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看病难”的背后

25.01.2016  11:11

  连日爆棚的儿科门诊,在开幕首日的人代会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市委书记韩正代表在审议中明确表示,三甲医院都应恢复儿科,以缓解儿科看病难的问题。这已是上海显著的薄弱环节,“‘十三五’不解决不行!”

  上海正遭遇的儿科难题,其实是一场全国性困境。一面是综合性医院频频取消儿科导致的资源趋紧,一面是随生育波动而来的显著需求增量。在全方位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当下,儿科就医难折射的正是“供给侧”与“需求侧”之间的深刻矛盾。患儿动辄六七小时的排队就诊时间、儿科医生濒临崩溃的超负荷工作,就是这种结构性矛盾最显著的后果。

  破解儿科的难题,也就需要同许多方面一样,从“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着手。三甲医院全面恢复儿科、逐步增强医疗体系中各层级的儿科力量,便是改善“供给”的必由之举。只不过,这样的“供给侧改革”未必能给“供给端”带来丰厚的经济收益。然而,放弃部分经济收益而照顾“需求侧”的刚性需求,恰恰是“”字头的公立医院应有的自觉。

  但增加儿科配置,还只是根治问题的第一步。放在“十三五”开局的宏观视野下,儿科难题代表的也不只是儿科的问题。就全局治理而言,存在于儿科的“结构性矛盾”,恰恰是一些普遍性问题的突出病灶;透视儿科难题的意义,除了解决现实的“急难愁”,也是要为长远发展“把方向”。

  儿科难题的直观诱因,是儿科资源的日渐稀缺。这种稀缺背后,除了对“需求侧”的预判不清,更是相当程度上的“市场失灵”——市场化导向下,大量公立医院从市场“借来”了考核机制和发展方式,乃至深深嵌入“市场观念”,划出“盈利能力=业内地位=经济利益=职业前景=社会地位”的连等式。于是成本高、收益少的儿科,自然被当成应甩掉的包袱。

  置于纯粹市场竞争环境下,这样的逻辑似乎不错。但这种“市场导向”,造成了相当程度的供求失衡,进而有了儿科的困境。许多地方恰恰忘了,市场虽好,却绝非万能。一旦市场失灵,不仅会带来供给同需求的严重错位,更容易导致社会不公。何况,“”字头的公立医院,哪来的权利“走市场”?

  而像这样对“市场”采取简单奉行态度,以致把“尊重市场”理解成“依赖市场”、将“还给市场”异化成“丢给市场”,并不只是医疗领域存在的问题。不久前备受争议的部分小区停车位“坐地起价”,也是典型的“市场失灵”。在其背后,同样是“市场导向”被片面误用,而来自监管部门的干预又欠及时,其间产生的制度性缺陷,导致了严重的失衡和不公。而在当下,这一类失衡和不公,稍不留心就可能酿成社会矛盾。

  市场本来是个好东西,但片面市场化却绝非市场经济的本意,也不是“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本意。一个健康的市场,除了最大程度尊重市场主体、尊重市场规律,也不能缺乏良好的市场秩序,不能缺乏有效的监管,更不能少了对一些基本原则的界定厘清。小区车位风波里,开发商和业主对小区车位究竟拥有何种权利,“坐地起价”是否具有合法性,都是市场框架下需要重新探讨的问题;而在儿科遭遇的困境中,有些问题并不那么难以分辨:公共服务机构必须对公共需求作出回应,而不能简单地凭市场作文章,这本就是天经地义的道理。对待现实存在的“急难愁”,无论公立医院还是政府,当然不可能熟视无睹,更不可以往“市场”一推了之。

  好在“三甲医院必须恢复儿科”的号召,已经释放了纠偏的信号。纠偏之余,“重建儿科”所需要付出的系统性努力,其实也是当下全面深化改革的某种缩影——儿科难题的破解,也不光是医院一家的事,背后牵涉着一系列体制、机制因素,它们相互交织、盘根错节,“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可能解决问题,非得从源头着手、精准施策不可。而摆在面前的任务又异常紧迫,必须当机立断,不能再“”,不能“以后再说”。这,其实就是“十三五”开局之际我们需要直面的改革课题。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