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历史保护建筑遭外来人员私拉电线 "空窗期"监管缺位

21.12.2015  18:48

  福禄街193-209号历史保护建筑曾在动迁时险些被拆除。区文物部门曾发函告知避免“误拆”,房子才最终得以保留。可最近,市民陈老伯打进本报962555热线,反映福禄街保护建筑并未“人去楼空”,反而“人丁兴旺”。历史保护建筑竟成了外来人员的“聚居地”:私拉电线,停放车辆,点火做饭……“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陈老伯急切地说。

  私拉电线密如蛛网

  接到投诉,记者和陈老伯相约前往福禄街探访。昨天下午2时许,记者来到紧邻平凉路的福禄街。往北步行约几十米,一栋联排式建筑映入眼帘:清水红砖砌成的门廊与门廊相连,3楼成排的老虎窗反射着冬日里的艳阳,建筑整体显得端正、大气。记者观察到,从193号到209号,每一个“门洞”都对应一个单数门牌号,门口都安装有铁门。在197号门口,不到5平方米的空间内停放着3辆助动车,一名骑电瓶车的女士见没地方停,直接将车推进了门里。抬头仰望,高压线上悬挂着无数根电线,像蜘蛛网一样密集,电线伸入到一户户人家中。现场采访时,不时还有递送快递,生活气息浓郁。二楼一名女士甚至直接将一只十多米长的“拖线板”从底楼缓缓上拉,如果此时万一出现漏电情况,后果将不堪设想。“原来每个‘门洞’里住着4户左右的居民。”陈老伯表示,今年5月份搬走前,他在这里度过了60余个年头,有着深厚的感情。三天前,他“故地重游”时,却看到老房子不但住进了人,还拉起了电线,停满了车辆,生起火做起饭。陈老伯指着刊有“上海市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名单公示”内容的报纸对记者说,之前他曾多次写信反映,老建筑才得以保存,如今被“二次糟蹋”令他心疼。

   安排居住加强教育

  记者当即致电杨浦区房屋土地管理局,杨浦区拆房安全管理站负责人俞炜核实情况后对记者表示,政府于今年5月对福禄街193-209号实施房屋征收,原住户29户中目前还有2户没有签约,其余均已搬迁。居民并未全部搬离,无法对房屋采取有效封闭,为保护建筑免于被偷盗,才专门安排拆房公司工作人员入住,看管房屋。他表示,住户为上海通发机械拆房有限公司的员工和管理人员,共11人。同住者仅包括嫡系亲属,并无其他不相干人员。

  那么,私拉电线会对建筑造成安全隐患么?俞炜表示,他每周都会带队前往实地巡查,一旦发现用电不规范,就会告知住户整改。“目前并未使用原先的老电路,每户都安装了新的漏电保护器,一旦超负荷会跳闸保护,安全系数还是有保障的。

  “电线直接在空中‘飞来飞去’,‘吃相’是难看了点。”俞炜告诉记者,一般家中的电线都会沿着墙壁排放,但民工朋友们的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光图省事和方便了。

  俞炜坦言,针对乱停助动车和电瓶车充电现象,将继续告知整改。“我们将加强巡视频次,做好电线老化等预防性检查。同时,加强对未签约户的宣传力度,必要时走房屋补偿决定的司法程序。原住户一旦全部搬离,将对房屋实施封闭,交给文物管理部门处理。

   “空窗期”监管勿缺位

  陈老伯在听了相关陈述后,表示目前至少能够放心,老建筑不会因漏电起火而受到毁坏。但他同时也道出了心底的隐忧:“即使居住的是拆房单位工作人员,等到住户全部撤离后,他们就能如期搬走么?目前他们点火做饭,充电瓶车,也足以威胁到原本脆弱的老房子了。

  他希望相关部门能够“跨前一步”,优秀历史保护建筑在“接管期”和“保护期”的这段“空窗期”内,也能有保障。不要因监管缺失,令老房子被破坏,甚至湮没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