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院300余件具象油画的珍品亮相中华艺术宫

30.04.2015  12:31

  原标题:中央美院300余件具象油画珍品亮相中华艺术宫每个板块都有上海渊源的画家

  极具时代感的《夯歌》,是王文彬的毕业创作。该画采用辐射式构图表现五女打夯的场面,画中妇女身体结实有力,笑容灿烂。作者采用仰视视角,突出人物高大光辉的形象。谷虹帆摄

  “历史的温度:中央美术学院与中国具象油画”展览今天起在中华艺术宫对公众开放。中央美术学院在中国的具象油画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央美术学院许多著名油画家创作了具有鲜明时代感的代表作品,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变革发展和时代文化主潮。

  本次展览以中央美术学院收藏的20世纪具象油画珍品为主体,以及中国美术馆、徐悲鸿纪念馆、中华艺术宫等机构和艺术家的藏品,共计300余件。

   具象”表述更具包容性

  展览主题采用“具象油画”来替代常用的“写实性油画”的表述方式,策展人殷双喜解释,“新世纪以来,中国油画的发展十分迅速,面貌多样,传统的‘写实性油画’的概念外延有了很大扩展,出现了象征性、超写实、超现实等油画样态,给中国油画的观察与研究带来了新的语境和难度,以‘具象绘画’来表述,更具有包容性和学术上的探索性。

  本次展览是对20世纪中国具象油画的一次系统性梳理,分为六个部分,分别是新学启蒙(1900—1949),国家叙事(1949—1976),本体精研(1977—1999),当代关切(2000—2014)等。其中近年来刚刚发现的李叔同作品《半裸女像》、靳尚谊1984年创作的青年时代彭丽媛肖像《青年歌手》等都是不可错过的展品。

   不少油画家与上海有渊源

  展览的每一个板块中,都有不少来自上海或曾在上海工作的油画家。他们也都与中央美院有直接联系,比如任教、学习或有其他渊源。本次展览的策展助理、中央美院副研究员郭红梅介绍,与上海有渊源的油画家,要从最早的吴法鼎、李毅士说起。吴法鼎是留法学艺术的第一人,曾任教于中央美院的前身北平艺专。他与李毅士组织阿波罗学会,当时在北京影响非常大,他们同一年从北平艺专到上海任教,本次展览中就有吴法鼎的《旗装女人像》,非常珍贵。徐悲鸿是北平艺专的第一任校长,在任院长之前,他也在上海有非常多的学术和艺术活动。

  许幸之是二十世纪早期非常罕见的“文化贵族”,他在上海曾导演过轰动一时的《风云儿女》。许幸之1919年进上海美专,1923年在上海艺术研究所进修,后来任教于中央美院。郭红梅介绍说,这次展出了许幸之珍贵的三件作品,都是从家属手中借出的,也是第一次展出。俞云阶是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中唯一的上海学员,也是其中的代表艺术家之一,中华艺术宫还在举办他的个人画展。此外,著名电影导演汤晓丹的儿子汤沐黎也是上海人,他的《霸王别姬》是不可多得的油画精品。

   上海使油画在中国扎了根

  上海是早期西方油画扎根中国的重要城市。最早,油画从澳门登陆来到中国,被传教士作为进贡的礼物带到广州,再带到上海,但由于上海人对西方文化有很强的融合交汇能力,就有了土山湾绘画馆。土山湾绘画馆和广州的外销画,为清末民初学习和深入研究西方油画打下深厚基础。后来,很多重要油画家都是从上海土山湾绘画馆出来的,“油画与上海有非常深的历史渊源,某种意义上说,是上海使得油画在中国扎了根。”郭红梅说。

  此次展览作为中华艺术宫推出的年度品牌专题性大展“同行——2015美术馆联合展”项目之一,旨在联合国内外著名策展团队,共同策划呈现大型展览活动。上海中华艺术宫馆长施大畏认为,这次展览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梳理和总结。“可以想见,由这个展览而产生的深远意义和影响,将不只是学术上的,还有文化上和精神上的。因研生展,以展促研,展研结合,以此推动国内外馆际联动,建设聚集国际美术馆资源的机制与平台。”中央美院方也认为,在打破机构间学术壁垒,开启中国美术馆之间,美术馆与美术专业高校之间的合作模式上,中华艺术宫走在了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