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院举办“武术与传统文化大讲堂”系列讲座活动第十讲

09.11.2016  20:38

11月4日晚上6点,由我校社团联合会、体育学院和大学生武术协会联合推出上海大学社团精品项目“武术与传统体育文化大讲堂”系列讲座在宝山校区A102举行了第十讲:武氏太极拳概述与体验。本讲邀请到来自天津维传武式太极会馆馆长、武式太极拳第六代传人翟世宗先生为师生讲解该氏拳法的奥妙和技法。本期讲座深受我校师生的关注,大学生武术协会的会员、教工太极拳协会的部分老师、民族传统体育与文化传承通选课的同学以及武术专项课的同学参与了此次讲座活动。

翟世宗先生首先阐述了武氏太极拳的起源、及历代传人的生长背景及对该氏拳法的贡献。根据翟老师的介绍,武氏太极拳是一种起源于清朝咸丰年间的汉族传统拳术,是传统太极拳五大流派之一。该拳由河北省(邯郸)永年人武禹襄所创。据传,武禹襄得王宗岳之《太极拳谱》后,渐得其奥,又经自己多年拳术研习实践,并参以兵家奇正虚实之道、医家经络气血之说、养生家吐纳导引之功、技击家蓄发提放之巧,始创编了流传到现在的“武派”太极拳。该氏拳法后由李亦畲、李启轩在家族内部承袭,而近代武式太极拳在国内多个地方的传播则归功于郝为真的作用。解放后,郝月如、郝少如父子在上海进行了大力推广,武式太极拳逐渐为武术界所了解,特别是1961年人民体育出版社组织出版了太极拳丛书,出版了以郝少如拳架为基础的《武式太极拳》一书,刊载了郝月如、郝少如父子俩的武式太极拳体会文章及郝少如对武式太极拳架的动作要求,这对武式太极拳的推广,特别是体育运动竞赛的武式太极拳武术套路基础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当代武式太极拳的传承和发展并没有走商业化的道理,仍然保持着较为传统的沿袭方法,突出文武兼修的特点。

武氏太极拳,拳法原理丰富完整又邃密细腻。在技术体验环节,翟老师给大家展示了武氏太极拳动作,使大家感受到了武氏太极拳 “以求太极(内形)为主,走内劲,以意行气,练精、气、神三者合一”的技术特点,令在场师生叹服。之后,翟世宗先生与同学们互动,手把手教同学们太极拳的基本桩功-无极桩,讲解站桩的基本动作以及站桩的益处。最后,翟先生赠以同学们武式太极拳的祖训“拓开眼界放平心,立定脚跟竖起脊”,并进行阐释,希望同学们习武的同时不要忘记品德的培养和树立。

通过翟世宗先生讲座,同学们对太极拳的流派和传承谱系有了新的认识,也对武式太极拳充满热情,并希望今后能继续学习武式太极拳。最后,大家用掌声再次感谢翟世宗先生给我校师生带来的精彩讲座,也希望传统武术和体育运动在我校发展的越来越好!(申亮 高军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