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信息化成果亮相全国 “海派”农产品赢得好口碑

27.09.2017  18:59

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经过四天的展示交易,9月24日在北京落下帷幕。据悉,本届农交会展览展出面积3.1万平方米,共有参展团组49个,包括32个省级(含新疆兵团)展团、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展团、国际展团以及扶贫、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农产品地理标志、农垦、农药、渔业、畜牧和农机等15个专业展团组团参展,约有1600家企业参展,其中包括50多家国外企业。据上海展团招商招展组统计,上海展团在本届交易会上的签约成交额为4400万元。短短四天的时间,上海农业科技与信息化成果在展会上引人注目,夺人眼球;烙印“海派”特色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赢得好口碑。上海展团荣获本届农交会最佳组织奖、设计金奖。

为展现上海都市农业特色和农业现代化水平,260平方米的上海展区以农业品牌为主线,被划分为区域公用品牌、优质农产品、农业科技、农业信息化等4个类别,分别展现。

开幕式当天,本市农业科技展区的一台“植保机器人”吸引了人们的眼光。只见圆筒式的机器人不紧不慢地沿着展示区域的黑线自由行进,按照预先设计的指令,对着一株绿色作物进行农药喷洒。上海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研发中心副主任金静介绍说,这台机器人由孙桥园区与上海海事大学联合研发而成,目前尚处于试验阶段。“植保作业需要工人严格做好安全防护,劳动力成本也高,为此我们一直思考如何用机器来代替人力。”金静告诉记者,以前,一个5000平方米的大仓需要2个工人花费1小时才能完成植保作业,有时候工人觉得佩戴不舒服,会自行脱去防护面具,对他们的健康造成影响。有了植保机器人,可实现自控货物运输、自主数据采集、自动巡逻诊断、精准喷洒农药等多种功能,机器人可根据色彩识别来预测虫害,一小时可作业面积约2000平方米。记者获悉,到明年冬天,植保机器人将正式投入使用,未来,机器人还将根据不同地形进行改进设计,以适用于更多不同类型的作业环境。

科技与信息化一直是上海都市现代农业的亮点。在信息化展示区域,首次参展的上海中信信息发展有限公司带来了一系列农资监管执法产品。记者了解到,公布修订后的《农药管理条例》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新版《农药管理条例》对农药管理制度、体制、措施进行了深度调整。为配合新条例的实施,中信信息公司打造了农业农资监管信息平台、农资销售一体机、农资综合执法终端等系列产品。记者看到,农业农资监管信息系统以农资质量管理为抓手,可利用二维码实现农资来源、流向、交易、质量全程信息化监管;农资销售一体机(农资大掌柜)通过触屏操作,可快速便捷实现农资交易,同时记录交易信息上传到农业农资监管系统,实现监管;而农资综合执法终端可帮助执法人员在现场执法的同时,通过蓝牙系统将执法信息完整采集并上传到监管平台,提高执法检查的效率,避免二次补录。据悉,中信信息公司的这些新产品将率先在上海崇明区、青浦区投入使用。

今年,上海国兴农现代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几大特色产品专门制作了VR短片。国兴农公司董事长郭之兵告诉记者,为实现VR真实的代入感,公司从8月份开始深入各个生产基地拍摄跟踪,用13个摄像头全景式记录,一个月后,6部VR短片正式问世。农交会期间,参展观众通过两分钟的VR体验,直观地了解了南汇8424西瓜、南汇水蜜桃、马陆葡萄、奉贤黄桃、庄行蜜梨、金山蟠桃等农产品的生产过程、种植技术和品牌打造。“由于展会开幕在9月,像松江大米、白鹤草莓、崇明清水蟹等农产品因未到时节,遗憾没有办法拍摄。”短短四天,参展观众一边观看VR短片,一边品尝新鲜的“海派”特色水果,对上海区域公用农产品的高品质予以肯定。

记者 欧阳蕾昵 

大力培育农产品品牌 推动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
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农交会”)农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