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中山医院周俭教授团队揭示肝癌转移新机制
近日,《肝脏病学》(Hepatology)杂志发表了我校附属中山医院周俭教授研究团队的文章
“miR-28-5p-IL-34-Macrophage Feedback Loop Modulate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Metastasis”(IF=11.19),周少来博士、胡志强博士研究生和周正君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
转移是恶性肿瘤最显著的生物学特征之一,也是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肿瘤的侵袭转移是肿瘤细胞、宿主和肿瘤微环境之间一系列复杂的序贯连续过程。microRNA(miRNA)通常含有22个碱基的短链非编码RNA,通过转录后水平调节功能基因的表达,发挥“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功能。
周俭教授课题组通过实施一套完整缜密的研究流程,对参与肝癌转移的关键miRNAs进行筛选并对其功能展开系列研究。首先,在具有不同转移潜能的人肝癌细胞株进行RNA-seq筛选,发现肝癌转移关键miRNA:miR-28-5p表达异常,且与细胞系转移潜能呈显著负相关;同时发现miR-28-5p只是体内具有促进肝癌转移的作用。进一步,运用TargetScan生物信息学预测结合细胞因子/趋化因子PCR芯片进行筛选验证,发现miR-28-5p的重要靶基因白介素34(Interleukin-34,IL-34)。既往研究表明IL-34与单核细胞表面表达的集落刺激因子受体CSFIR结合,刺激巨噬细胞活化。
本次研究发现,IL-34在体外激活FAK和ERK1/2信号通路,促进巨噬细胞增殖和趋化。在动物实验中,肝癌细胞中IL-34的上调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以及肺转移,增加瘤内巨噬细胞浸润。值得注意的是,研究者发现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TGF-β1形成反馈回路参与miR-28-5p对IL-34的调控网络。最后,肝癌样本中免疫组化分析表明,瘤组织中miR-28-5p 与IL-34表达水平显著负相关,与巨噬细胞的浸润、患者总生存期短以及肿瘤患者的复发显著相关。多变量分析显示,miR-28-5p低表达/IL-34过表达或与瘤内巨噬细胞同时存在,都是一个独立的整体生存和癌症复发预后指标。该研究成果创造性地绘制出肝癌细胞中microRNA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双向调控网络,揭示了肝癌转移调控新机制和潜在的分子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