱而小、小而多、多而散”的特点直接导致企业运行成本居高不下,行业升级困难。在此背景下,2012年国家将公路运输列入首批“营改増”试点行业之一,希望通过“营改増”的减税效应,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但在公路运输“营改増”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发展困境。因此,中央及地方政府如何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公路运输“营改増”税收机制方案,机制方案执行过程又如何实现有效监管,便成为一道亟需解决的难题。
随着创新性的公路运输“互联网+营改増” 税收服务系统的开发成功,这一难题有望得到解决。记者今天从上海交通大学中美物流研究院朱道立教授团队获悉,由该团队自主打造的公路运输“互联网+营改増” 税收服务系统有效提供了不同财政政策环境下公路运输业“营改增”税收机制的科学设计方法,以及机制方案运营过程中的有效监管技术,为公路运输“营改増”税收工作健康有序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据介绍,该税收服务系统由三大模块组成,包含了机制设计与仿真模拟子系统、运营子系统以及系统评估与改进子系统。其中,机制设计与仿真模拟子系统建立了企业逃税模型和基于随机产品差异化的顾客选择理论,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公路运输营改增机制设计方法及仿真软件,可有效协助政府部门设计科学的营改增税收机制,并评估机制运行效果;运营子系统实现了与国家金税系统的对接,基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以及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有效监控公路货运全过程运输的真实性,并可为个体运输户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系统评估与改进子系统可根据方案的实际运行数据评估效果,并对机制参数、管理和运营流程进行优化。
朱道立表示,公路运输“互联网+营改增”税收服务系统的发展,将有效监控运输业务的真实性,解决增值税发票开票难问题,满足进项抵扣需求,降低运输企业税收成本;同时能够充分发挥税收大数据优势,有效协助政府制定科学合理的营改増税收机制方案,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培育税源,使税收步入更加健康有序的增长轨道;还能提升税收政务效能,创造公平与稳定的税收环境,为产业升级、经济新动能培育以及供给侧改革深化注入新活力。
试点成果显著有望形成税改综合服务平台
公路运输业“互联网+营改増”税收服务系统搭建后,一方面加强了与税务机关管理系统对接,为纳税人提供更多交易信息和交易机会,通过在线税收服务解决了纳税人开票问题。另一方面,服务平台可为税务机关提供纳税人全面、真实的经营数据,既降低了执法风险又有助于提升税收管理质量和效率。目前,该系统在河南、重庆、江西、天津等地国税局支持下,已进行地区试点运行,成果显著。仅河南地区试点平台的用户主体就由初期的不足10户增加到目前的3149户,增值税发票开具量稳定增长;流动车辆代开发票金额由试点前月均291万元增加到目前的444万元,增长53%。截止2016年2月,课题组已获得1项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以及1项软件著作权,并有多项专利及软件著作权正在申报。
未来,该服务平台的发展方向是充分整合中国货物运输行业,实现运输供应链的多式联运与信息共享;配合全国各省市国税局、财政局、人社局等部门,在提供增值税发票代开服务的基础上,为中国广大的货运车辆司机提供社会保障、保险等服务。朱道立教授团队还在不断地加强与完善服务系统的功能内容,希望最终将系统建设成为集营改增税收、个体司机社保、运输企业融资等服务于一体的国家货运营改增综合服务公共平台,从而大力推动中国公路运输行业的健康发展,并在全国其他行业的营改増税收工作中起到示范效应。
来源:科学网 2016.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