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不等于队列训练 沪启动小学体育课"兴趣化"试点
原标题: 体育课不等于“队列训练+跑圈” 本市启动小学体育课“兴趣化”试点
图片说明:全市22所小学正式启动开展小学“兴趣化”体育课程改革试点。来源:网络图。
上体育课等于立正、稍息、队列训练加跑圈?在本市的小学校园,这种情形正在得到改变。记者昨日从市教委在浦东新区林苑小学召开的现场会获悉,市教委已在全市各区县的22所小学正式启动开展小学“兴趣化”体育课程改革试点,并将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开发编写游戏“资料包”,让孩子们从入学伊始就享受运动快乐。
市教委副主任王平坦言,由于授课方式单一枯燥,孩子们爱体育,却不爱体育课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了尊重孩子们爱玩的天性,鼓励孩子们保持对运动的兴趣,激发其运动潜能,帮助学生掌握2项可以伴其终身发展的体育技能,在2012年率先实施高中“专项化”体育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市教委从2015年5月起在全市各区县的22所小学正式启动开展小学兴趣化体育课程改革试点,在23所初中启动初中多样化体育课程改革试点,并确定徐汇、闵行、宝山为本市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整体试点区,实现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程改革与高中专项化的衔接。
化身“超能兔”,给“牛伯伯”送蘑菇,手中的小小软垫一会儿变身山洞,一会儿变身小溪,一会儿变身“飞车”……在林苑小学体育教师的马振宇的一节一年级体育课上,枯燥的“单脚跳”和“双脚跳”训练,变成了一场欢乐的游戏,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孩子们佩戴的心率监测手表显示,一节课下来,孩子们的平均心率达到了每分钟124以上,运动强度则达到了中等练习强度。“不管身体素质基础如何,孩子们更愿意动起来。”马振宇介绍,作为首批试点学校,林苑小学组织教研力量,开始了体育游戏开发,目前已经形成了约50个体育游戏教学案例,运用于不同年级。马振宇发现,“好玩”的体育课也有助于孩子更快完成幼升小衔接,“他们在寻找合作伙伴,找标志点跑位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团队合作、听指令等日常行为规范。”
“体育课不是‘军事课’,要让孩子享受运动的乐趣;不是‘纪律课’,不能让课堂充斥着训斥,老师脸色发青,学生脸色发白;也不是‘安全课’,由于怕出事故造成孩子畏手畏脚。”针对小学体育课容易出现的问题,华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季浏强调,根据儿童身体发展特点和运动形成规律而言,小学体育课应该以游戏和各种小竞赛为主,让课堂富有趣味,并做到“老师少说一点,让孩子多做一点。” 有意思的是,昨天本市阳光和煦,气温较高,授课老师身着短袖,而孩子们还是厚厚冬装,季浏希望,老师们胆子可以再大一些,“能不能也让孩子脱去厚重的外套,甚至穿着短袖上课呢?今天的感冒,就是为了明天的不感冒。”
据悉,下一阶段,本市将结合试点经验正式印发小学兴趣化体育课程改革实施意见,组织专家编写兴趣化教学案例资源库,面向试点学校开展体育教师专题集中培训,并适时扩大试点范围,让更多的学生从中获益。针对体育教师师资不足的情况,王平透露,本市将计划从今年6月起通过考核,组织一批兼职体育教师队伍,发挥其专业能力,让孩子们的体育课堂充满笑声和加油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