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头版]信仰有根基 课堂有意思[图]
2014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院士走进思政讲堂,为交大学子带来一场特别的思政课。
高校意识形态建设,一项意义重大的“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思想政治理论课,事关中国道路拓展延伸、中国力量积聚勃发、中国气派凝结彰显的立德树人“主渠道”。
2004年,两件分量千钧的大事先后启动——4月,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启动;10月,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下发,一场事关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思政课教学改革在全国高校掀起。10年时间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道路日趋宽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战略地位愈加凸显,锐意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歇。
完善学科体系、编写统一教材、提升师资水平、创新教学手段,为筑牢大学生信仰之基,最强大的理论力量万川归海,最坚实的改革探索全面展开,随之而来的是教学效果的扎实提升。据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新近完成的一项调查显示,当前,绝大部分大学生对思想理论教育效果表示肯定,大学生思想状况总体向好。
“这个有意义的课堂,正变得越来越有意思,越来越有吸引力。”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表示,“今后要进一步把思政课办好,特别是把教材编好、建设好队伍,把课讲好。这是职责,也是使命。”
教材建设:给一线教学提供最有力的“思想弹药”
“我愿做思政课教学的坚定一兵。”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郭凤志很为自己的职业自豪。然而,回忆起20世纪90年代末的思政课境况,她心头却掠过一丝尴尬。
尴尬源自高校思政课一度边缘化的局面——学校不够重视,专业课挤占课时,学生上课混学分。甚至有学生好心劝郭凤志:“老师,您口才那么好,趁早改教别的课吧,准火!”
四川大学思政课教授阎钢有过和郭凤志同样的窘境,但他并未动摇。他清楚地看到,党和国家历来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作重要战略,只是缺乏明确的顶层设计,而这一步势在必行。
教师们期待的那一天,终于到来。2004年1月,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提出“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队伍”;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5年3月,《中共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出台,开启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新篇章。
“全社会高度重视思政教育的氛围很快形成。各高校陆续制定了有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从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到经费等方面都有了切实保障,我们思政教师像吃了一颗定心丸。”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炳林回忆。
很快,王炳林和全国一大批理论骨干一起,投身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自2005年起,中央把高校思政理论必修课由原来的7门调整为4门,新教材编写工作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从此,为高校思政理论课编写统一教材,成为这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础工程、生命工程”的重要内容。
“教给大学生的,必须是具有中国立场、中国气派的科学理论和价值体系。然而,由于教材编写权分散、门槛低,当时的教材良莠不齐,有些科目中西方话语占据主导地位。”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陈锡喜坦言。
为了给一线教学提供最有力的“思想弹药”,工程专家们开始不舍昼夜地编写教材。撰写提纲、小组讨论、送交审议、修改完善……专家们脑中时刻绷紧弦。“充分体现理论研究新成果、实践发展新经验,充分吸收师生意见建议,实现话语体系转变,这是每一位教材编写专家的共识。”清华大学吴潜涛教授动情地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从初稿到正式出版经历了几次修改,进行了多少讨论?很难数清。”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刘建军感慨。他只记得,首席专家、南开大学教授逄锦聚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把中间这些稿本都留存起来,将来足可以办一个专题展览!”
除了编写组专家,中央还专门组建咨询委员会,邀请一批德高望重的老一辈学术拓荒者和奠基人担任咨询委员,为每本教材从提纲到稿本逐一审议、严格把关。
2007年,工程编写的第一本新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出版。今天,本科生4门思政理论课已经悉数用上了工程统编教材,中宣部、教育部还不断组织教材修订。近期,教育部社科司还推动立体化教材体系建设,组织专家和一线教师编写《教学参考用书》《学生辅学读本》《难点问题解析》,编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页》,一个科学齐备的教材体系逐渐形成。
“统编教材的科学性、权威性比以前大大提升了,更加贴近国情、世情和学情,既有继承又有创新。”郭凤志评价,“教材是教学之本,这个‘本’,立得住。”
教师队伍:做点亮中国马克思主义星空的“传灯使者”
2014年5月,98位教师登上“高校思政课教师2013年度影响力人物”获奖榜单,其中10人荣膺“标兵人物”。这是由教育部社科司策划指导、专为思政理论课教师设立的首个年度奖项。
捧起证书的那一刻,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施索华思绪万千。10年前,她第一次参加上海市组织的思政理论课教师培训班;10年中,各项荣誉纷至沓来,见证了她的成长,更“印证了党和国家对思政教师群体的重视和关爱”。
“我只是全国6万名思政课教师中的一分子,是这个大圆上的一个‘点’。”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佘双好如是抒发获奖心情,“标兵人物应该‘点带线、线扫面’,带动提高思政课教师整体影响力。”
教师们高涨的精气神,令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雷声深感欣慰。“10年来,思政课教师脚步迈得有劲儿了,不再是寻寻觅觅‘找饭碗’,而是踏踏实实‘干事业’,凝聚力和向心力大大增强了。”
凝聚力的产生,要追溯到2005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设立。学科有了“家”,教师们才有了成长的平台与空间。10年间,全国各高校、社科研究机构相继建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一大批博士点、硕士点陆续设立,一支爱岗乐业、前景光明的思政教师队伍不断壮大。
内有干劲,外有提升。教师们内心的热情犹如火苗,如何让这丝星火蔚然燎原?教育部的师资培训要及时跟上。
“经过多年努力,我们已形成了中央、地方和高校三级分工负责、梯次推进的全方位、立体化培训体系。”教育部社科司司长张东刚介绍,2005年以来,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的教师共13万多人次,6万余人次参加各种社会实践研修。仅2014年一年间,骨干教师研修班、教材示范培训班等便惠泽2000余名教师。
全方位的培训,带来了看得见的收获。2014年暑期,400名思政课骨干教师赴10个“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开展实践研修。在江苏,湖南大学教师丁军强将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经验概括为“正”“能”“量”三个字——在正确的时间做了正确的事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量力而行,扬长避短。新学期教学中,这成了学生欢迎的鲜活案例;在广东,研修教师们热火朝天地讨论如何将红色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育人优势?最终,他们总结出了躬亲体验式、学术思考式、娱乐欣赏式、研究创作式四种模式,并约定在教学中“一试身手”。
从中青年教师中选拔骨干,创造成长条件,加大培养力度,造就思想理论教育的名师大家,是教育部社科司抓教师队伍建设的鲜明思路。全国思政课中青年骨干教师择优资助计划已经实施三年,通过层层选拔,先后遴选了150名优秀教师予以资助,相当一部分教师已在战线小有名气。启动国内高级访问学者资助项目,让中青年骨干教师汇聚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与大师面对面,与思想理论教育和研究的高手随时切磋。
优质师资历来是西部偏远地区的“短板”。2014年,在教育部大力推动下,这些地区高校迎来了补齐“短板”的春天——11月21日,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东北师范大学4所部属高校负责人远赴宁夏,与四所区属高校签署了对口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协议。此前,青海也与内地高校开展了对口共建。两地区还试行“思政课特聘教授制度”,从全省区社科理论界和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精选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水平的专家学者担任特聘教授。
青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80后教师武传鹏成为对口援建中首批赴京培训的教师。研习结束,归来后他满怀信心:“我要把收获播撒给学生们,做点亮中国马克思主义星空的‘传灯使者’。”
教学创新:既有“私人订制”的趣味,又有震撼心灵的力道
一个学期就要结束了,清华大学本科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慕课”(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也迎来了第一茬“收成”。
“原本只是为了不去教室而选择‘慕课’,谁知一进入这个世界就被吸引了。您的课让我对马克思主义充满兴趣,我正在自学《资本论》!”读着新闻与传播学院2013级本科生汪晗的留言,看着学生成绩和对课程评价“双高”的好成绩,任课教师刘震满心喜悦。“我已经开始准备明年春季的课程了,那将是更立体更厚重的‘慕课2.0版’。”
“对与错、善与恶的边界在何处?”学生观看网络课程视频后,复旦大学思政课教师陈果提问。学生们宽广的视角令他惊讶——他们从历史上的功与过、人性中的善与恶、不同年代道德评价标准的变迁、私德与公德之间的张力等多重角度深刻论证着这一问题。“视频+讨论”的教学方法,让陈果的思政课益趣双收,深得学生好评。
自2005年,华中科大开通首个高校思政课专题网站——求真网至今,网络已成为各地各高校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平台。而在现实的课堂上,教学手段更是丰富生动。
在清华,学生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思政课也可以“既有‘私人订制’的趣味,又有震撼心灵的力道”——同样一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新闻学院学生可以结合《新青年》等报刊,“还原”纷繁复杂的历史真相;水利系学生可以盘点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优秀水利工程,美术学院学生则拿起刻刀、画笔,用栩栩如生的创作表达历史省思。
“这种因材施教的思政课,使学生成了课程的‘主人’,他们用创作表达着内心的热烈,也塑造着青春的信仰。”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艾四林说。他们把学生的作品做成展览,还于不久前出版了一套九册“信仰·信念·信心:清华学子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成果”丛书。
伴着学生自编自演的微电影《幸福阳光》片尾曲响起,学生们全体起立热烈鼓掌。河北大学思政课教师柴素芳感受到了他们的震动。为讲好思政课,2013年7月,柴素芳组建“微电影教学法”创新团队,目前已组织学生创作教学微电影300余部,帮助学生在愉快的创作中树立了正确价值观。
思政课教法创新之花,遍开全国:东北师范大学李忠军探索出“四维并进、集成创新”的教学新法;北京师范大学张润枝以问题为导向,试行分众教学模式并初见成效;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韩光道针对高职高专特点,开发出思政课研练式教学法……自2013年起,教育部社科司启动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项目“择优推广计划”,拟用五年遴选和培育出100项优秀教学方法改革项目,目前已评出20项入选项目和30项培育项目。与此同时,教育部还从各地各高校征集梳理出30个思政课教学重点难点问题,向全国征集优秀答案。不久,一本由此形成的《高校思政课教学热点难点问题解析》将发放到教师们手中,为他们创新教学提供理论支撑。
盘点成绩,是为了更好地出发。今天,在国内外环境更加复杂多变的情势中,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任务召唤下,思政课改革又站上了一个更高的起点。
“教育部已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着手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从立体化教材体系、教学人才体系、课堂教学体系、第二课堂教学体系、学科体系、评价体系、条件保障体系7个方面推动思政课综合改革创新。”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表示。
创新无止境。思政课的“护航信仰之旅”又将扬帆起航。
来源:《光明日报》 2015.01.19 第01版
原文: 信仰有根基 课堂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