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位老人找到“兄弟姐妹”
“我老伴刚走的那几年,自己简直不知道该怎么活下去。后来多亏了小区里的杨老师,让我重新找回了活下去的勇气。”说这话的是住在虹口区凉城新村街道汶二小区的独居老人竺霞仙,她口中的杨老师则是今年72岁的培华学校退休教师杨国英。
这里的居民都认识杨国英。10年来,她领衔组织的“兄弟姐妹联谊会”,帮助众多丧偶独居老人走出了心理阴影。
一个大家庭:关爱开启心扉
2004年汶二小区“三八妇女节”座谈会上,丧偶独居老人的孤寂、无助触动了杨国英。她觉得,一定要帮助这些承受孤寂煎熬的老人们。于是,“兄弟姐妹联谊会”诞生了。
联谊会成员从刚成立时的30来位老人到如今的53位老人,从当初的全是“姐妹”到如今的“兄弟姐妹”,杨国英着实花了不少心血。记者在她的通讯册里看到,每一位兄弟姐妹的地址、电话及其子女联系电话、退休前工作单位联系人等都记录在案。细心的杨国英还为每位兄弟姐妹备了一本通讯录,以便相互交流、彼此关爱。
联谊会有位徐女士,丈夫走后,她白天睡觉,晩上通宵与电视为伴,心中有种莫名的恐惧感。有天,徐女士养了7年的狗死了,让她伤心不已。她甚至哭诉道:“狗死了,我会把它安葬。可我死了,谁来安葬呢?”为此,徐女士把自己封闭在家里,不愿出门,精柛萎靡不振,人也一天天地消瘦了。
杨国英得知后,和联谊会的一群兄弟姐妹,天天上门去看望她,还带她出去观光散心。谁家里包了饺子、馄饨,还会端上门跟徐女士分享,这让她的心扉逐渐被打开,心里的恐惧也渐渐消除了。
一本计划书:快乐替代孤寂
在“兄弟姐妹联谊会”,原先没有血缘关系的老人,现在谁家有困难大家都会主动去帮忙。买菜、逛超市,老人们也会结伴而行,平时串门、煲“电话粥”就更不用说了……
53人的大家庭里,每个人的脾气性格也各不一样。要将大家组织起来活动,很不容易。为此,杨国英提前了解大家的兴趣和心愿后,再制定年度活动计划书,一月做什么、二月做什么……记者看到,计划中囊括趣味运动会、相聚下午茶、上海一日游、欢乐年夜饭等。
每个月的活动日,是联谊会的兄弟姐妹最欢快的时光。“大家都盼着搞活动。活动那天,都会早早地来到现场,一起唱唱歌、聊聊天、吃吃饭,很开心!”竺霞仙老人说。
杨国英告诉记者,这些年虽然忙了点,但看到昔日孤寂的老伙计,脸上有了更多的笑容,感觉很欣慰。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