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学院隆重举行2014年迎新大会

17.09.2014  17:16

金秋时节,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以下简称信息学院)又迎来新一届本科生和研究生。9月12日下午,信息学院2014年迎新大会在逸夫科技楼一楼报告厅隆重举行,来自信息学院近四百名师生齐聚一堂,共同欢迎13级本科生和14级研究生。信息学院院长郑立荣、学院党委书记汪源源,副院长胡波、石艺尉,副书记屈新萍等出席大会,会议由信息学院党委副书记张荣君老师主持。学院各系正副主任,以及新一届本科生班导师和辅导员一同出席了本次迎新大会。

伴随着庄重的国歌,信息学院2014年迎新大会正式开始。院长郑立荣老师首先致辞。在热烈欢迎新生到来的同时,郑院长还从学院历史、学科前景、治学思考等几方面给予在座新生建议和指导。最后他结合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鼓励同学们孜孜好学,刻苦钻研。郑院长语重心长的话语包含了信息学院老师们对莘莘学子的浓浓真情与殷殷期望。

随后,副院长胡波、石艺尉老师分别就学院本科生教学及班导师、研究生培养及教务老师进行了介绍,寄语在场的同学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珍惜时间,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学校、回报社会。石艺尉老师特别提到,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是科学研究工作者应遵循的基本伦理和规范,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希望研究生们在导师的精心指导下,脚踏实地,潜心学问,遵守学术道德,诚实守信做人。

党委书记汪源源老师宣读了全体新生辅导员名单以及13级本科生班导师名单。他以三部电影的名字来概括几代辅导员和班导师的特点,60、70后的辅导员就像是《中国合伙人》,80后的辅导员是《致终将逝去的青春》,90后的辅导员就如《小时代》。每一代辅导员虽然特点不同,但都有共同的使命、共同的责任。信息学院一贯重视合力育人,希望在今后工作中,学工队伍要和班导师队伍、研究生导师队伍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信息学院人才培养工作。

12级光源与照明工程系研究生卢元达,曾是复旦“史上最牛寝室5023”的一份子,如今已发表SCI、EI核心论文2篇,获得两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作为信息学院老生代表,他就地取材,以会场的红外发射器和钨丝灯管为例,并结合自身的经历和感悟,鼓励同学们时刻去观察,多与老师交流,激发对科研的好奇心,培养动手能力,争取成为一名货真价实的信息学院学生。13级本科生代表,来自电子工程系的施若画同学作为新生代表发言,她热情洋溢的语言充满感召力,让在座的新生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大会特别邀请了光科系2014年博士毕业生张冬旭校友参加迎新典礼。从本科到博士,张冬旭博士9年的学习生活都在复旦度过。2014年7月博士研究生毕业后,他放弃了在上海发展的机会,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到西部就业,服务于国家最需要的战略重点单位。当然,9年的求学生涯最要感谢的是一路相伴的导师,借此机会,张东旭博士特别为他的导师郑玉祥教授献花致谢。

通信科学与工程系青年研究员徐丰老师作为教师代表发言。徐丰老师是信息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组部第三批“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IEEE地球科学与遥感快报(GRSL)副主编。2014年度,他获得了 IEEE GRSS Early Career Award(青年成就奖),这是在该奖历史上第一次授予亚洲学者。在发言中,他希望同学们不要怕吃苦。大学是个蜕变的过程,最重要的是立志;大学是最美好的青春,无论你做什么,都要燃烧你的青春,不要虚度。研究生阶段是整个人生中最适合奋斗的时间,最单纯的、最心无旁骛的、可以专心去研究一个感兴趣的问题,希望同学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为祖国、为民族多做贡献。

最后,现场师生全体起立,奏唱复旦校歌。在熟悉的歌声中,信息学院2014年迎新大会圆满结束。大会结束后,学院邀请图书馆周老师为新生开展图书资源教育培训,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开展学习和科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