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公益性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现场会在上海召开
3月29日,全国公益性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现场会在上海召开。会议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工作部署和国务院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精神,总结复制推广试点经验,部署公益性农产品市场建设工作。商务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 王炳南 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商务委党组书记、主任尚玉英参加现场调研。市商务委副主任吴星宝介绍上海公益性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工作经验。
王炳南指出,在工作推进中,各地探索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创新成果,可归纳为:三种发展模式、三项管理机制和四个公益功能。三种发展模式包括:政府投资建设,国有企业管理的自建自管模式;政府投资入股,委托第三方机构监管的参建代管模式;政府与企业签订协议,企业按政府要求发挥公益功能的契约合作模式。三项管理机制包括:投资保障机制、运营管理机制、政府监管机制。四个公益功能包括:保障市场供应、稳定市场价格、促进食品安全、推动绿色环保。
王炳南要求,各地要进一步提高对公益性农产品市场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把握好五个方面:一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公益性市场建设道路。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能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体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二要以公益性保障机制为核心。纠正只投资不监管和重设施轻制度两种错误倾向。三要以降低农产品价格为重点。四要做到政府投资与日常运营管理分开。投资要量力而行,改变财政一次性补助方式。五要坚持改造为主、新建为辅。从今年起,公益性市场建设将由试点转入全面推进阶段,已列入“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内容。各地要全面推进,加快复制推广试点经验,提高公益性市场建设水平。
近年来,本市加快公益性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步伐,全市现有消费人口2700万(其中常住人口2400万,流动人口300万),每天消费农产品约7万吨。除绿叶菜外,约70%以上的货源由外省市提供。通过政策引导,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的作用,基本形成了消费为引导,企业为主体,政府有效监管和市场适度调节的良性发展机制,逐步构建以“西郊国际”为中心,标准化菜市场、生鲜超市、社区菜店、网上菜市场、智慧微菜场等多样化零售市场为基础的,覆盖批发零售的公益性农产品市场体系。本市公益性农产品市场,一方面与市外 基地 建立了紧密型合作关系;另一方面与零售终端形成无缝对接,将安全、优质、平价的基地蔬菜直供零售终端。在确保农产品供应、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价格基本稳定、推动绿色环保等方面,切实履行了企业社会责任、承担了公益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