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进校让中职生也有出彩机会

17.12.2014  15:25

  一块棕色的软陶,在扎西平措的手中揉捏着,很快就呈现出一匹马的雏形。在中职学校里学习电脑设计的扎西平措,用手中的软陶吸引了一大群观众。在刚刚过去的周末两天里,上海图书馆西区二楼的展厅里,数百匹不同材料、不同工艺、不同姿态的“工艺马”,向人们展示着上海中职学生不为人知的多才多艺。

  近日,上海中职首批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基地正式揭晓。今天的中职生,不再是整天触摸冰冷的车床和零件,音乐、舞蹈、美术、手工和茶艺等传统文化,在他们身上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发扬和传承。传统文化在中职校园的传承,正如上海市教委副主任陆靖所言,不仅让人们看到中职生的手巧,更看到了他们的心灵;这些作品让我们相信,接受职业教育的孩子们也有出彩的机会;因为这些作品让人看到,我们的世界会更精彩,生活会更美好。

  “百骏”展现中职生风采

  20岁的扎西平措面前的桌子上摆放着红色、蓝色和棕色的软陶,还有20多个色彩鲜艳的软陶马。扎西平措是上海市聋哑青年技术学校四年级的学生,专业是电脑设计。二年级的时候,扎西平措喜欢上了软陶,正好学校里也有软陶兴趣小组,他就报了名。

  扎西用手语告诉记者,他打算明年参加高考,将来毕业后回拉萨开一间创意工作室,无论电脑还是软陶都用得上。像扎西平措这样喜欢传统工艺的中职学生还有很多。在上图西区的二楼展厅,展示着数百匹不同工艺、形态各异的“”,有草编的,有陶瓷的,有金属的,还有剪纸的等等,它们部分出自中职教师之手,部分则来自中职学生们的巧手。

  来自上海商贸旅游学校的几个学生,还在现场为观众们设计制作“铁丝马”,甚至还教观众不同的折法。孩子们在观察马的过程中,把对美的天性也发掘出来。承办《百骏百艺》展览的上海工艺美术学校副校长薛志雄说,“这些骏马,不仅展现了中职师生的精湛手艺,还寓意着中职教育像骏马一样腾飞的美好希望。

  国家级大师进校带“学徒

  《百骏百艺》展现出来的中职生风采,与他们在学校里学习传统文化密不可分。上海部分中职学校,已在探索用“现代学徒制”的模式培养传统文化和工艺的传承者。

  “绒绣社里挂出来的每一幅图都活灵活现。陈水琴老师绣出来的山水、人物以及实物都像要从画面中跳出来一样,这种效果是我学习的目标。”上海工艺美术学校产品班学生张丽娜说。

  陈水琴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师从苏绣名家顾文霞,专攻动物题材。她在绣技上发展了双面绣、双面异色绣技法,其作品被多家博物馆珍藏。2011年年底,她受邀在上海工艺美术学校开始设大师工作室收徒传艺。

  目前,上海工艺美术学校已经邀请4位国家级大师、4位省市级大师进校建立民间特艺工作室,涵盖玉雕、牙雕、刺绣、雕版、绒绣、银饰、砚刻等多个工艺美术特色品种。

  这些工作室招收热爱手工艺的中职学生,在8节课之后开展第二课堂,一周2次课。老师们以“带学徒”的方式进行教学,部分优秀的毕业生还可以留校进行1-2年的“高职后”学习。

  薛志雄副校长说,中职学生特别是中高职贯通3+2的学生,有五年时间在工艺美校和工艺美院学习,他们大都富有创造和设计的热情,原创社团和大师工作室让他们在课余时间学习设计,创造作品,并能获得一技之长;也成为弘扬手工艺文化、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的平台。

  五个中职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基地各具特色近日,上海首次评选出了五个中职校“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基地”,这些基地均融入了学校各自的专业特色和民族文化元素。

  五个中职校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基地分别是:

  ●上音附属中专学校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教育基地;

  ●上海商贸旅游学校博雅茶韵传承教育基地;

  ●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戏曲表演艺术传承教育基地;

  ●上海工艺美术学校工艺美术传承教育基地;

  ●上海戏剧学院附属舞蹈学校中国舞传承教育基地。

来源:新闻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