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与中国传统社会”暑期学校在校开班

01.09.2014  00:01

  8月20日,由我校研究生院、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儒学与中国传统社会——首届思勉人文跨学科暑期学校”在闵行校区开班。我校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研究员、校党委书记童世骏教授,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研究员、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杨国荣教授,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陈来教授以及学校办公室主任王庆华,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方媛等出席。开班式由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哲学系教授陈赟主持。

  “儒学与中国传统社会”暑期学校在校开班

  童世骏在致辞中对全国各地前来参加暑期学校的学员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华东师大的历史渊源、学术传统及近年发展情况。童世骏表示,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的创建,旨在通过创新体制机制、优化人才队伍、浓郁学术文化等多种途径,更好地延续和发挥学校文史哲领域的传统优势;希望大家充分利用好暑期学校这一机会,通过名师报告、师生互动、同学讨论等方式,深入学习和思考儒学与传统社会乃至现代社会的关系。杨国荣在致辞中回顾了儒学发展的历程,指出儒学应秉承一种开放的态度,不断吸收其他各家、各派的思想成果,同时与现实相联系,使其在当今获得更进一步的丰富与深化。陈来立足于当代儒学研究的现状,提出三点期望,一是深化儒学研究,二是提高研究水平,三是追求创新卓越,并与在座学员共勉之。

校党委书记童世骏在开班式上致辞 

  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秉持思想性、学术性、高端化的理念,经精心筹划,在今年暑期推出以“儒学与中国传统社会”为主题的研修班。研修班为期10天,云集了我校杨国荣教授、严佐之教授、路新生教授,清华大学陈来教授,武汉大学郭齐勇教授,中山大学陈少明教授,台湾“清华大学”杨儒宾教授,新儒家代表人物、台湾“中央大学”杨祖汉教授,同济大学张文江教授等著名学者,通过精读经典、名家演讲、学员论坛等多种形式,推动对儒学经典、儒学思想的理解、转化与应用,传播、弘扬中华文化,寻求中国梦的历史文化底色。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杨国荣在开班仪式上致辞

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陈来出席开班仪式

  此次活动收到海内外50余所大学不同学科专业的申请者500余人,经遴选,录取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安徽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以及华东师范大学等34所大学、近20个专业的121人为正式学员,其中青年教师17人、博士生54人、硕士生37人、本科生13人。

 

文字、 图片、 来源| 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    编辑| 吕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