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打造“公园里的城市”,5年后公园上千座,15年基本建成环城生态公园带
“十四五”期间,上海将以建设“生态之城”为目标,努力营造“推窗见绿、出门见园”的生态环境,实施“千园建设工程”,打造“公园里的城市”。
在今天上午举行的“2021上海民生访谈”中,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局长邓建平表示,“十四五”末,上海将有1000座以上的公园,基本实现出门5分钟到10分钟有绿,骑车15分钟有景,车行30分钟有大型公园,给市民游客带来“生态绿洲处处有,公园城市任你游”的体验。
5年后公园超过1000座
截至2020年底,上海有406座城市公园和7座郊野公园(廊下、青西、浦江、长兴岛、广富林、松南、嘉北),5年后,上海的公园数量要跃升至1000座以上,如何实现?
目前,上海绿化市容部门已研究起草了推进公园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上海城乡公园体系将主要由城市公园、地区公园、口袋公园、郊野公园等构成。
“十四五”期间,上海将推进建设世博文化公园、北外滩中央公园等一批大型标志性公园,建成10座以上的特色公园、郊野公园;结合“一江一河”“五大新城”等新建约50座社区公园;促进林地、田地、水系、湿地等生态空间组合,改建约50座开放休闲林地公园;针对中心城区公园布局盲点问题,改建、新建约300座口袋公园;结合“美丽乡村”新建约200座乡村公园。
浦江郊野公园 孟雨涵 摄
15年打造环城生态公园带
除了实现“千园”盛景,上海还将用15年打造环城生态公园带,为市民游客贡献一批全新的“网红”打卡点。
环城生态公园带主要由“一大环”和“五小环”组成。
“一大环”,指环城绿带(外环绿带)及周边生态空间,以外环绿带为骨架,向内连接10片楔形绿地,向外连接17条生态间隔带。
“五小环”,指围绕“五大新城”规划建设的5个环新城森林生态公园带。
预计到2025年,“一大环五小环”的环城生态公园带体系将基本形成。2035年,这一宜居、宜业、宜游的大生态圈将基本建成。
“环上”,即外环绿带。“十四五”期间,外环绿带范围内将新增至少35座城市公园,建成至少100公里主干绿道和三四十个绿道驿站,并对至少500公顷的植物群落景观进行“四化”(绿化、彩化、珍贵化、效益化)提升改造。
“环内”,即外环绿带以内区域。该区域将推进10个楔形绿地建设,建成森兰、碧云、三林、桃浦等4个楔形绿地公园,新增绿地300公顷以上;推进北蔡、吴淞、大场、吴淞江、吴中路等5个楔形绿地的规划建设,新增绿地400公顷以上;启动三岔港楔形绿地规划研究。
“环外”,即外环绿带以外区域。该区域将以闵行区吴淞江生态间隔带为试点,有序探索生态间隔带建设。
“五大新城”定位为“综合性节点城市”,生态空间建设不可或缺。
“十四五”期间,上海将加快推进环新城森林生态公园带建设,打造老百姓身边的城市森林,同时注重新城内部水系、滨水绿廊建设,连点成片、聚线成网。
落实公园城市理念,“五大新城”将建设一批大面积的“绿心”公园,引领新城环境品质的全面提升,凸显“一城一园一湖”的独特景观。
朱家角 图片来源:新华社
预计到2025年,“五大新城”森林覆盖率将达到19.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低于10平方米,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0%。
“十四五”期间,“五大新城”还将基本建成“一区一环、互联互通”的区级绿道网络。以此为基础,“十四五”期间,上海将新建绿道1000公里,中心城区以黄浦江贯通为样板,重点推进北中环绿道和川杨河、张家浜、淀浦河等10条滨水绿道建设。
本文来源:人民资讯 作者:人民资讯 责任编辑:顾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