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80后创业故事:海归承父业 老式家具"修旧如新"

30.07.2014  09:49

  上周去徐汇区参加“品味社区创业”论坛,听到几位80后的创业故事,很长见识。年轻正是创业时机,社区更是创业的广阔天地。

  一位上海男生想自己养活自己,却没有任何特别的技能,干什么都拿不起来。“上帝关上一道门,必打开一扇窗”,他突发奇想,从自己小时候玩的模型玩具入手,开办一家商店,专卖变形金刚、奥特曼之类的玩偶,生意大好。

  一位创业者高中毕业开始给工地送盒饭,花10年时间,做遍了餐饮各个岗位,偷师学艺、积累资本,终于开出自己的西餐馆,近日还扩大店面,租下了邻里的房子。

  还有,一位海归女承父业,创办了老式家具的“修旧如新”,用“混搭”风格再现老上海的韵味;两位闺蜜租下民居,开了咖啡馆,主打年轻人派对,用特色服务积累口碑。如此等等。

  一人创业不但解决自己生计,还能雇佣员工,帮助他人就业,意义重大。今年全国新增劳动人口1500万,其中有727万大学毕业生,国务院计划新增就业岗位1000万个,据说还有每年退休腾出来300万个岗位,加在一起都不够,更没有那么多岗位安顿大学生。

  何况,现在年轻人心气高,既不想“啃老”,也不愿“寄人篱下”。好在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有一些积余,无论资金或人脉还是技能,只要子女上进,父母都会给予支持,毕竟给钱买房子远不如“捐资”鼓励创业,无论成败都是人生体验。

  有意思的是,几位创业者既充分利用了社区资源,看准徐汇区的传统文化和客户购买力的优势,还利用了城区和街道鼓励创业、调整社区业态的政策优惠和其他方面的照顾。从租房子、拿摊位到协调邻里关系,更不用说创业指导、开业补助、税收优惠、招工奖励等,都可以在街道和社区那里得到正面帮助。“天时、地利、人和”皆备,再不创业,岂非白白浪费了大好机会?

  论坛结束,久久不能放下的唯一遗憾就是自己“青春不再”:遥想当年中学毕业,“分配”进工厂,连个选择都没有,谈何创业?“逝者如斯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