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通州:公共自行车疑遭摩的司机破坏(图)
原标题:公共自行车疑遭摩的司机破坏
工作人员在查看严重损坏的公共自行车
大量损坏报废的自行车
被人为砍坏的车轮
通州区公共自行车自去年推出以来一直非常“火爆”,由于用户众多,租车卡甚至一卡难求。随着公共自行车网点越来越多,车辆的损坏情况也逐渐增多,除了自行车零件常被偷走之外,监控探头拍到的破坏者中也出现了摩的司机的身影。通州区公共自行车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针对公共自行车的损坏情况,将加大巡查力度,在有条件的地方安装监控探头。
“一个人一天要修100余辆。”通州区公共自行车服务中心的维修师傅张凤龙最近比较忙,他和两位同事一天要修理300多辆受损的自行车。由于车辆多、使用频率高,通州区的公共自行车难免会受到一些损坏。然而,有些损坏却是非正常的。近日,大方居小区租赁点的自行车已经连续多次遭人为恶意破坏,作案者疑为被抢了“生意”的黑摩的司机。
大规模破坏事件
5个月发生9起
近日,通州区新华大街吉祥园小区外公共自行车租赁点,有12辆公租自行车遭人为破坏,除两辆自行车的车胎被扎外,另外10辆的车胎均被割裂。被损坏车辆外胎被划开4厘米左右口子,黄色内胎外露,切口比较锋利,甚至钢圈也都被剪坏。
“这已经不是第一起恶意破坏的事件了。”通州区公共自行车服务中心负责自行车安全的陈先生说,最近5个月来,通州区已经发生了9起大规模破坏公共自行车的案件,除了吉祥园小区的这次,位于果园地铁站的大方居小区和土桥地铁站附近的高楼金第小区的租赁点分别遭遇了4次恶意破坏。
陈先生说,和一般偷零件的行为不同,这些租赁点的自行车基本上都是车胎被扎或被划开。由于这几起案件大多发生在深夜或凌晨,警方虽然调取了监控,但由于画面比较模糊,很难辨认作案人。
十几辆车被扎胎
摩的司机嫌疑大
“如果偶尔有一两次车胎被扎可能是有人没素质,但是这样的事儿已经发生了4次。”家住高楼金第小区的冯先生说,小区距离土桥地铁站接近两公里,以前去地铁站只能坐黑摩的,自从设置自行车租赁点以后感觉方便多了,但黑摩的司机的生意却受到了不少影响,“扎车胎的事儿咱们小区居民肯定不会干。”冯先生认为,黑摩的司机的嫌疑最大。
这样的猜测在大方居小区附近租赁点监控探头的画面中也得到了证实,大方居租赁点的自行车这个月连续几次遭到人为破坏,一名摩的司机的影子出现在了监控探头的画面中。监控画面显示,一名男子开着摩的来到自行车租赁点,下车后手持一把锥子状的工具,不久又开着摩的扬长而去。此后,工作人员发现,十几辆停靠在租赁点的自行车车胎全部扎破。
通州区公共自行车服务中心负责自行车安全的陈先生认为,这起案件的嫌疑人很有可能就是一名黑摩的司机,而对于其他几起案件,事发地点的周边居民也反映是黑摩的司机所为。
租赁点越来越多
黑摩的不好干了
“公共自行车对摩的的生意肯定是有影响的。”陈先生说,黑摩的的优势就在于能够解决不少市民“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如今,通州区公共自行车网点越来越多,很多网点都设立在了小区和主要公交、地铁站附近,黑摩的的生意自然受到了冲击。北京青年报记者探访在通州北苑、果园等多处设有自行车租赁点的地铁站,黑摩的数量和以往相比有了明显的减少。
“有了自行车还坐那个干吗。”小刘是通州区居民,住在地铁梨园站附近,小区距离梨园地铁站有2公里左右的距离。小刘说,平时下地铁后,走路需要20多分钟,而乘坐公交车也要先步行,下车后还要再走一段时间,很费时间和体力。于是黑摩的就成了最好的选择,“有时候感觉不安全。”小刘说,摩的有时候乱穿马路,速度开得很快,但下班后的疲劳还是让他对摩的“不离不弃”。自从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在小区附近开设后,他每天都骑着自行车上下班,已经可以和摩的说“拜拜”了。
谈及公共自行车,摩的司机们大多不愿意说太多,但他们承认,随着公共自行车网点的增多,他们的生意“不太好干了”。
自行车服务中心
一天修车300辆
除了几起恶意的大规模破坏事件,一些功利的零星破坏行为也让陈先生无可奈何。“单独的一辆车子的好零件没了。”他说,网点会出现个别自行车的车座“失踪”的情况,此外,某些骑车者还使用“偷梁换柱”的伎俩,将自行车的好车胎换成了旧车胎。“肯定是被他们拿去用在自己家的自行车上了。”
“人为破坏是一方面,骑车的人多了,使用频繁,自行车也难免出一些故障。”通州区公共自行车办公室刘主任介绍,现在通州区一共开设了180多个租赁点,约5000辆车商家运营,1000辆车留待中心备用。在这种情况下,三位在中心进行维修的师傅一天要修理300多辆受损的自行车。
“破坏者确实很难捉到。”通州区公共自行车办公室刘主任说,要想所有网点都派人24小时看管肯定不现实,每个网点都安装摄像头成本又太高,而且很多破坏案件都发生在凌晨,监控模糊很难看清,这为寻找破坏者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他说,目前的防范措施就是加大巡查力度,自行车网点所在辖区居委会加强治安巡逻,部分有条件的地区未来会安装监控摄像头。
文/本报记者杨琳实习记者潘岩岩郭瑾
线索提供/赵先生供图/杨红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