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服务保障自贸区建设 浦东法院自贸区法庭2年成效显著
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2013年9月挂牌不久,作为专项司法保障的重要举措,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自贸区法庭随后设立。如今法庭成立已有2年,司法服务保障自贸区建设成效如何?第三方的评估报告给予了肯定。
今天(10月28日)下午,浦东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涉自贸试验区审判工作白皮书和涉自贸试验区典型案件,司法服务保障自贸区建设第三方评估结果也同期公布。 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浦东法院共受理各类涉自贸试验区案件6423件,包括民商事案件4947件、刑事案件308件、行政案件1件、执行案件1167件;共审结(执结)各类涉自贸试验区案件5264件。在审结的案件中,判决2189件,调解795件,撤诉1057件,调解撤诉率为45.1%。
涉自贸试验区民商事案件呈现四大特点 ,一是案件数量大幅增长,反映上海自贸区扩区与制度创新深化背景下区内司法需求全面扩大;二是各大片区案件类型分布各异,反映上海自贸区各区域产业发展特点;三是涉外案件类型变化,反映上海自贸区涉外交易活动向产业结构转型和调整的“质”的影响转变;四是金融机构及非金融机构融资纠纷同步增长,反映上海自贸区资本市场活跃度高、资金需求旺盛。
司法服务保障自贸区建设的“成色”怎样?
对这个社会公众十分关注的问题,浦东法院交出了一份优秀的答卷。这次,浦东法院创新性地委托第三方、也就是华东理工大学法律社会学研究中心,承担了对法院司法服务保障自贸区建设的评估工作。 本次评估工作从2015年7月30日开始,到2015年10月20日结项,为期2个半月。评价指标设定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由诉讼当事人、诉讼代理人、代理律师等社会主体直接发表意见,评估主体体现随机性,评估方式体现多样性。最后,采取“李克特量表”形式进行计分。
从评估的情况看,浦东法院及自贸区法庭的司法服务保障自贸区建设获得了评价主体的高度认同。包括诉讼当事人与代理律师、调解当事人和代理律师、政府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企业管理人员、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以及自贸区法庭法官在内的六类评价主体,对评价目标的总体满意度均在百分制80分以上,最终换算后的六类评价主体共同的满意度达到90分以上,为92.232分。 从评估方收集的各方情况来看,无论是当事人,还是律师,都承认浦东法院在司法服务保障自贸区建设领域的工作卓有成效,司法审判质量,无论是从结果,还是从其整个司法过程,也都使评估主体感到信服。
(看看新闻网记者吴海平报道)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