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圣战兔宝宝 元宵花灯热卖家庭面临元宵"功课"
吃汤圆、拉兔子灯,是许多上海人儿时最有味道的元宵记忆。今天就是元宵节了,随着节日临近,市场上,各式各样的花灯早早一字摆开。
在城隍庙里,记者见到,一边是样式新颖,年味十足的猴子灯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另一边,传统复古兔子灯依然有着自己忠实的粉丝群。老师傅们忙着劈竹子,拗钢丝,剪纸条,将兔子灯做得惟妙惟肖,传递着浓浓元宵的气息。
做灯同样也是不少家庭面临的元宵“功课”。申城的小学、幼儿园就掀起了阵阵手工做灯的热潮,令家长们笑言甜蜜又烦恼。
新颖猴灯一天卖掉千余只
元宵节前夕,在位于福佑路225号的城隍庙小商品市场,不少市民津津有味地挑着花灯。记者走访发现,今年,各式各样造型的元宵花灯琳琅满目,除了传统的兔子灯、荷花灯,带有生肖元素的猴灯人气最旺,吸引了不少市民的注意。
“老板,这只猴灯怎么卖?”在一家靠近转角处的花灯店,陈女士正带着4岁的孙女挑着花灯,小孙女摇摇摆摆地在悬挂成一串的花灯前来回踱步,最终伸手指向了一只制作精良、颜色鲜艳的“小猴”。
“这是今年新出的猴子灯,纯手工做的,一只25元。”店家表示,由于今年是猴年,因此,应景的猴灯成了花灯世界的主角,无论是塑料灯、充气灯还是手工灯,都出现了很多猴子造型。如,既有可爱乖巧的卡通猴,还有手执金箍棒,浑身金光闪闪的“大圣”灯,捧着寿桃的“金猴”灯,甚至还有粉嘟嘟的“大嘴猴”灯。虽然款式、材质各有不同,但大多数猴灯都好看又好玩:不仅造型新颖别致,还能发光、发声,受到了不少孩子的欢迎。
“初七起,店里每天都能卖掉两千多个灯,其中一半左右都是猴灯。”店家透露,随着元宵的临近,猴灯的热度又噌噌上升,不少学校也来集体采购,当作给新学期礼物。
记者走访发现,几乎每家卖花灯的摊位前或多或少地挂着几盏猴灯,而这些或俏皮,或潇洒的猴灯也当仁不让成了“人气王”。“男孩子普遍喜欢孙悟空的灯,女孩子更喜欢卡通猴灯。”一位店家指出,和往年多数是老人买花灯“怀旧”的情况不同,今年,很多年轻人也开始倾向买些小巧的猴灯挂在家中,显得年味更浓。
活灵活现的猴灯供不应求,不妨买一个手工制作猴灯的材料包回家,自己动手试试。采访中,记者注意到,不少店家准备了猴灯的手工包出售,同样受到了热捧。
“DIY猴灯一般都是纸做的,图片的颜色、模样都已裁好,市民买回去后只要粘贴就行了,方便也充满乐趣。”一位店家表示,半成品猴灯价格约在20元右,完成时间一般为一小时。相比成品,不少父母更倾向于买手工包,当作亲子活动。
不少市民寻觅手工兔子灯
虽然猴灯新颖,但为了情怀而来,在城隍庙寻觅手工兔子灯的市民也不在少数。竹子弯出的兔子架、纸屑贴出的兔子毛、木轮滚出的兔子脚……在老法师的巧手下,可爱的“兔子”们色彩各异,“长相”也不尽相同。
在城隍庙的一家香烛店里,朱雷的手工兔子灯在形形色色的商品里,就流露出了“怀旧”的气息。今年已88岁高龄的他,曾是一名身披戎装的军人。退休后的他,曾受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启发,开启了自己制作兔子灯的生涯。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时候,我在澳门馆看到了一个大型兔子灯,特别好看,一下子就激起了我做兔子灯的念头。”虽然大半个世纪没动手做过一盏灯,但论起做兔子灯的手艺,朱雷笑言自己可是内行。原来,早在1910年,在旧上海英租界文义陆(今北京路),他的祖父就开设了一家专门制作各种兔子灯的作坊。他的父亲也继承家业,开起了纸扎店。新中国成立后,大光明电影院里悬挂在大堂上的走马灯就是出自他父亲之手。“从小就耳濡目染,各种纸扎、灯彩艺术都会,这些都是家族传下来的。”他说。
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红红的长耳朵,会左右摇摆的尾巴,脖子上还系了一条打着蝴蝶结的围巾。记者注意到,和市场上那些做工粗糙的手工兔子灯相比,朱雷的兔子灯显得更精致、细腻,保留了过去的味道。
“以前的兔子灯都是用竹子做的,很轻,风一吹很容易翻掉。我也还是用蔑竹做但是用铁丝进行了固定,稳定了不少;兔子的眼睛部分先用纸板裁好,再贴上塑料的纽扣,画龙点睛;尾巴处按上弹簧,拉起来就能动了,更逼真;最值得一提的是,兔脚用的是木制的象棋旗子,比塑料的更有质感,也更符合传统。”朱雷告诉记者,虽然工序听起来并不复杂,但实际操作起来却有点麻烦:得先将竹子劈成同样的长度,再拗造型;还要一刀刀剪纸条当兔子毛、裁纸片、拼装、粘贴……他花了大半年的时间,才做完500个。其中,一个以三只兔子为造型,被称为“全家福”的大兔子灯,就花费了他足足4天时间。
除了城隍庙里的老法师,在不少小巷子里,也住着制作兔子灯的手工达人。在位于曹杨新村的小俞家弄里,以丝网花为材料制作而成的手工兔子灯也受到了不少居民的欢迎。“造型不变,将原本的纸片部分改进成了丝网花,兔子灯显得更加轻盈灵动,保存的时间也更久。”制作者戴宏树表示。
年年来一回DIY热潮
家长笑言这份作业甜蜜又烦恼
元宵节和爸爸一起做兔子灯,是许多上海人儿时的美好记忆。如今,做兔子灯,参加学校元宵班会,也是许多幼儿园和小学生寒假之后要交的功课。对此,不少家长无奈表示,和孩子一起做兔子灯,心情实在是喜忧参半。“喜的是这些传统继承了下来,忧的是制作程序不简单,太考验人了。”
“儿子开学第一天就带了这个‘礼物’给我。”这两天,在阎小姐的朋友圈里,一条简单的微信却引发了一群爸妈的共鸣。文字的下方配着一张“礼物”的照片———一份半成品的兔子灯材料。
面对着这份特殊的“礼物”,阎小姐哭笑不得,儿子才刚上幼儿园,就已经带来了具有挑战性的回家作业。由于新学期一开学就迎来了元宵节,不少幼儿园的孩子和小学生都接到了新年的头一份作业。
阎小姐告诉记者,儿子还特地关照“要做得漂亮些,元宵节当天要带到学校去展示”。其实,像阎小姐这样的家长并不在少数。无论是朋友圈里还是一些幼儿论坛上,随处可见不少家长卖力做灯,以及求助如何制作兔子灯的方法。
别看一只小小的兔子灯,却成了一家人的“甜蜜负担”。得先用铁丝慢慢弯出图纸的身体,再用白色的纸张糊在兔架子上。光是听听这两道程序,就已经足够让不少年轻的父母头痛万分。有些人甚至直接求助起了孩子的爷爷奶奶辈。越是临近学校交作业的前一天,“挑灯做灯”的家长就越多。
不仅如此,一只小小的兔子灯,还牵系着孩子的好胜心。周女士就直言,孩子每次带回来这些作业都会一再强调“要带去学校集中展示,做得不好会被同学笑话”。
对此,不少老师却表示,在他们看来,不完美的手工作业才更有意义,“拙迹”才是孩子们参与和制作过程中的最好证明。比起拥有精致的花纹,或许,一只是孩子亲手绘画,甚至只是用报纸做出的普通灯笼更值得被表扬。
手工做灯固然好,不过,除了让家长“帮忙”,学校是否能想出更好的办法,让孩子融入节日中来?
一些80后家长就提出,了解元宵节,感受元宵节的方式其实有很多,与其一味地让孩子带着这些难以完成的兔子灯作业回家,不如用更具有参与感的其他活动取代。
他们就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议:“我觉得学做汤圆就很好啊,学校里完全可以准备一些糯米粉,让孩子们搓些小圆子”、“也可以找手工艺人进课堂,或者播放视频,让孩子们了解手工兔子灯制作背后的故事”……其实,元宵节过得是一种气氛,一种文化,而非只是一次布置作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