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公证书、体验外出调查:千余名市民代表昨到公证处参观
东方网10月16日消息:据《青年报》报道,一份公证书也许只有区区几页纸,里面隐藏着哪些“玄机”?公证员除了提问、盖章,为什么还要一遍又一遍地外出调查?昨天,上海公证协会首次举办公证开放日活动,全市21个公证处一共吸引了2000余名市民代表前往参观。
公证员
家事法律领域的“问不倒”
昨天,全市21家公证机构同时向市民代表开放。上午,闵行公证处迎来了10多名市民代表。他们中,既有为出国做准备的大学生“手机族”,也有活跃在居委会的热心阿姨受邻居所托专门来看看公证的流程,还有年近七旬的行风监督员。
青年报记者在接待大厅现场看到,为了方便当事人和公证员交流,多间开放式的谈话茶座设计地温馨而又轻松。即使是在中午,公证员也不能休息,只要当事人有需求,公证员就得及时接待。办理公证业务,当事人大多注重自己的隐私,因此接待大厅还配有相对独立的谈话室。
上午参观的两个多小时里,接待大厅的等候席上坐着不少前来办理业务的当事人。小薛听了听公证员接待当事人的大概流程。前来咨询的两对夫妻给小薛留下了深刻印象:“一对老夫妻大概60多岁,看上去身体不太好,两个人互相搀扶着找到公证员,老先生说‘要是我先走了,我名下的所有财产都要留给老伴’,老太太紧跟着说‘我跟他一样,我也要这么立’。还有一对年轻一点的夫妻,找到公证员,提出要求‘我和太太要离婚了,我能不能把我跟她之间的财产约定来做一个公证?我要求离婚后把我名下所有的房产都给她。’”当听到公证员作出的专业解答后,两对老夫妻终于放心离开。
除了参观接待现场和社区服务点,还有几名市民代表跟随专职调查员体验了一番外出调查。一位市民代表说:“跟着调查员去跑了趟档案馆调档案,我这才了解公证员有核查的义务,并不是坐在大厅动动嘴巴、敲敲章就能做出一份公证书。正是因为一切公证行为都产生证据上的效力,公证员才要加强信息的核查。”
公证书
每一张都有水印和编码
一份公证书经过公证人员严谨的制作,它代表了当事人当下最真实的意愿,公证书的制定又隐含了哪些“门槛”谨防假冒呢?
在闵行公证处,处主任徐雪梅告诉青年报记者别看公证书就是普通几页纸,这纸张可有名堂,每一张都带有水印每一张都有编码,用一张登记一张,严格管理防止外流。此外,公证员的印章都在网上备案,制作的涉外公证书还在外交部有备案,每个公证员为制作的公证文书负责。
记者注意到,参观过程中,不少市民代表对正在进行的遗嘱公证公益服务月流露出很大的兴趣。当有市民提问公证是否收费偏高时,徐雪梅主任解释说:“遗嘱公证是按件收费,每件只收400元,而在公益服务月期间则是免费。即使有费用产生,也是在遗嘱继承时发生,公证处会主动为被继承人减去与其无关的其他家庭成员的份额,按照受益额的大小收取费用。其中,20万元以下收取1.2%,20万-50万元收取1%,50万-500万元收取0.8%,500万-1000万元收取0.5%。”
去年,遗嘱公证公益服务月期间,闵行公证处的预约量达到800多件,实际完成数量接近700件。今年,遗嘱公证依然是公证机构的年度公益法律服务项目。记者从上海市公证协会了解到,目前,针对遗嘱公证的预约量已达到2000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