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集锦】全国两会委员积极履职议国是受关注
3月3日至3月15日,备受瞩目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两会召开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我校副校长钱锋教授,全国政协委员、我校金山科技园区管委会主任蓝闽波教授认真履行政协委员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积极建言献策,就加快建立健全评估体系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背景下加强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推进原材料制造高质量发展、构建综合能源信息平台优化能源安全利用、采取科研仪器设备维修领域反垄断措施等问题提交了相关提案,钱锋院士还就促进长三角知识产权保护运用一体化、加强长三角一体化水资源环境共治共保、推进长三角制造业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整合科技资源实施长三角协同创新发展战略等进行了联合提案,在全国两会上发出了华理“声音”。《科技日报》《中国科学报》《经济日报》》《人民政协报》《解放日报》《新民晚报》《深圳特区报》《羊城晚报》、澎湃新闻、文汇网等多家媒体原发了相关报道40余篇。
【中国教育新闻网】 全国政协委员、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钱锋院士在全国政协教育界别联组会发言中建议——
加快建立健全评估体系,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北京3月7日讯(记者 高毅哲 董鲁皖龙 焦以璇 万玉凤) 今天下午,在全国政协教育界别联组会上, 全国政协委员、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钱锋院士 建议,加快建立健全评估体系,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
钱锋说,通过参加全国政协组织的“双一流”建设调研和对“双一流”建设高校2018年进展报告的分析,可以看到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积极作为、创新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建设进展与国家对“双一流”建设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他指出,这些差距主要体现关键环节突破不够,引领性作用尚未体现,实质性举措偏少,亟待提高资源投入的边际效用,缺乏有效的过程管理与效果评估。比如,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科研评价、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等关键环节的改革突破方面尚显不足,形成有效的可复制、可推广经验不多,对全国高校综合改革的引领作用尚不显著。部分高校局限于学科布局优化调整、学科基础设施建设、交叉中心或平台建设等,内涵建设亟须强化,学科交叉融合的体制机制障碍有待破除。
针对这些差距,钱锋建议,应该加快建立健全评估体系,实现“双一流”建设规范化管理、加快制定“双一流”建设评估方案、打破“资源依赖”,推进关键问题改革,推进“双一流”建设。
在实现“双一流”建设规范化管理方面,钱锋建议建立专门的公开网站或网页及时公布和更新“双一流”建设相关信息,比如明确并公开“双一流”建设中申请遴选、财政支持、过程管理、评估方案等管理办法,公开政府及高校“双一流”建设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等。这样做有助于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有助于非“双一流”高校了解情况和后续申请,有助于加强公众对高校使用财政资金的监督。
就“双一流”建设评估而言,钱锋认为,要摈弃以往过于关注科学研究、“帽子”人才、论文专利等倾向,指标设计要注重“点”“面”结合,系统性评估方案要形成管理操作手册。“点”的考察,要突破体制与机制性障碍,把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到首要位置;要重点围绕学科、学科群、交叉学科建设,所采取的开创性举措;要关注原创性突破性研究、落实国家重大战略、服务区域和行业发展、解决重大技术问题的能力。“面”的考察,要通过一般性定量化指标的实现,考察任务进展和成效,着重关注建设期内的增量、增速。
钱锋说,“双一流”建设高校不应走“资源依赖”的路径来实现简单的成果量增,而应勇于承担责任和使命,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关键问题上大胆改革创新,产生资源投入的叠加效应,推进大学的持续发展。政府应进一步下放办学自主权以支持高校改革,唯有此,才能产生改革和资源投入的最大效应。
原文来源: 中国教育新闻网 | 发表时间:2019-03-07 | 作者:高毅哲 董鲁皖龙 焦以璇 万玉凤
原文链接: http://www.jyb.cn/rmtzcg/xwy/wzxw/201903/t20190307_216121.html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钱锋:
《中国科学报》:加强原材料制造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黄辛 见习记者 何静
石油、化工、钢铁、有色、建材等原材料制造工业是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我国虽然是世界第一大原材料制造工业国,但其发展面临着更为突出的资源、能源、环境约束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钱锋 表示,“我国原材料制造工业急需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加强前瞻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聚力攻克关键技术,在‘卡脖子’的领域率先谋划、着力攻坚。”
钱锋认为,我国原材料制造工业大而不强,高端产品严重依赖进口,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受制于人,转型发展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存在如下短板:第一,科技创新支撑原材料制造工业高质量发展原动力不足,亟待提高核心竞争力;第二,围绕产业链创新和技术转移的资源分散,缺乏需求驱动的协同创新机制,造成创新链条脱节甚至断裂;第三,研发服务、智能制造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缓慢,制造业服务高端化进程亟待加速;第四,支撑原材料制造工业高端制造的工程科技人才和科技创新团队亟待培育。
他强调,必须整合科技资源,构建需求驱动的协同创新链,研发一批具有全局性影响、带动性强的原创性关键技术和系统。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和现代信息技术对制造业的引擎作用,加速制造业服务高端化进程。
《中国科学报》 (2019-03-07 第1版 要闻)
原文来源: 中国科学报 | 发表时间:2019-03-07 | 作者:黄辛 何静
原文链接: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9/3/344031.shtm
《中国科学报》: 蓝闽波委员: 加快构建综合能源信息平台
本报讯(记者黄辛) “目前,我国能源生产消费领域技术水平快速提升,综合能源服务产业方兴未艾。但是,能源同信息产业的结合还处于试点试验阶段,数字经济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尚未体现。” 全国政协委员、华东理工大学金山科技园管理委员会主任蓝闽波 对《中国科学报》表示,适应能源发展形势,加快“大云物移智”等先进信息技术与能源行业的深度融合,对促进能源的安全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正在快速发展的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如何与先进的信息技术融合起来?
蓝闽波建议,第一,政府加强综合能源信息平台建设指导,按照“政府主导、政策推动、标准引导、企业实施”原则思路,加快综合能源信息平台的试点和推广。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和数据壁垒,推动相关数据资源开放,建立健全协调激励机制。
第二,利用综合能源信息系统的“枢纽型、平台型、共享型”特征,推动能源安全清洁高效利用。以能源互联网发挥电网在能源汇集传输中的枢纽作用,以供需对接、要素重组、融通创新为价值基点,打造汇聚发输配售资源的能源配置平台。
第三,促进综合能源信息平台的价值实现,培育行业良性生长的内生动力。推进能源流、业务流、数据流“三流合一”,构筑形成强大的价值创造平台。
《中国科学报》 (2019-03-11 第4版 两会)
原文来源: 中国科学报 | 发表时间:2019-03-11 | 作者:黄辛
原文链接: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9/3/344140.shtm?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人民政协网】钱锋委员:唯有实干方可报家国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7日电(记者 郝雪) “我真没什么高大上的情怀,我只是踏踏实实地干了点事,比起其他委员来真的没什么好采访的。”3月6日下午,小组讨论会后,记者截住走出会议室的钱锋。钱锋已经当了三届政协委员,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他不可能没有故事,怎能轻易放他走掉,继续堵截追问。钱锋终于被记者触动,打开了话匣子。钱锋是一位普通家庭出身的子弟,几十年来,无论是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高校管理者,还是担任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副主委、全国政协委员,他一直秉承“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的原则,笃行不怠。
据钱锋介绍,1977年恢复高考,他如愿进入南京化工学院学习。上世纪80年代末,目睹我国工业化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他深受触动。“对于我们这一代知识分子而言,家国是我们难舍的情结。”钱锋怀着科研一定要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和企业实际需求的信念,选定了过程控制和过程系统工程领域,开始了长达数十载的埋头攻坚。“生逢其时,何其有幸!”钱锋感叹,经过几十载科研路上的埋头苦干,获荣誉无数,并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谈到创新驱动这个话题时,钱锋平和的语气中透着深沉:“发展实体经济,就一定要把制造业搞好,当前特别要抓好创新驱动,掌握和运用好关键技术。”钱锋一直持续关注着国内高校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据了解,围绕培养工匠精神、打造大国工匠,钱锋曾先后在全国“两会”期间提交“关于新时代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改革的提案”“关于加强工程科技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提案”等一系列提案。他说“工程科技人才是实现创新发展依靠的中坚力量,工程教育是国家创新的重要引擎,工程教育的改革发展任重而道远”。
钱锋认为,国家要强盛、要复兴,就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对于如何发展成为创新高地这个提问,钱锋还是那句话“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据钱锋介绍,1995年,他来到中国石化扬子石化公司,开展石油化工领域关键工业装置计算机先进控制系统的创新研发。他发现工艺、装备及自动化系统等全部从国外引进的乙烯装置,不知何故,其生产过程的物耗、能耗较国外设计指标高。那段时间,即便是吃饭睡觉,他都在思考解决的方案,抓紧一切时间进行数据分析,开展实验室实验和模拟仿真研究,设计了多种自动控制方案,与企业操作、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深度交流与工业装置测试,一而再,再而三地修改、计算、调整。最终从错综复杂的研究设计方案中找出最佳组合,铺设出最佳途径,降低了生产过程的物耗、能耗,其性能远远超过了国外专利商的指标,提高了装置产能和效能。“如今回首,我感怀那个奋发向上的自己,更感恩那个热火朝天的时代。”
如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和中国的转型发展形成历史性交汇。新旧动能转换,挑战即是机遇,钱锋和科研团队成员瞄准石油化学工业的智能优化制造,创新性地将化工过程物质转化机理与装置实时运行信息深度融合,进行石化装置智能建模、先进控制和实时优化运行技术的研究开发,完成了中国首项自主创新的乙烯装置优化运行技术、软件和系统研发,并在国内乙烯行业全面推广应用,打破了我国乙烯行业先进控制与优化技术长期依赖国外引进的局面;在国内率先开展精对苯二甲酸装置全流程优化运行技术研究,取得了多项填补国内空白的独创性成果,为大型PTA装置成套技术自主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
“登高则可望远,望远而致思深。”钱锋说,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都已经在智能制造的理念指导下,提出了各自的国家工业智能化规划。无论是对接“中国制造2025”战略,还是瞄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目标,他都将带领团队深度融合传统制造业与人工智能,以“智”为引,努力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应用于工业装置,助推工业制造业向智能化方向提升,这也是他不懈耕耘的“远望”。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这个特殊而又光荣的结点展望,钱锋说:“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多党合作的灿烂今天,就没有多党合作的累累硕果,更没有今日团结稳定、凝心聚力的政治局面和发展环境,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和我的团队唯有实干,方可以报家国。”
原文来源: 人民政协网 | 发表时间:2019-03-07 | 作者:郝雪
原文链接: http://www.rmzxb.com.cn/c/2019-03-07/2304123.shtml
《 解放日报》:会上建言会间热议
程裕东委员(左)钱锋委员(中)汪小凡委员在小组会间隙就高校科技创新发展在一起热议。
原文来源: 解放日报 | 发表时间:2019-03-10 | 作者 张海峰摄
原文链接: https://www.jfdaily.com/journal/2019-03-10/getArticle.htm?id=267608
《科技日报》:面对国际巨头垄断,国产科研仪器怎么办
两会聚焦
本报记者 张盖伦 操秀英
前段时间,北京大学核磁共振中心向全国几十家核磁用户和仪器供应商发出一份声明。这像是一次忍无可忍之后的反抗——该中心宣布终止与相关仪器供应商中国区的业务往来,指出该供应商大幅提高售后服务费用和零配件价格,而且遭此对待的不止北大一家。
“声明发表后引发了很多科技工作者的共鸣。” 全国政协委员、华东理工大学教授蓝闽波 4日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来自全国多所科研机构的用户普遍反映,在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维护维修领域,部分仪器供应商在销售和售后服务方面存在严重垄断问题。
截至发稿,此次北大的维权已经取得了积极成果。但是,国外仪器商的垄断地位,短期内恐怕难以撼动。
我们能怎么做?
可开展反垄断调查,成立协商议价小组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理事长、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关亚风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包括质谱、色谱、光谱、电镜等在内的几乎所有高端仪器都被国外垄断。
“经科技部‘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学仪器开发重点专项)在‘十二五’‘十三五’期间的支持,我们的国产仪器已经有了较大进步;但横向来看,与国外的差距依然很大。”关亚风说。
蓝闽波提供了一组数字:截至2018年,全国共约有1800台核磁共振波谱仪,其中1400多台是一家国外供应商的产品,国产的仅有50台。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仪器供应商可利用其市场支配地位肆意涨价,阻止第三方供应商维修,设置“只换不修”等不公平条款,并以这些方式获得高额利润。
被动局面如何打破?
“对部分在科研仪器行业影响恶劣、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仪器供应商,我们应该开展反垄断调查。”蓝闽波建议,还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科研仪器领域反垄断和采购人保护立法。
他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建立科研仪器设备维修市场开放制度,允许和鼓励第三方企业进入维修市场。仪器供应商应向第三方公开维修信息,开放零部件销售;应禁止供应商在供货合同或维护合同中设置排他性条款。
“对科研仪器这种应用领域窄、专业性极强的商品,建议由同领域主要采购人组成专门的价格协商小组。”蓝闽波说,这样的小组可以按照公平合理原则与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供应商协商,确定合理的维修维保价格标准。
要加大投入,也要重视仪器人才
其实,根据过往经验,一旦某个领域的国产仪器取得了突破,该领域进口仪器的价格也会应声而降。“甚至求你来买。”蓝闽波说。
科技部、基金委都设有仪器专项,这几年也投入不少。“能不能把可以更新换代的、跟科技发展相关的仪器,重点解决几项。咱们通过几年的时间,把大型国产仪器搞上去。”他这样期待。
“国家还应进一步加大在科研仪器开发上的投入,更加重视科研仪器的设计。”关亚风说,“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在“十二五”期间投入了67亿元,但“十三五”期间的投入就降到了原来的三分之一,“我们希望,‘十四五’至少能维持在‘十二五’的水平。”
有了仪器,还得有人用。关亚风建议,有关部门可以出台相应政策,规定政府采购应以国产科研仪器优先。为了鼓励国产科研仪器生产商,还可对其实行减税政策,让他们有更多资金投入研发。
核心部件难攻关,短期内难出成果;仪器整机则可以购买国外零部件集成组装,更容易做出。过去,仪器研发生产者主要追求整机性能,忽略关键核心器件的突破。关亚风说,科研仪器属于品类多但单个品种销量极小的产品,追求整机的突破并没有太大意义。他透露,“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的评审在“十三五”期间已经开始关注关键部件的攻关,“十四五”期间将重点关注关键部件的研发。“要是关键部件被攻克,生产科研仪器就可以像攒电脑那样进行组装了。”
但是,还有一个现实问题——谁来开发科研仪器?
关亚风说,在现行的以论文和SCI影响因子为主的评价机制下,很少有人愿意干这一行。“要是我年轻时也被这样考核,估计我早就坚持不下去了。”在这位科研仪器领域的老兵看来,国产科研仪器要崛起,首先还应改变评价体系。“不要认为搞仪器的就低人一等,要把解决问题放在第一位,吸引更多人进入科研仪器领域。”
(科技日报北京3月4日电)
原文来源: 科技日报 | 发表时间:2019-03-05 | 作者:张盖伦 操秀英
原文链接: 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19-03/05/content_416333.htm?div=-1
《科技日报》:移动履职平台 随时建言资政
3月4日,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政协委员在各驻地举行小组会议,讨论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情况报告。
图为科技界别政协委员蓝闽波使用全国政协委员移动履职平台参与建言资政。
本报记者 洪星摄
原文来源: 科技日报 | 发表时间:2019-03-05 | 作者:洪星
原文链接: 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19-03/05/content_416335.htm?div=0
【澎湃新闻】全国政协委员钱锋:推进“人工智能+工科”交叉学科建设
人工智能时代,如何加强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
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钱锋 提交了一份提案,针对新一代人工智能背景下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提案指出,人工智能是一项战略性技术,更能赋能其它专业领域,促进其它专业领域的改造升级。因此,支持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与人才培养,促进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工科专业的深度融合,实现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工科的深度融合,培养具有人工智能意识和能力的工程科技人才,是当前最为紧迫的战略任务。
提案称,目前,我国高校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培养方面,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工科专业的结合不深;人工智能的知识体系、课程体系建设亟待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的师资队伍亟待建设等。
针对上述问题,提案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具体建议:
第一,推进“人工智能+工科”交叉学科建设,改造传统工科专业,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
一是设立校级层面的人工智能研究与培养平台,以人工智能技术为纽带,重点突破多个工科间的交叉融合,形成多学科交叉研究与人才培养优势;二是设立院及学科层面的人工智能研究与培养平台,重点发挥人工智能技术在某个工科专业改造升级上的支撑作用;三是通过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的改革,如增加人工智能相关本科专业免试攻读工科专业研究生的比例等,让传统工科专业获得更多的具有人工智能背景的人才。
第二,加快人工智能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建设。
就人工智能相关专业而言,应该围绕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构建课程体系,为本科生全方位普及人工智能知识。就传统工科而言,需要根据本专业特色,选择若干门人工智能课程作为必修或选修课程,并通过更新原有课程内容或教材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到具体的专业教学中。
在人工智能课程、教材开发上,政府和高校应该设立专门的基金,资助和鼓励高校教师、企业共同建设人工智能的线下课程、线上课程、纸质教材、多媒体教材等。
第三,加强人工智能师资队伍建设。
一是以建设人工智能一级学科及相关专业为契机,促进计算机、自动化等领域的教师转型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专门人才;二是加快对传统工科专业教师人工智能技术的再培训,使其尽快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人工智能技术,并融入到研究与教学中;三是充分利用企业人工智能研究人员及工程师,建设一支人工智能合作研究与人才培养的兼职师资队伍。
原文来源: 澎湃新闻 | 发表时间:2019-03-07 | 作者:栾晓娜
原文链接: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091524
【文汇网】卡脖子的领域如何发展?钱锋委员:整合科创资源,提升原材料制造发展
那些卡脖子的领域,也受到制造业的影响。
石油、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原材料制造工业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我国是世界第一大原材料制造工业大国,但高端产品仍然严重依赖进口,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受制于人。
全国两会期间, 全国政协委员、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钱锋 提议,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加强前瞻研究和应用研究,攻克关键技术,在原材料制造工业领域实现全球卓越。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中之重”,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2019年首个重点任务。
目前我国原材料制造工业的规模、设备等总体上与国外类同,并不落后,但行业整体运行效能与原材料产品稳定性与国际先进水平有差距。
我国原材料制造工业大而不强,高端产品严重依赖进口,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受制于人,转型发展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他认为,现在存在如下短板:
第一,科技创新支撑原材料制造工业高质量发展源动力不足,亟待提高核心竞争力;
第二,围绕产业链创新和技术转移的资源分散,缺乏需求驱动的协同创新机制,造成创新链条存在脱节、甚至断节;
第三,研发服务、智能制造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缓慢,制造业服务高端化进程亟待加速;
第四,支撑原材料制造工业高端制造的工程科技人才和科技创新团队亟待培育。
钱锋建议:
聚焦卡脖子技术,系统规划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确定优先发展领域。以需求为导向,由政府组织需求侧和供给侧各领域的专家,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创新再到工程应用,寻找需要突破的关键理论和核心技术瓶颈,确定优先发展领域。
整合科技资源,构建需求驱动的协同创新链,研发一批具有全局性影响、带动性强的原创性关键技术和系统。将长三角区域(杭州湾)打造成为中国版的“墨西哥湾”。
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和现代信息技术对制造业的引擎作用,加速制造业服务高端化进程。
建立健全科技创新团队和工程科技人才培育体系。探索以代表性成果、标志性成就和原创性贡献为主要内容的科研评价机制,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建立健全科技创新团队和工程科技人才培育体系。
原文来源: 文汇网 | 发表时间:2019-03-06 | 作者:姜澎
原文链接: http://www.whb.cn/mobile/#/news/246992
【中国教育新闻网】全国政协委员、华东理工大学教授蓝闽波:科研仪器设备维修急需反对垄断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北京3月9日讯(记者 董少校) “当前科研仪器维修、维护领域垄断情况严重,部分供应商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设置不公平高价或不公平条款,造成国家和采购人单位科研经费的损失。急需出台相应反垄断措施,促进科研仪器设备维修市场良性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华东理工大学金山科技园管理委员会主任蓝闽波教授 说。
蓝闽波建议,对科研仪器行业内影响恶劣、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部分供应商开展反垄断调查,对已达到我国反垄断法规定的超高的利润率、价格不公平等“不公平高价”认定标准的供应商采取相应措施。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科研仪器领域反垄断和采购人保护立法,建议扩大消费品三包规定范围或专门制定相应的仪器设备领域三包法律,以保护采购人应享有的公平维修的权利。
蓝闽波建议,科研仪器设备维修市场开放制度,允许和鼓励第三方企业进入维修市场。仪器供应商应向第三方公开维修信息,开放零部件销售,不得设置技术壁垒、封锁信息限制竞争维护垄断,应禁止供应商在供货合同或维护合同中设置维护排他性的条款。同时,建立定价协商机制,对于科研仪器这种应用领域窄、专业性极强的商品,由同领域主要采购人组成专门的价格协商小组,按照公平合理原则与市场支配地位的供应商协商,确定合理的维修维保价格标准。
原文来源: 中国教育新闻网 | 发表时间:2019-03-09 | 作者:董少校
原文链接: http://m.jyb.cn/rmtzcg/xwy/wzxw/201903/t20190309_216403_wap.html
【文汇网】土壤污染修复需万亿资金!蓝闽波委员:土地也需要建“身份证”,方便追责
土壤也需要尽快建立身份证和档案,否则土壤的历史污染问题难以追责,难以完成治理。今年全国“两会”上, 全国政协委员,华东理工大学教授蓝闽波 带去了经过调查后形成的一份提案。
他说,2018年6月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提出, 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 美丽中国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
但是,根据2014年4月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发布的全国首次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
为解决土壤污染问题,2016年5月发布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计划提出, 到2020年,全国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2018年3月,生态环境部召开第一次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全面落实〈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2018—2020年行动方案》,全面提升我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水平。
明确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0%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也于2019年1月1日正式施行。按照法律规定,土壤污染责任人负有实施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的义务,承担实施风险管控和修复的费用;土地使用权人作为权利主体,在享有使用收益处分权利的同时,也负有相关的义务。
对于土壤污染的关注程度或难点来说,要完成2020年的任务,城市的土地污染依然需要加大推进力度。一方面,一些地区的原有化工企业等污染地块,几经变迁已无法确认土壤污染责任人,导致治理修复难以开展;同时,要修复这些土壤也存在修复资金缺口巨大的问题。
污染地块问题在工业化起步较早的美国等发达国家曾造成巨大的群体事件,如著名的拉夫运河事件。
1942年,原美国胡克化学公司购买了这条大约1000米长的废弃拉夫运河,将其作为工业废弃物仓库11年。1953年,这条堆满各种有毒废弃物的运河被填埋覆盖好后转赠给当地的教育机构,并在此陆续开发了大量的住宅和一所学校。
从1977年开始,这里的居民不断发生各种怪病,孕妇流产、儿童夭折、婴儿畸形、癫痫、直肠出血等病症也频频发生。由于初期治理资金无法落实,各级政府与污染企业的相互推诿最终导致大规模的群体事件,愤怒的居民甚至绑架了前去解释的环保署专家作为人质。
该事件直接促成了(Comprehensive Environmental Response, Compensation, and Liability Act (CERCLA), or the Superfund Act),即“超级基金法”在国会的通过。
此后,纽约州政府花费了4亿多美元,耗时24年来处理场地里的有毒废物,直至2004年才宣告结束。美国案例充分证明资金来源及机制是解决污染地块问题最重要的因素,在一些发达国家,由国家投入的海量资金也仅能解决部分问题。
我国土壤修复资金需求缺口巨大。据初步估算,若要修复全国全部已调查出的受污染土壤,保守估计需高达万亿资金。
蓝闽波说,我国土壤污染治理仍处于初级阶段,相关政策法规、标准规范不健全,土壤污染治理费用的筹措政策相对欠缺,更没有一套专属的土壤污染治理专项基金等资金筹措与投资管理机制。为此,提出几点建议:
1)尽快设立土壤修复国家专项基金。 《土壤污染防治法》明确设立中央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和省级土壤污染防治基金。从可操作的角度来看,该基金不仅可以由国家在设立前期直接按一定比例加以投入,同时也可以从每年的环保罚款等按一定比例投入,真正做到专款专用;同时,对于城市来说,土地转让费用也是一个可以出资的渠道。当然,国家也要鼓励企业捐赠,并给予相关优惠政策。
2)加快完善土地使用档案的建立。 我国现有相关法规提倡“谁污染,谁治理”原则,造成土壤污染的单位要承担修复的主体责任。但对于使用历史复杂的场地,追溯和确认污染制造单位是个较长的过程。加快完善土地使用档案工作可以为政府提供相关依据,真正做到“谁污染,谁治理”。
3)加大科研投入减少修复成本。 目前土地污染地块的治理工作,由于土壤的污染情况不明、污染源复杂等原因,需要治理的时间较长,费用极高,这也是目前修复工作的一个瓶颈问题。加大科研投入,开发一系列低成本或综合治理的方法,是缓解修复资金压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可以推进该行业的健康发展。
原文来源: 文汇网 | 发表时间:2019-03-03 | 作者:姜澎
原文链接: http://www.whb.cn/zhuzhan/2019qglh/20190303/245673.html
【澎湃新闻】全国政协委员蓝闽波:加快构建综合能源信息平台
我国正在快速发展的综合能源服务产业,能否与先进的信息技术融合起来?
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 全国政协委员、华东理工大学金山科技园管理委员会主任蓝闽波 提交一份提案指出,适应能源发展形势,加快“大云物移智”等先进信息技术与能源行业的深度融合,对促进能源的安全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能源生产消费领域技术水平快速提升,综合能源服务产业方兴未艾。但是,能源同信息产业的结合还处于试点试验阶段,数字经济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尚未体现。”提案称。
提案认为,近年来,能源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未能出现有效示范,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各类能源企业主体分散,信息化程度不同,行业之间、企业之间,数据共享、融合困难,影响平台建设推广;二是在运的信息平台应用范围狭窄、用户数量有限,难以体现数据经济的规模优势;三是综合能源信息平台价值优势尚未体现,行业尚未进入良性循环。
为此,提案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具体建议:
第一,建议政府加强综合能源信息平台建设指导,按照“政府主导、政策推动、标准引导、企业实施”原则思路,加快综合能源信息平台的试点和推广。
政府牵头引导能源行业数字化发展,出台鼓励信息化能源企业建设的支持政策;强化顶层设计,制定出台综合能源信息平台有关政策,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和数据壁垒,在依法加强安全保障和隐私保护的前提下,推动相关数据资源开放;研究通过标准体系的规范化,促进能源行业数据与信息的互联互通;明确投资主体、各参与方的权利义务,建立健全协调激励机制;选择上海等基础较好的重点城市,开展试点建设,发挥其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第二,发挥综合能源信息系统的“枢纽型、平台型、共享型”特征,推动能源安全清洁高效利用。
按照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建设要求,以能源互联网发挥电网在能源汇集传输中的枢纽作用,以综合能源产业链发挥平台在行业资源配置中的枢纽作用;以供需对接、要素重组、融通创新为价值基点,进一步打造汇聚发输配售资源的能源配置平台,汇聚客户、市场资源的综合服务平台,以及汇聚技术、人才、网络资源的“三新”发展平台等。
第三,加强综合能源信息平台的价值实现,培育行业良性生长的内生动力。
推进能源流、业务流、数据流“三流合一”,实现数字对能源行业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构筑形成强大的价值创造平台;推进综合能源服务推广,提升社会整体能源利用效率;推进综合能源的互助互保,提升能源系统安全水平;推进能源形势的信息化预判,指导社会产能、用能;推进能源、信息产业融合发展,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
原文来源: 澎湃新闻 | 发表时间:2019-03-07 | 作者:栾晓娜
原文链接: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091776?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 新民晚报》:推进“人工智能+工科”交叉学科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钱锋:
人工智能是一项战略性技术,更可赋能其他专业领域,促进其他专业领域的改造升级。因此,支持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与人才培养,培养具有人工智能意识和能力的工程科技人才,是当前最为紧迫的战略任务。建议推进“人工智能+工科”交叉学科建设,改造传统工科专业,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一是设立校级层面的研究与培养平台,以人工智能技术为纽带,重点突破多个工科间的交叉融合,形成多学科交叉研究与人才培养优势。二是设立院及学科层面的研究与培养平台,重点发挥人工智能技术在某个工科专业改造升级上的支撑作用。三是通过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的改革,如增加人工智能相关本科专业免试攻读工科专业研究生的比例等。
原文来源: 新民晚报 | 发表时间:2019-03-09
原文链接: http://xmwb.xinmin.cn/html/2019-03/09/content_4_1.htm
【文汇网】:“双一流”建设要信息公开透明。全国政协委员钱锋提议,高校发展也不能形成单一的“资源依赖”
“双一流”建设的进程要在网站公开,包括政府主管部门和高校的报告、评估信息以及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等。 全国政协委员钱锋 提议,高校发展也不能只有资源依赖,必须走内涵发展之路。
钱锋在提案中指出,“双一流”建设建立健全评估体系,科学合理评估“双一流”建设和改革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动态管理,是我国加快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的客观需要。
2018年11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编制“双一流”建设年度进展报告的通知》,要求各高校对2018年度“双一流”建设进展进行全面梳理、汇报,以便及时对标建设目标,调整政策、改进管理。
钱锋认为,“双一流”建设显著提升了我国高校的办学基础条件和科技人力资源等综合实力,但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科研评价、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等关键环节的改革突破方面尚显不足,形成有效的可复制、可推广经验不多,对全国高校综合改革的引领作用尚不显著。
而且,大部分高校局限于学科布局优化调整、学科基础设施建设、交叉中心或平台建设等,内涵建设亟需强化,学科交叉融合的体制机制障碍有待破除,一流学科在经过持续的资源投入后,其边际效用亟待提高,缺乏推动学科上水平的、突破性的体制机制改革举措。
缺乏有效的过程管理与效果评估,这也导致一些高校对未来建设方向产生疑问。
他在提案中建议,要实现“双一流”建设规范化管理。建议建立专门的公开网站/网页及时公布和更新“双一流”建设相关信息;明确“双一流”建设中申请遴选、财政支持、过程管理、评估方案等管理办法并在网站公开;公开与“双一流”建设相关的政府及高校总结报告;公开政府及高校“双一流”建设财政资金使用情况。
信息的公开有助于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有助于非“双一流”高校了解情况和后续申请,有助于加强公众对高校使用财政资金的监督。
同时,“双一流”建设评估要摈弃以往过于关注科学研究、“帽子”人才、论文专利等倾向。
“双一流”建设要打破“资源依赖”,推进关键问题改革。 “双一流”建设高校不应走“资源依赖”的路径来实现简单的成果量增,而应勇于承担责任和使命,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关键问题上大胆改革创新,产生资源投入的叠加效应,推进大学的持续发展。 政府应进一步下放办学自主权以支持高校改革, 其涉及:人才培养中的创新能力培养、交叉培养等,学科建设中的学科划分、学科评估、交叉研究等,人事制度中的分类评价改革,科研评价中研究的质和量的平衡,科研体制机制中的突破性成果形成机制等。这些都是亟待改革的关键环节。唯有此,才能产生改革和资源投入的最大效应。
原文来源: 文汇网 | 发表时间:2019-03-08 | 作者:姜澎
原文链接: http://www.whb.cn/zhuzhan/2019qglh/20190308/247768.html
《中国科学报》:资源共享,带来多少福利
■本报记者 赵广立
近年来,我国推行多项大型仪器设施等科研资源开放共享政策。
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力争用3年时间,基本建成覆盖各类科研设施与仪器、统一规范、功能强大的专业化、网络化管理服务体系;2018年,“打造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平台”被写入总理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
全国政协委员、华东理工大学教授蓝闽波 很早就注意到科研设施与仪器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为此,他也在多个场合呼吁解决这一问题。谈到近些年的改变,他对《中国科学报》表示:“有很多进步,但仍有改善空间。”
开放共享氛围逐步形成
《意见》要求“所有符合条件的科研设施与仪器都纳入统一网络平台管理”,并提出由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建立统一开放的国家网络管理平台”。同时,《意见》要求各单位“按照科研设施与仪器功能实行分类开放共享”。
蓝闽波告诉记者,最早他呼吁教育部将高校的科研仪器设施集纳在一个开放共享平台之上,教育部通过努力促成了相关平台的建设;此后,他又建议建设全国性的科研仪器共享平台,但在统一平台的建设中,还遇到仪器名称不一致、分类标准不统一的状况。
“以前是一拥而上,但共享机制没建好,分类标准、仪器名称不统一,常常检索出一大堆仪器设备,却不知道到底该用哪个。”蓝闽波对记者说,“目前,统一的共享平台已经解决了之前的问题。”
去年底,科技部网站公开发布《中央级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评价考核结果的通知》,通报了对21个部门373家单位3.4万台(套)原值50万元以上科研仪器(其中原值500万元以上的1173台、重大科研基础设施76个)开放共享情况的考核结果。
“总体而言,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利用水平持续提升,支持科技创新作用日益显现。”科技部基础司条件平台处负责人任家荣说。
任家荣介绍,此次考核结果显示,在部门层面,中科院所属科研院所运行机时比较饱满;在科研仪器的类别层面,核磁共振仪器、质谱仪、色谱仪及各类显微镜等分析仪器使用率较高,如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600MHz固体核磁共振谱仪等仪器,年有效运行机时均在8000个小时以上,“基本实现全年满负荷运转”。
不过,在本次考核中,仍有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哈尔滨工业大学等26个单位的开放共享情况较差,存在重视不够、统筹管理不力、通用仪器利用效率低等不足,个别单位还存在闲置浪费严重、提交数据不实等问题。
“某单位花科研经费购买一台仪器,虽然设备是该单位的,但是钱是国家的,应该共享。”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分党组书记陈广浩在对《中国科学报》的问题答复中说,科研经费是纳税人的钱,购买一台大型科研仪器理应服务于国家。
共享平台还须做好后续服务
值得关注的是,与科研仪器设施共享水平不匹配(同时也是限制因素之一)的是,实验技术支撑队伍薄弱,“重物轻人”的现象并未得到显著改观。
任家荣介绍说,在上述考核中,相当多的单位对实验技术人员支撑科技创新的作用认识不够,实验技术人员数量明显不足、结构不合理,无法实现对仪器的有效管理和充分利用。他举例说,在本次考核工作调研中发现,某单位竟存在一位实验技术人员同时负责60台科研仪器的情况,对科研仪器的运维只停留在开关机水平。还有些单位由于缺少专职实验技术人员,造成仪器故障率高,有的仪器使用两三年就处于损坏闲置状态。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一位负责人向《中国科学报》表示,促进科技资源开放服务等措施表面上是推进“物”的开放,但在推进过程中还应注重带动与科研设施相关的研发能力的开放、科研成果的开放,这才有利于满足科技企业的创新需求、促进高校院所的创新供给互动。
蓝闽波告诉《中国科学报》,一些中小微企业需要的可能不仅仅是一个实验结果,还需要了解科研数据所代表的意义,这就意味着社会对科研仪器设施的开放需求更高:不仅是科研仪器设施硬件的开放,还需要科研仪器实验服务、科研报告以及基础科研文献等的开放共享。
“向全社会开放,要求科研仪器运维平台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意识更到位。”蓝闽波向记者表示,企业借专业仪器设备做检测,指标出来了看不懂,这需要共享平台做好后续服务。
不过,涉及科研报告、科研数据的开放共享,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晓兰提出,目前科研数据的归属权和使用权还没有严格的界限和统一标准。她建议要充分发挥科技社团等组织的力量,通过市场化力量去推动。
“行业协会、学会、社团的第三方立场,可以对科研数据等资源交易、使用进行有效的价值判断,打通提供方、使用方、评价方、维护方全链条环节。”徐晓兰对《中国科学报》说。
评价机制还要更灵活
随着相关工作的深入以及科研仪器设施开放共享程度的提高,蓝闽波提出了更进一步的愿景:可开放共享的仪器装置范围更广、开放理念更深入等,尤其重要的是,更加灵活的共享考核评价机制。
“科研仪器之间差别很大,有些本身就属于运转率非常高,有些仪器可能因为所处专业或行业比较细分甚至冷门,本身可面向的共享对象就不多。”对此,蓝闽波建议,在未来的考核评价中,要制定更为灵活的评价机制。
关于科研仪器设施共享情况的评价,《意见》要求,科技部及有关部门要“定期对科研设施与仪器的运行情况、管理单位开放制度的合理性、开放程度、服务质量、服务收费和开放效果进行评价考核”,并“建立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评价体系和奖惩办法”,具体操作由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建立评价制度,制定评价标准和办法”,并要求“引入第三方专业评估机制”。
蓝闽波对此表示赞赏,希望制度得到真正落实。同时他表示,科技资源的共享涉及方面较多,相关问题也较为复杂,在开放共享过程中一定会遇到许多新问题,要“一事一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中国科学报》 (2019-03-12 第4版 两会)
原文来源: 中国科学报 | 发表时间:2019-03-12 | 作者:赵广立
原文链接: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9/3/344179.shtm?id=344179
【澎湃新闻】“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钱锋委员:加快建立健全评估体系
2015年,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大战略决策。2018年11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编制“双一流”建设年度进展报告的通知》,要求各高校对2018年度“双一流”建设进展进行全面梳理、汇报,以便及时对标建设目标,调整政策、改进管理。
如何保证“双一流”建设方案能够平稳有效地实施?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钱锋 认为,科学的评估和管理是关键。为此,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他提交提案,建立健全评估体系,科学合理评估“双一流”建设和改革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动态管理,是我国加快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的客观需要。
提案指出,“双一流”建设显著提升了我国高校的办学基础条件和科技人力资源等综合实力,但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科研评价、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等关键环节的改革突破方面尚显不足,形成有效的可复制、可推广经验不多,对全国高校综合改革的引领作用尚不显著。
同时,缺乏有效的过程管理与效果评估。“双一流”建设在过程管理中尚未制定完善的实施办法或细则来指导每个阶段的工作;在评估管理中,尚未制定明确的绩效评价办法,缺乏评估体系的指导,导致一些高校对未来建设方向产生疑问。
针对上述问题,提案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具体建议:
第一,实现“双一流”建设规范化管理。
公开化、过程化、规范化管理,有利于体现和促进“双一流”建设的公平、公正、高效、规范。建议建立专门的公开网站、网页,及时公布和更新“双一流”建设的相关信息;明确并公开“双一流”建设中申请遴选、财政支持、过程管理、评估方案等管理办法;公开与“双一流”建设相关的政府及高校总结报告;公开政府及高校“双一流”建设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等。
第二,加快制定“双一流”建设评估方案。
“双一流”建设评估要摒弃以往过于关注科学研究、“帽子”人才、论文专利等倾向,指标设计要注重“点”“面”结合。
“点”的考察,要突破体制与机制性障碍,把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到首要位置;要重点围绕学科、学科群、交叉学科建设所采取的开创性举措;要关注原创性、突破性研究,关注落实国家重大战略,关注服务区域和行业发展,关注解决重大技术问题的能力。
“面”的考察,要通过一般性、定量化指标的实现,考察任务进展和成效,着重关注建设期内的增量、增速。系统性评估方案要形成管理操作手册,形成固定化程序,以便实现精细化管理,让评估组织方、评估人员、被评估方都能清楚每年评估的重点和时间表,提高评估效率。
第三,打破“资源依赖”,推进关键问题改革。
政府应进一步下放办学自主权以支持高校改革,其涉及:人才培养中的创新能力培养、交叉培养等,学科建设中的学科划分、学科评估、交叉研究等,人事制度中的分类评价改革,科研评价中研究的质和量的平衡,科研体制机制中的突破性成果形成机制等。
原文来源: 澎湃新闻 | 发表时间:2019-03-12 | 作者:栾晓娜
原文链接: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118779?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文汇网】这件事连北京大学都忍不了!蓝闽波委员:科研仪器供应商设“只换不修”等霸王条款获高额不当利益,应开展反垄断调查
近几年来, 随着国家对教育、科研领域的不断投入,高水平的仪器设备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中的比重越来越高,一批国外仪器供应商凭借技术优势迅速占领了国内市场,在某些特定领域上,部分国际仪器巨头形成了市场支配地位。
有数据表明,截至2018年,全国共约有1800台核磁共振波谱仪,其中1400多台是一家国外供应商的产品,国产的仅有50台。部分占据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在仪器维护、维修、耗材等领域形成纵向垄断。
今年全国两会, 全国政协委员,华东理工大学蓝闽波 拟将提交的一份提案,指向当前科研仪器市场的乱象。
他说,当前科研仪器维修、维护领域供应商垄断情况严重,严重缺乏竞争,部分供应商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设置不公平高价或不公平条款,造成国家和采购人单位科研经费的损失,影响科研项目进展。急需出台相应反垄断措施,促进研仪器设备维修市场良性发展。
蓝闽波经过详细调查,完成了提案。“高水平的科研工作开展离不开高水平的科研仪器设备,受到整体制造业水平的影响,尖端仪器设备领域,特别是核心技术指标上,国产仪器设备与世界先进水平仍存在差距,因此国内科研工作依然要在一段时期内维持对进口高性能仪器设备的依赖。”
与此同时,部分供应商利用其市场支配地位通过肆意涨价、降低服务标准、阻止第三方供应商维修、设置“只换不修”不公平条款等方式获得了高额的不当利益。
根据公开数据:部分供应商维修维护类收入超过了国内销售总收入的30%,且逐年增长。
2018年12月17日,北京大学核磁共振中心向全国几十家核磁用户以及相关供应商发布邮件声明,指出相关供应商大幅提高售后服务费用和零配件价格的行为。该声明发表后,获得了全国科技工作者的共鸣。来自全国多所科研机构的用户普遍反映在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维修维护领域,部分仪器供应商在购买、售后服务等方面存在相当严重的垄断问题,主要表现有一下几点:
第一、仪器供应商通过设置技术壁垒、维修排他性条款等等,在科研单位特定仪器维修、维护采购中往往是唯一供应商,仅能够通过单一来源方式购买,严重缺乏竞争,采购方处于劣势地位。
第二、由于仪器供应商对维护、维修、耗材等领域成本不透明,定价权几乎不受约束,科研机构在仪器发生故障后往往面临不公平的高额的维修费、零件费。在承担国家科研项目的研究机构中,部分仪器供应商通过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推行仪器维修、维护不公平高价,实质上造成了财政资金的严重损失。
第三、由于部分仪器供应商设置了“只换不修”、禁止第三方供应商维修等不公平合同条款,而且,仪器采购人还被迫需要筹集高额维修经费,导致出现尖端的大型仪器设备维修周期延长等问题,影响科研工作开展,也造成了仪器资源的浪费。
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对科研仪器行业内影响恶劣的,涉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部分供应商开展反垄断调查。对已达到我国反垄断法规定的超高的利润率、价格不公平等“不公平高价”认定标准的供应商采取相应措施。2014年我国对进口汽车及配件开展反垄断调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进口汽车维修配件价格大幅下降,采购人从中受益。反垄断调查已被证明是打击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供应商的有效手段。
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科研仪器领域反垄断和采购人保护立法。目前我国在消费者保护领域立法已经比较完善,针对家用电器等消费品有完善的“三包”规定。但是在科研仪器设备领域并无相关可引用规定,因此造成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供应商可以肆意设置不利于采购人的合同条款,采购人难以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利益,建议扩大消费品三包规定范围或专门制定相应的仪器设备领域三包法律,以保护采购人应享有的公平维修的权利。
3)建立科研仪器设备维修市场开放制度,允许和鼓励第三方企业进入维修市场。仪器供应商应向第三方公开维修信息,开放零部件销售,不得设置技术壁垒、封锁信息限制竞争维护垄断。应禁止供应商在供货合同或维护合同中设置维护排他性的条款。
4)建立定价协商机制,对于科研仪器这种应用领域窄、专业性极强的商品。建议由同领域主要采购人组成专门的价格协商小组,按照公平合理原则与市场支配地位的供应商协商,确定合理的维修维保价格标准。
原文来源: 文汇网 | 发表时间:2019-03-03 | 作者:姜澎
【东方卫视】:视频|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 推动绿色发展
原文来源: 东方卫视 | 发表时间:2019-03-12
原文链接: http://www.kankanews.com/a/2019-03-12/0018782038.shtml
更多媒体相关报道:
◇3月2日【文汇网】:“硬核”院士委员团来啦!104名全国在沪政协委员中,有10名两院院士,占比十分之一
http://www.whb.cn/zhuzhan/2019qglh/20190302/245508.html
◇3月3日【上观新闻】:揭秘| 来自上海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最强大脑”,他们在想什么
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id=136056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9-03/05/content_513904.htm?div=-1
◇3月5日《中国科学报》:高端科研仪器靠什么打破垄断?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9/3/343948.shtm
◇3月6日《中国水运报》:以绿为底 绘就美丽生态画卷
http://epaper.zgsyb.com/html/2019-03/06/content_30089.htm
◇3月6日《中国科学报》:高教现代化,何以实现“质”的飞跃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9/3/344014.shtm
◇3月7日《经济日报》:你呼我应
http://paper.ce.cn/jjrb/html/2019-03/07/content_385469.htm
◇3月7日【文汇网】:上海的水好不好,也要靠长三角小伙伴一起帮忙。政协提案:加强长三角一体化水资源环境共治共保
http://www.whb.cn/zhuzhan/2019qglh/20190307/247500.html
◇3月7日【文汇网】:今年两会,从文艺界到工业界,知识产权保护再成热词
http://wenhui.whb.cn/zhuzhanapp/2019qglh/20190307/247569.html
◇3月7日《人民政协报》:全国政协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关键词”
http://www.kfzx.gov.cn/index.aspx?lanmuid=81&sublanmuid=1077&id=1954
◇3月8日《解放日报》:让真正有潜力的项目走向市场
https://www.jfdaily.com/journal/2019-03-08/getArticle.htm?id=267491
◇3月8日《解放日报》:争相发言
https://www.jfdaily.com/journal/2019-03-07/getArticle.htm?id=267433
◇3月8日《中国教育报》:吸纳委员智慧 共谋教育发展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9-03/08/content_514116.htm?div=-1
◇3月8日《羊城晚报》:高校“双一流”建设评价标准将出台
http://ep.ycwb.com/epaper/ycwb/html/2019-03/08/content_28388.htm
◇3月8日《中国青年报》客户端::科研经费“包干制” 也要警惕成为创收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