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提升城市“软实力” 慈善公益成新语境
“十一”黄金周期间,静安区在静安雕塑公园举办主题为“城市家园”的公共艺术展览,期间将展出海内外15名艺术家的59件参展作品。
随着展览的举办,一场关于“公共艺术与城市发展”的国际峰会在静安举行。这几年,“公共艺术”成了一个热门词,然而,什么是好的公共艺术,它又将如何服务于城市建设与市民生活?
核心在于“地方重塑”
公共艺术这个概念,自上世纪60年代出现以来,更多地被理解为放置于公共空间的作品或相应的环境设计。而如今,公共艺术已经成为一种思想方式和工作方式。在发达国家,它是国家的公共文化福利,让民众都能享受艺术化的生活环境,减少城市现代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近年来,在上海,雕塑已成为构建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静安区副区长周海鹰说,自2010年起,静安国际雕塑展以双年展的形式呈现,至今已是第三届,每一届的展览水平、知名度和公众参与度都在不断提高。静安国际雕塑展,折射出整个上海在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定位和新追求。
公共艺术的核心在于“地方重塑”。哈佛大学高级研究学者、上海市规划与土地管理局风貌处处长王林觉得,当城市发展面临更新与转型的关键阶段时,公共艺术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性就会显现出来:在之前的发展阶段中,道路、建筑、广场及高架等设施给城市留下了许多粗糙、无奈的灰色空间,这些现象都需要在城市规划中加入公共艺术的概念来改善。
价值不在于留存多久
西方国家也都经历了这样的城市阶段,先于我们认识到公共艺术对提升城市软实力的重要作用。
来自意大利的专家说,当地政府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有着严格的标准,因此在利用历史建筑和街区营造新的公共空间时,规划者和艺术家力求保留建筑原本的风貌和历史性。专家建议,建设和改造过程中,不一定要进行结构性的改造,可以充分利用原本的空间进行创作。
“公共艺术并不是‘永久纪念碑’。”来自英国的Ikon画廊总监乔纳森·沃特金斯觉得,人们对艺术装置的需求和口味会发生变化,永远会有新的内容值得思考。如果公共空间的规划就是不停地增加艺术装置,公众也许会觉得宁愿不要。因此,一件公共艺术装置的价值并不一定在于它能留存多久,而是在于艺术家创作与公众参与体验的互动。
慈善公益成为新语境
在此次展览上,人们可以在静安雕塑公园一睹多名国际艺术大师的代表作。比如,享有盛名的法国著名女艺术家的妮基·桑法勒的9件雕塑,包括《欢乐waltz》、《天地乐源》、《生命投手》,雕塑家朱铭的《人间舞台》系列12件石雕等。
每一届雕塑展都体现出公益性,游客可以完全免费参观这些作品。而如今,公共艺术的公益特性也越来越明显。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