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风采巡礼]凯原法学院党委:聚天时地利人和,谋发展改革创新[图]
——学院党委充分发挥学院的学科特色和专业优势,积极推进行政与学术、决策与执行等治理体系的科学规范运行。
——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和人才培养工作。在充分利用设立“凯原教席”的机遇全球延揽学界翘楚的同时,为院内青年教师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学院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校史校情,传播正能量,涌现出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不断增强全院师生的对学校和学院的价值认同和情感归属。
凯原法学院成立于2002年,其前身可以上溯1901年南洋公学时期的“政治特班”。现有专业教师、研究人员61人,拥有海外一年及以上学习或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达到85%,教师博士学位获得比例97%,海外一流法学院博士学位获得者的比例38%。学院现有各类在校学生1200余名,其中本科生232名,研究生983名,海外留学生30名。院党委下设4个教工党支部,19个学生党支部,现有教师党员53名,学生党员303名,退休党员1名。学院党委围绕中心工作开展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保障作用和教师、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引领全院教职员工、学生,聚天时地利人和,谋发展改革创新。
2012年5月,学院教职工合影
以善治为源头,依法治院,打造智库
对内,学院先后制定并完善《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院务会议议事规则》、《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学术委员会章程(试行)》《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财务工作基本制度》等80余项院内制度,使得学院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为学院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
对外,学院积极对接国家和上海市重大战略需求,搭建极地与深海发展战略研究中心、金融法律与政策研究中心、竞争法律与政策研究中心、法社会学研究中心、企业法务研究中心等交叉学科研究平台,国家海洋战略与权益维护基地为我国海洋法律政策创新提供了建设性建议,获党中央重要批示,基地2013年获批上海高校智库。
以人才为根本,聚贤揽才,合力育人
学院充分利用设立“凯原教席”的机遇,建立了系统的高水平人才遴选、评审、引进机制和紧缺型高水平人才引进绿色通道,稳步有序推进高水平人才引进。与此同时,注重院内青年教师培养。目前已建设成一支国际知名、国内领先、梯队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其中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其中党员1人),讲席教授3人(其中党员1人),特聘教授7人(其中党员6人),东方学者2人(均为党员),省部级人才计划25人,教师中党员比例达60%。学院党委秉持“知识探究、能力建设和人格养成”的育人理念,以“储法治干才”为宗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2014年7月,首届上海交通大学-美国杜克大学金融法治国际论坛举行
2014年11月,江川街道“法律志愿服务项目”启动暨实践基地揭牌
建院12年来,学院先后取得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和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获批法学博士后流动站,入选上海市一流学科(B类),在英国QS世界大学排名中连续4年进入全球法学百强;学院率先推动中国法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出“三三制本硕贯通培养”的法律职业教育新理念,全面系统地梳理与设计针对高层次法律职业人才、特别是司法和涉外法务人才的需求而进行的专精化本硕贯通培养计划和“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先后获批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全国法律硕士类专业学位综合改革试点、教育部“应用型-复合型”、“涉外型”卓越人才教育培养基地、上海涉外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3+3”法科特班的探索受到高度关注。
以文化为引领,凝心聚力,创新发展
近年来,学院党委积极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将教育实践活动与基层党组织建设相结合;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积极推进综合预算改革试点工作;坚持勤政清廉优良作风,不断提高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处理和消化矛盾的艺术和能力;密切联系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通过务虚会、民主生活会等评议机制,推进民主管理;落实院内学术组织(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教学委员会)效能,充分尊重教职员工的主体地位,积极推进教授治学;规范行政与服务体系建设,按照因事设岗、因岗定人、责权明晰、奖惩合理、规范高效的改革目标,启动行政与服务体系改革,学院各项建设事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
“跨越式发展需要跨越式的努力、跨越式的付出和跨越式的奉献”,学院一位共产党员在述职时曾如是总结……
2012年12月 风华十年院长奖表彰
透过这跨越式的努力、跨越式的付出和跨越式的奉献,我们可以看到:两次获评校“最受欢迎教师奖”(2006年最高票)、上海市教卫党委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刑事法研究所所长张绍谦教授为了保证连续授课质量,带着金嗓子喉宝赶赴课堂的身影。
我们可以看到: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精品课主持人、上海市教学名师、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奖获得者、优秀共产党员叶必丰教授对学生深爱的期待,“批改作业和回复邮件,是我逼着自己学做一阵风,吹绿这原野。红色的删除,蓝色的修改,黄色的存疑,从标点符号到病句,从法律条文的引用到法律意见的书面表达,从课堂知识到知识的实际运用......一一的回邮,无论是欣喜的赞美,还是真诚的鼓励,或是吹毛求疵的点评,都是我深爱的期待”;看到他:“为梦想,坚韧执着,堪为中流砥柱;铸荣光,凝聚团队,再继法科辉煌!”
我们可以看到:她收起翅膀,却把翅膀插上学生的脊背;她敛起光芒,却用光芒照亮法律的殿堂,她是校园的“提灯女神”。优秀共产党员、校特聘教授徐向华教授。看到她孜孜不倦坚守讲台,为学生点亮智慧的明灯;四季晨昏笔耕不辍,心系公共决策和法制建设;高瞻远瞩立项引资,为交大法学教育的发展开创新的机遇。
我们可以看到:学院永远的怀念——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教授、刑事诉讼法专业博士生导师周伟老师在病榻对同事的最后嘱托:“博士,博士……”。他是在挂念三年级博士生的论文修改、二年级博士生的开题和一年级博士生的课题,他放心不下他的学生。
我们可以看到:学院行政党支部在烈烈寒风中奔波徐汇、闵行两地筹备院庆事宜,可以看到又是他们在炎炎夏日中,放弃暑假休息时间,统筹学生、教师平稳完成法学楼的搬迁工作;可以看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师德标兵、三育人优秀个人,可以看到青出于蓝、踌躇满志的教学新秀、实践指导教师,可以看到烛光奖、育才奖、优秀教师奖,可以看到顶起学院半边天、巾帼不让须眉的“三八红旗手”……
2014年4月,获校教职工羽毛球比赛团体第三名
2014年6月,学院教职工团队素质拓展
正是这代代相传的跨越式努力、跨越式发付出和跨越式奉献,支撑起了学院跨越式发展的辉煌。在时空流转了10多年之后,这种跨越式努力、跨越式付出、跨越式奉献已凝聚成一种精神、一种理念、一种文化,一种流淌在凯原法学院党委引领下的每位凯原人、每位共产党员血液中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