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公交"试水日均出租率仅两成 租赁还车点太少
10月30日消息:一种小型“纯电动汽车”在今夏被引入本市金山区,因为其可以实现类似公共自行车免费异地还车以及分时租赁的特点,被冠以“微公交”的概念。两个月过去了,记者赴金山区采访发现,目前这样的租赁点已在金山设立了5个,运营方共投入百余车辆,但由于租赁点太少、公众知晓度不高等因素,目前出租率每天仅在20余辆左右。
分时租赁异地还车
记者在金山区区政府3号门的一处“微公交”租赁点看到,七八辆挂着浙江牌照、看似SMART(奔驰知名微型车)的小汽车停在停车场内,模样甚是可爱。租赁点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店内备有20辆车,全部为纯电动汽车,分为4座车和2座车两种,最高时速80公里,一次充满电可行驶80公里左右,充电时间需5至6小时。四座车长期租赁每年14400元,二座车每年9600元;短期租赁价格分别为每小时25元、20元。
普通的汽车租赁,怎么成了“微公交”?工作人员解释,如果把地铁、公交这些主要交通线路称为大动脉,那么从地铁站、公交站到家门口的距离就是毛细血管,纯电动汽车租赁系统主要在毛细血管里发挥作用,所以才称为“微公交”。他们出租的电动车不仅环保,还像公交一样“方便经济”,可以实现类似公共自行车免费异地还车,同时还具有分时租赁的特点。“只要在一个‘微公交’租赁点租车,都可以在公司旗下的金山任何租赁点免费异地还车,其他企业则需要异地还车费;短期租赁可以按小时出租,而目前业内最短的租期是一天;相对于5000到6000元的租赁车辆押金,‘微公交’只需要1000元。”
市民尝鲜“找感觉”
采访中,一位当地居民赶来租车,他告诉记者,其实不是为了出行需要,“看到网上有电动车的信息,模样蛮好玩的,就来租两小时试试,找找开电动汽车的感觉。”记者问他平时出行,是否会租辆“微公交”时,他明确表示暂时还不会考虑,“现在的还车地点,都离我家有点远,如果还车后还要再换公交或乘出租车,实在没必要。”对此,不少市民看法类似,有人还建议,“价格有点小贵,能否再便宜些。”
那么两个月来,“微公交”运营情况到底如何?运营方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在上海的试点范围仅在金山,从8月下旬在区政府3号门设立首个租赁点以来,已在枫泾工业园区、廊下镇等地设立了5个点,投入电动车百余辆。“目前平均每天出租量在20多辆,主要还是因为试运营才两个月,公众的知晓率不是太高,同时租赁点不是很多,没有形成网络,影响了市民选择。”该负责人表示,按照计划,至明年底前将在金山区推广5000辆纯电动汽车,并设立21个租赁站点,到时情况会有所改观。他还透露,正在和本市相关部门商谈,未来还可能把租赁点扩至市区等更大区域。
网络建设难题不可避免
但“微公交”要想像预设的那样,真正走进上海、走进市民生活,便捷的租车网络是必要前提,这个必要条件的实现似乎并不那么明朗。
记者注意到,金山推出的“微公交”和去年7月在杭州推出的“微公交”的运营方是同一家。时间过去一年多,杭州“微公交”目前已投入营运4座立体车库,还有平面站点17个,投放车辆5406辆。但目前,微公交大部分还依然只能在最先试点的西湖区见到,已投入营运的4座立体车库中有3座在西湖区。
立体车库、停车点不够,没有形成便捷的网络化,租车量就很难上去。杭州面临的困境,到了寸土寸金的上海同样不可避免,尤其是市区。“交通问题说到底是效率问题,目前上海保有车辆超过200万辆,道路拥堵,但一辆汽车至少一半时间以上是停止的,至少一半时间以上只坐一个人。因此,‘微公交’属于一种共享模式,既利于出行又利于环保,但要想真正推广,必须在布点、停车等方面得到政府部门一定的政策支持,否则前途难测。”业内人士如此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