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人事报》整版:华东理工大学以一流党建引领 社会主义一流大学建设

22.12.2018  18:34

    12月20日《组织人事报》整版刊文,从多渠道推进教工党建创新、依托学生党建阵地建设协同育人、引领师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等角度,深度报道了我校以一流党建引领社会主义一流大学建设的系列举措和做法。全文刊登如下。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华东理工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落实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部署,不断加强师生思想政治引领,努力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等国家战略,积极构建校内外联动育人机制,凝心聚力,扎根中国大地,努力建设社会主义一流大学。

一、  坚持党建引领,传承优良师德师风,多渠道推进教工党建工作创新,做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花梨先生

华东理工大学以“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服务学校‘双一流’建设”为目标,依托教工党组织建设加强教职工政治引领,开展各层次各年龄段教职工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多渠道创新教工党建工作形式,引导和凝聚广大教师将学习成果转化为立德树人的实际行动,近年来涌现出了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工科化学系列课程创新教育教师团队”,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马新玲老师,上海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辅导员党支部等一批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突出表率作用的个人和集体。

选优配强教工党建带头人。 围绕教育教学实际、学科专业特点,适应研究型大学管理模式,设置教师党支部,促进支部书记“双带头人”队伍建设。把担任教师党支部书记的经历作为院(系)级党政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条件,支部书记党务工作记入工作量,党务工作者实施双线晋升。据统计,换届后教师党支部书记共计82人,平均年龄41岁,其中博士学历73人,占89.02%,高级职称60人,占73.17%,体现出年轻化、高学历、高职称、可持续发展的特点。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党务工作能力与个人素质教育等为内容,通过专题报告、党务实训、党性实践、观摩教学、网络学习和自主学习等形式,抓好支部书记教育培训。2017、2018两年累计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教育培训316人次,组织员54人次。

加强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和体制机制保障。 修订完善学校涉及党支部建设、党员发展教育管理等的文件及制度,推进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明确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和任务清单。要求各二级党组织围绕年度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重点任务,指导党支部组织党员开展“三会一课”、民主议事、志愿服务等活动,强化思想教育功能,突出党性锻炼,倡导开放创新。学校党委连续两年设置基层党建岗位津贴预算200万元,下拨党员教育经费、基层党建工作经费、党支部活动费。积极组织开展主题党日和组织生活观摩交流活动,定期发布组织生活指导性计划,开展教师党支部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加强对教师党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的考核,树立教师党支部书记党建责任人的第一身份意识。

持续打造基层党建创新项目。 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提高基层党建创新项目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017—2018年学校党委面向全体二级党组织开展基层党建创新项目的立项和建设工作,共立项建设并完成30个项目,予以39万元经费资助。项目形式涵盖组织生活案例、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品牌项目、支部工作法、党群服务中心、“互联网+”党建、党建研究和微党课等7个类别。如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有“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相协同的多维立体育人平台”项目,外国语学院有“大学英语教师党支部与‘明德班’共建帮扶长效机制建设”项目,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有“相约微课,陪伴成长——探索学生党建微形式”项目等;再如,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有社会工作专业视域下的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项目,化工学院有寻访·传承·引领——党支部“三位一体”系列走访活动项目,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有“以行促知,以科技创新推动绿色发展”——党支部携手共建联合支部生活项目等等。一系列创新项目的落地实施,较好地提升了支部的组织力,教师党员积极投身支部工作,促进了教师党员的自身建设和思政育人作用的发挥。

打造“花梨先生”线上新媒体平台,促进教师思学明志,知行合一。 精心谋划并上线“花梨先生”微信订阅号,一年来打造了4个特色栏目:“学·法规律事”“行·师者本色”“悟·玉壶冰心”“听·春华秋实”。其中,“学·法规律事”栏目主要推送有关教师工作、思政学习、师德师风建设等最新文件精神,对教职工进行政策宣讲;“行·师者本色”栏目紧密围绕各层次优秀人才,对学校“宝钢奖”获得者、“青年英才校长奖”获得者、“校园新星”获得者,“东方学者”“长江学者”“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优秀教师和集体每周进行持续报道,传播榜样力量;“悟·玉壶冰心”栏目由党委教师工作部和心理咨询中心联手打造,旨在引导教职工缓解压力、自我激励,明确心理求助渠道,促进自我与环境的良好互动;“听·春华秋实”栏目以朗读为主要形式,推送教职工原创优秀作品,弘扬新时代精神和正能量。今年,围绕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花梨先生”线上推出“四十年之约:华理与1978年”口述史访谈项目,以1978年为标志,邀请“与华理共度1978”“1978,我来到了华理”“生于1978的华理人”三个阶段、不同年龄的优秀教职工,以专访形式共同讲述“华理1978”故事,感受华理40年来的改革人和改革路,树立优秀立德树人典型,传承优良师德师风。

二、  立足研究型大学实际,依托学生党建阵地建设,构建多方共同参与的立德树人联动机制

华东理工大学立足理工科院校特点和建设研究型大学实际,依托基层党建创新项目的内生活力,搭建创新创业教育、思政育人、党建中心于一体的综合型平台,积极引导和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优秀校友和行业企业等的育人作用,推进研究生理论学习与实践育人相结合。

夯实主阵地,激活研究生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学校将加强研究生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2018年学校党建和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任务,通过探索将研究生党支部建在学科点、课题组或实验室中,在校外工程实习或专业实践时,及时成立临时党支部,探索与所在单位建立联合党支部;通过发挥“研思班”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培训的平台作用,每年组织党支部书记和党员骨干培训班,系统开展不少于24学时的专题培训,建立健全研究生党员骨干“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通过启动“优秀研究生党组织生活培育计划”,立项资助20~30个在“理论学习”“创先争优”“科技服务”“支部建设”等方面具有鲜明的主题性、思想性、教育性和时效性的组织生活设计案例,并选择其中5~10个“设计思路新、活动形式活、教育效果好、参与热情高”的案例给予重点资助、着力指导、跟踪培育,同时建立研究生党组织生活育苗工程,每年对没有纳入立项资助但在实际开展过程中表现突出的组织生活案例给予宣传表彰和支持奖励,争取通过未来3~5年时间培育出一批具有代表性、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优秀党组织生活案例,重点提升研究生党员骨干党建工作能力。

打造“化学堂”,构建以党建为引领的“交互式培优平台”。 2017年5月,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精神,在学校党委基层党建创新项目的支持下,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党委提出在创新创业平台“化学堂”基础上建立学院奉贤校区党建中心,使之成为集创新创业教育、思政育人、党建中心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型平台,既满足“化学堂”综合性平台不同需求,同时涵盖具有较深的理论素养、优秀的教学科研业绩、热心投身于党员教育的党员教师、优秀的学生党员代表、杰出校友代表等。学院党委多次召开研讨会,拜访教师、校友等,努力利用两校区的资源优势,通过“爱化学”微信公众号等推出了一批线上线下联动的系列课程,希望以此既服务学生提高学生理论素养,并反向促进教师党员的理论学习。“化学堂”正式投入使用一年来,举办了“仰头震寰宵,回首引薪火”“纪念周恩来120周年诞辰”“化学学院党员学霸来报到”“强化入党前教育,严把党员发展关”等不同类型活动,不仅实现了以党建引领“交互式培优平台”的建设,同时探索了立德树人教育的党建新模式。学院党委负责人谈到,作为基层党建创新项目,“化学堂”建设打破了传统的党群工作服务中心的定义,对它的内涵进行了拓展。学院党委充分考虑了两校区办学的实际情况,抓住了学生存在的与优秀教师、校友、学长等进行深入交流的迫切渴望,建立了“化学堂”这样一个综合型平台,为两校区办学下的学生党建注入新的活力和生命力。

打造“格致工作坊”,构建教师、校友和朋辈全要素育人资源体系。 作为商学院着眼党建育人启动实施的品牌项目,“格致工作坊”已举办21期活动,分为“教师引领”“朋辈支持”“校友引导”三大系列,以“我服务,我成长”为研究生党支部建设目标,并依托各个研究生党支部,通过邀请优秀教师,以“生问师答”的方式,解答了学生们关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存的疑惑,并进行了思想引领和方法传授,打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最后一公里”;通过邀请科研先锋、学习楷模以及工作骨干等优秀朋辈,使同学有一个“受激励、找差距、明方向”的过程,有效帮助研究生开拓学术视野,实现专业精进;通过与优秀校友“面对面”,最大限度地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带动作用,真正起到传帮带作用,帮助同学们打造自己职业规划蓝图,做到学习—实践—再学习,立足自身实际,以学促做,向先进对标,努力成为一名“知行合一”的新时代经管人才。

三、  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引领师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服务国家战略,做“有情怀的工程师

作为一所从传统化工优势学科见长向“绿色化工”等多学科发展的研究型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始终注重发挥专业优势,引导师生将科研成果同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将高校党管人才和立德树人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承担社会责任、服务国家战略的作用发挥。

读万卷书,行千里路,建设美丽中国。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自2014年起,学校师生已连续5年开展“生态环保,美丽中国”主题社会实践。2014年在青海唐古拉山,感受移民搬迁后村民观念发生的转变、生活条件的改善,搬迁点的现代化改造不仅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还增强了村民的环保意识。2015年在大渡河沿线,走访了当地居民、环境保洁员以及垃圾处理站的工作人员,了解了当地垃圾处理与环境保护工作。2016年在云南省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跟随护林员深入大山腹地,体验了护林员们的日常巡山工作。2017年在岷江上游地区考察当地坚持环保为先、以生态为重的方针,采取多种手段,在推进退耕还林还草、河长制、新能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工作。2018年在湖南沅江流域,考察当地生态脱贫与经济转型进程,了解了“扶贫+旅游+芦笋”循环互助的发展模式。

将党管人才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服务经济科技发展的作用。 学校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引领师生将科研成果同“绿色化工”、医药产业等相结合,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美好生活的实现作贡献。例如,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团队长期战斗在青海察尔汗盐湖,20年如一日,突破盐湖中钾、镁、锂提取的瓶颈技术,科技支撑了盐湖集团钾肥产量从不足30万吨/年提升到目前的500万吨/年,累计带来上百亿元的投资和几十亿元的利润,支撑了中国钾肥里程碑式的发展,降低了中国钾肥对外依赖度。该技术也成功输出到泰国、老挝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同时,学校积极助力东西部扶贫协作,在选派高层次人才、助推学科发展、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等方面开展了持续有效的工作。例如,化工学院党委委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郭旭虹多年来积极投身支援西部事业,为西部地方高校专业发展和南疆地区防风固沙体系建设作出了贡献。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袁晓研究员为青海大学图书馆建立了建筑光伏一体化光伏系统和多功能光伏评估系统,参与西藏自治区能源研究工作,被推选为西藏自治区太阳能学会副理事长。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徐志珍教授在“慕课西行”中先行先试,为喀什大学打造的同步课堂,开启了上海智慧援疆援喀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