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卫党建网】华东理工社会学院:党组织就在学生身边
【 “ 华东理工大学党建一线采风 ” 系列报道(四)】
怎样把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结合起来?通过几年的探索,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院党委找到了有效的机制——全程导师制。通过全程导师制,学院的教师党员零距离回应学生需求,做到了“四全”,即全面规划大学生活、全程陪伴学生成长、全心投入关爱学生、全面提升综合素养,真正服务学生的成长成才。
围绕服务主题做工作
学院党委书记张广利表示:“‘服务’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鲜明主题。党中央要求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党组织,学校党委也提出把基层党建工作的重心转到服务上来,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的工作模式。因此,学院党委明确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责任和使命就应当是围绕服务。”
服务,就应当回应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本科4年都需要老师的指导,仅靠辅导员和班导师,差异化、个性化的需求往往很难得到回应。”首先推行该制度的社会学系时任副系主任汪华说。为了弥补班级制、年级制只注重横向交流的不足,他们强化不同年级的纵向交流,形成包括高年级、低年级以及研究生在内的立体交流格局。
全程导师制从2010年开始在社会学系的大三、大四学生中试点,2011年在学院全面推行。学院63名教职工党员中,除了辅导员和行政人员,所有党员都担任了全程导师。学院党委不定期举行学生和教师座谈会,了解学生的需求,不断调整、完善全程导师制。
党员教师们在教学、科研以外,挤出时间赶到奉贤校区与本科生交流,很多人都是晚上组织学生讨论。高菁老师在一次座谈时表示:“这个政策能不能让学生受益,取决于老师的定位和思路。面对学生一张张满是期待、信任的脸,每个老师都应该有更深的思考。”李明波老师也认为:“我们要对社会发展、当今的现实及历史有清晰的认识,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
多种形式个性化指导
学院党委提出,希望通过会议研讨与专项培训,打造一批集课程教学、项目指导、课程修读、学分管理以及经典导读、社会实践、升学指导和就业指导等众多职能于一身的“全程”导师,切实为学生的多种需求服务。
围绕这一初衷,4个系各有做法。社会学、行政管理、公共管理3个系是4年一贯制,每位学生4年里跟随一位全程导师;社会工作系的学生每年换导师,4年接触4位导师。
每位导师也有自己的侧重和特色做法。唐有财老师以读书会、与学生面对面谈心和做科研课题的形式指导学生。熊万胜、马流辉老师通过读书活动引导学生开展主题讨论。石超艺老师指导的10余位学生建了一个名叫“艺路高歌”的微信群,经常在群里讨论学习和创新等话题。徐荣老师结合每个年级学生和专业的特点,整理出一个表格,详细列出每个学期的指导重点,有区别地开展指导。
“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分层指导,对不同定位的学生分类指导。”陈丰老师的话很好地概括了大家的做法。虽然每位老师各有专长和侧重,但总体上一、二年级侧重读书和专业指导,三、四年级侧重指导考研、就业。
“ 感受到老师的关注 ”
学院学工委曾经发放调研问卷,了解学生对全程导师制度的看法。“最受欢迎的5类指导活动是‘大创’、USRP的课题指导,跟随导师进行科研活动,读书活动,课外实践和集体主题讨论。”学院学工委主任万胤婕表示。学生认为“这个举措很重要,能感受到老师对学生发展的关注,有归属感”,不同专业、同一专业不同导师的学生还会相互比较各自的活动。
全程导师制让师生互动更为频繁,对学生树立专业意识有好处,他们的科研热情也高涨起来。唐有财老师指导了好几个学生科研团队。一个做“流动人口”研究的团队3位成员全部成功外推保研。研究“打工妹的情感经历”的团队收集了3万多字的实证资料,从完全没有科研概念到参加USRP、“大创”、“挑战杯”,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团队。2012级学生曹君然本科时就发表了科研论文。她表示:“大一时旁观导师与高年级学长交流,就预见到了自己将来可能碰到的问题,有了借鉴。”
“社会学系每届近70名学生,平均会发表2到3篇中文核心期刊或者CSCI论文。”赵方杜老师介绍说,这与全程导师制是密切相关的。
学院也不时召开研讨会交流经验,所有全程导师和院长徐永祥,党委书记张广利,副院长纪晓岚、杨发祥,学院办公室、学工委、各系主任都参与研讨。
华理社会学院正是通过不断完善全程导师制,让党建工作与教书育人紧密结合起来,基层党组织服务学校中心工作、服务学生的能力也由此不断增强,组织工作规范化、活动经常化、决策科学化的水平也不断提高。
原文来源: 上海教卫党建网 | 发表时间:2016-03-21 | 作者:卞慧
原文链接: http://www.shedunews.com/jiaoweidangjianwang/dangjiandongtai/dangjiangaoxiao/2016/03/21/2048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