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玲团队:“护隧先锋”守护城市地下“大动脉”
在上海地铁维保队伍中,49岁的何小玲是唯一的女性。自从加入这一行,她习惯了穿着一身蓝色工作服,买了好看的裙子只能在喜宴的场合“过过瘾”。
作为隧道股份上海隧道地基公司副总工程师、上海地铁维保应急救援队技术负责人,何小玲和她的团队如同“夜行侠”,每天行走在昏暗闷热的地铁站内,为隧道进行精细“体检”。2007年至今,她在深夜的地铁隧道中行走,用脚步丈量“地下城”,带领团队负责上海、北京、杭州等多个城市,为累计500多座地铁车站和800多公里地铁隧道提供维保服务,创下维护地铁隧道里程数最长、维护地铁车站数最多的业内最高纪录,被誉为“护隧先锋”。
今年国庆恰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对何小玲和她的团队来说,节假日的守护任务更艰巨了,“对我来说,为国庆献礼,就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时刻准备着,为保障城市地下‘大动脉’做出努力。”
面对险情,她第一个走进隧道
今年年初,某在建工地因操作不规范问题造成隧道内涌水,因在场工人处置不当,险情进一步恶化。当时,项目负责人立刻通知所有人撤离,并联系到了何小玲带领的应急抢险队。
当何小玲到达现场时,隧道内的积水已经有40厘米深了,而发生险情的地方,距离隧道口大概800米左右,何小玲带着她的团队经过了艰难跋涉,终于到达事故地点。此时,他们发现,险情远远比预料中的更加严重,隧道上方的管片已经完全变形,破损的碎片还在时不时地掉落,在这里,稍有不慎,应急抢险队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有抢险队队员向何小玲提议,因为现场情况的严重程度远超预期,不如先撤离出去调整方案。何小玲思考片刻后说,“没那个时间了,开始抢险吧。”在这场关于生命和责任的抉择中,何小玲选择了责任。终于,经过12个小时奋战,险情得到了控制,一切转危为安。
事后,有人问何小玲,当时你安排好方案后怎么就没自己先撤出来?她说,“我是团队领头人,我撤出来了让我手下的人留在里面怎么行,这样我会瞧不起自己的。”对她来说,排除险情就是守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她要与团队共进退。
防沉堵漏,每夜在隧道中“绣花”
深夜11时多,最后一班地铁开走了。何小玲和维保工人准时来到隧道,手拿强光手电,炫目的光束照在隧道壁各个角落,他们细细检查,抬头转头间不放过任何一个隐患。
刚工作时,何小玲在研究所里从事的是材料生产的科研工作。几年的研究实践让她更懂得,这样的科研材料只有用到工地上才是货真价实、有推广性的材料。就这样,她主动转入工地,在地铁隧道中成了一名“夜行侠”。她回忆,早期被派往深圳带队施工时,都是顺着墙壁上的钢筋爬,口袋里放好几把小灯泡。当时还是个小姑娘,看见黑漆漆的隧道有些害怕。“我还真哭过,但是我身上有男孩气,从来不服输。”
2007年,何小玲团队第一次承接整线维保,从原来的定点应急维保,变成了日常巡视巡检。十几年里,每天深夜近11时出门,凌晨3、4时回家,成了何小玲的工作常态。起初,日夜颠倒的作息让她很难适应,但她巡检时,与同伴聊聊技术、聊聊沟通方案,让工作变得有趣起来,人也精神了很多。“隧道是冷的,但对待工作的心是热的,带着愉悦的心情,适应环境,才能把工作做好。”
由于上海是软土地质,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影响地铁运营安全。何小玲说,他们的工作有点像施工中的“绣花”,深入地铁隧道才能进行防沉堵漏作业施工。施工过程中,何小玲带领团队不断总结经验,进行技术创新,成功首创了“微扰动”技术工法。将这种微扰动注浆工法应用于地铁隧道收敛变形治理,在上海多条地铁隧道的整治中取得成功,解决了软土地基地铁隧道沉降的世界性难题。凭借高超的专业技术和严谨的专业服务,何小玲和团队多次避免了基坑和隧道渗漏坍塌等重大隐患事故的发生,项目部也因此名声大震,应邀参与南京、无锡、杭州、宁波、哈尔滨、天津等地的重点工程施工和抢险。
言传身教,培养高技能人才
“我们团队就像个大家庭,她把我们当家人一样关照。”28岁的维保事业部项目副经理张鑫来自山东农村,在这一行做了10年。他说,起初来上海当维保工人,就知道“傻干”。何小玲带着他们一起下隧道,亲自示范规范操作,言传身教。在何小玲的带教下,不少像张鑫这样的农民工通过实践锻炼,由原先单一的劳务型人才转变为技能型人才,并成长为企业的带队骨干。如今,她已先后培养了3个项目经理,12个项目副经理和15个带班骨干。
更让“张鑫们”感动的是,每年除夕,何小玲都带上丈夫和儿子,与200多名维保工人一起包饺子、吃年夜饭。这个坚持了11年的传统,还得从2008年的除夕说起。那年,上海在筹备世博会,建设工程众多,维保任务刚起步。过年时,因为工作需要,来自安徽、山东、河南等地的近百名农民工无法回家,团队情绪低迷。大年三十那天下午4时多,农民工队长的宿舍突然响起敲门声。队长开门一看,门口站的是何小玲,他一愣,怎么年三十还突击检查宿舍?没想到何小玲和他说,“傻站着干嘛呢,今天我们一起包饺子,咱们所有的兄弟都到食堂去。”原来,何小玲放弃了过年和家人团聚的机会,特意过来陪没能回家的农民工一起吃年夜饭。她说,“一个团队就是一个家,我是团队负责人也就是家长,哪有吃年夜饭时家长不在的道理?”
何小玲告诉记者,她和团队正在筹划“隧道维保科研中心”的建设,建立数据化管控体系和智能化专家系统。作为维保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中心,这些都将为上海的城市安全叠加保障。在张鑫看来,“以前维保工人的学习性质类似‘私塾’,以后有学习基地、教材和等级标准,工人们成长就更迅速了。”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