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路168号完成修缮 周信芳故居将变身京剧传习馆

07.04.2018  12:04

原标题:绣花功夫| 岳阳路168号完成修缮,昔日周信芳故居将变身京剧传习馆

  在上海,历史建筑的去留问题转变为“留、改、拆”新理念,从大刀阔斧的拆建,到对城市“老家底”的留存,精细化管理在上海的历史风貌保护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根据日前发布的《2018年徐汇区重大工程建设白皮书》,位于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的草婴书房、夏衍故居、黑石公寓等优秀历史建筑都将在年内完成修缮,总面积1.2万平方米的武康大楼也将通过精细化修缮,提升大楼外立面、门窗、底层拱廊和底楼大厅等特色部位风貌。

2017年12月,正在修缮中的上海京剧传习馆

  在上海传统戏剧院团设施提升项目中,位于岳阳路168号的上海京剧传习馆去年正式启动修缮,目前工程已近尾声,重新开放后将成为上海传播京剧艺术的重要基地。上海京剧传习馆原址为上海京剧院,作为上海市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传习馆修缮历时近一年,不仅要克服施工技艺复杂、房屋内部损坏等客观难题,也面临着修缮工艺流失、修缮队伍年龄结构偏大等挑战。

  与时间赛跑的“精雕细琢”之战,每时每刻都在申城上演。

  “老房子修一次不容易

  走进岳阳路168号,一进门就能看到大院中央树立的铜像,刻画的便是这座大院曾经的主人,京剧大师周信芳。倪连中和工友们修缮的主楼位于大院中心,这栋三层高的英式洋房被称为“岳阳路168号1号楼”。去年8月,上海时不时“”上40℃的高温天里,53岁的老倪和另外8名工人花了一个多月时间,为这栋80多岁的老楼换上了“全新”的外衣。

  老倪负责的泥瓦工要先为主楼外墙刷上专门调配的水泥基底,待半干半湿时,再一粒、一粒黏上比大拇指指甲更细小的鹅卵石。阳光照耀下,完工后的墙面能够泛出暖黄色的复古意境。

  倪连中介绍,为了让墙面保留时代气息,墙面基底里混合的水泥、石灰和黄沙配比为2:1:1,相当于每100斤水泥中必须混合50斤石灰和50斤黄沙。为什么不直接用水泥做基底?“纯水泥墙会泛青,加入石灰和黄沙颜色才温和。”水泥必须使用海螺牌,“因为这个老牌国产水泥强度高,黏上的石子不会脱落。

  修缮开始前,1号楼就因鹅卵石大面积脱落造成外墙斑驳,仿佛上海话中的“瘌痢头”。于是,老倪和同事们一点一点凿除了原来所有的卵石墙面。为了防止因施工裂缝引起的墙体内漏水,工人们每一步揭开、撬下的动作都要变成“慢镜头”,仅凿开墙面就花了整整两个月,比铺设新墙的时间多出了一倍。

倪连中为京剧传习馆外墙刷上鹅卵石,大部分卵石都是从南京专门运往上海。

  徐房集团下属上海徐房建筑实业公司工程部经理顾志峰告诉记者,传习馆修缮前,鹅卵石脱落、木结构白蚁腐蚀和发霉的情况已较为严重。而历史建筑的外立面一直是重点保护部位,过去常用的修缮方法大多为粉刷,但近年来,上海历史建筑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保护理念也严格遵循“修旧如故”原则,不仅要防止渗漏水,更要恢复建筑原貌,同时符合街区整体风貌。

  “修缮时,外界的湿度和温度都很讲究,这样水泥中的碱才能化开,否则墙体泛碱,就会像夏天人们出汗一样出现白色碱花,变成大花脸。”顾志峰介绍,修缮保护建筑外墙最适宜的气温是25℃上下,湿度应维持在60%至80%之间。

  “这些都是从过去失败案例中得出的珍贵经验……老房子修一次,真的不容易。

  18年耕耘成就一身技艺

讲起自己修过的老房子,倪连中总是笑眯眯地

  倪连中来自江苏海门。2000年,36岁的他加入徐房,虽然此前已从事十余年的房屋修缮,但想要修好历史风貌区的老房子,老倪还要像其他人一样经过好几轮培训,方能上岗。

  “老师傅会指导大家琢磨水泥配比,手势、力度也有讲究。”修缮传习馆外墙的手艺就是师傅教的。“鹅卵石不能往水泥墙拍得太深,全部凹嵌进墙面就不好看了,要留40%在墙外,60%在墙内。

  倪连中口中的老师傅,是徐汇房管局修理队的元老王阿初,老倪的水刷石技艺、鹅卵石技艺是从老王师傅手中学会的。“师傅会无私地把手艺教给新人,但是手势、力度要靠自己去悟,还有不断练习。

传习馆一楼,根据原建筑风格重新制作复原的彩色玻璃隔断

  令他印象最深的是修缮对象是东平路9号,即大名鼎鼎的“爱庐”,也是蒋介石和宋美龄在上海的寓所。爱庐的外墙和京剧传习馆一样也是卵石墙面,但颗粒稍大,经过80余年日晒雨淋,卵石脱落现象已随处可见。修缮时,倪连中和工友们小心翼翼地凿下所有疏松的卵石,一粒粒洗刷后再重新贴回墙面。“能用的石头数量不够,就到浙江沿海小镇一家一家去找差不多的卵石,总算把外墙修好了。

  不仅是爱庐,一墙之隔的东平路7号孔祥熙旧宅也留下过倪连中的身影。“徐家汇天主教堂、徐家汇大修道院、建业里西弄、武康大楼我都修过,大大小小加起来有好几十幢了。”皮肤黝黑的他说话时安全帽时不时会遮住眼睛,虽然腼腆、不善言辞,但讲到自己在上海修过的老房子,老倪的声音中总会立马透露出雀跃。

  如今,倪连中已经能根据不同建筑的修缮需求来调配外墙基底的颜色和质地。如新式里弄公寓外墙常见的红砖需要有做旧色彩,他会手把手教徒弟调出与原外墙最接近的“复古红”。“跟我一批的学徒最初有4、5人,最后留下来坚持10年的只有我。

工人正在为传习馆活动室重新刷漆

  精雕细琢传承代代匠心

  顾志峰介绍,根据房管系统相关规定,历史建筑维修周期一般为8至10年一次。截至目前,徐汇全区优秀历史建筑已达253处,从2004年起,徐房根据相关计划逐次、逐批对区域内不同级别的历史保护建筑进行保护性修缮,每年修缮面积约4万至5万平方米,高峰时有3万平方米保护建筑同时处于修缮状态。每年5月至6月是最适宜的开工期,大部分修缮工程都在当年12月完工。

  “现在这批工人都挺资深的,大部分2006年前就进入公司,从业10年以上的超过100人。”顾志峰介绍,徐房建筑实业现有保护建筑修缮工人250人,包括木工、泥瓦工、油漆工三大工种,还有部分铁工和水电工人。其中泥瓦工的工作量最大,需要负责建筑外立面修缮和所有内部粉刷,因而占到工人总数一半以上。

  如今,徐房最早从事历史建筑修缮的工人已经退休,而大部分工人都像倪连中那样,徘徊在50岁上下。“水电工稍微年轻些,不过平均也有35岁了。”但最“吃经验”的仍属泥瓦工。“20岁的新人远不如40岁的工人。

  “上世纪70、80年代刚开始修缮老建筑时,‘修’的意识还远大于‘保护’,有些工序杂、难度大的老工艺没有好好遵循,慢慢地就再没多少人会做了。”而随着认识理念不断进步,新人有老师傅传帮带,技艺和匠心总算都有了传承。

传习馆外墙使用的小颗粒鹅卵石

  保护建筑修缮首先要遵循原真性。在修缮传习馆1号楼的地垄墙时,工人们拆除了全部木质地板,单独列出能够再次使用的木料,而无法使用的就到市场上寻找颜色、质地都相近的“老料”代替。“用新木料做旧确实会更省力,但只有20年左右的老料才能保持形态稳定,更利于老建筑的长久维系。”为了恢复建筑的时代特色,工人们会不厌其烦地为每一块清水砖作出不同色差,把每一片地板都按照原花纹丝毫不差地重新拼贴,为的就是还原建筑诞生之初的原始风貌。

  记者采访时,传习馆1号楼南侧外墙的墙根有一处细小缺口。倪连中轻轻摸了摸缺口告诉记者,这里原先是一条极细微的裂缝,如直接修补,创口可能无法完全咬合,未来就会有渗漏水的隐患。于是,工人们采取看似麻烦的扩创处理,将开口略微凿开,成为外大里小的“V”字型缺口,再填上原材料修补,“这样就让人放心了。

  如此“自找麻烦”修缮,一是因必须坚守的标准,更因不可舍弃的代代匠心。顾志峰表示,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价值并不在于批次,而在于保护等级,房屋的历史价值也不仅体现在用料,更在于发生其中的人文历史。“房屋本身和房子里发生过的故事,一同组成了这座城市的历史,修老房子时,我们也在为自己、为后人留下最值得珍藏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