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人走进高校 让学生与“非遗”面对面

24.11.2016  22:39

 

  原标题: 传承人走进高校,让学生与“非遗”面对面

  23日,令人目不暇接的太极功夫扇和舞龙舞狮表演为2016年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高校”系列活动拉开序幕。海派面塑、古琴斫制、墨锭描金、莘庄钩针编法、绒绣、棕编艺术……近40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走进上海师范大学,各展所长,将“非遗”面对面地带给学生。

  太极功夫扇表演。

  舞狮表演。

  面塑,俗称江米人,多为面粉材料制作,所以民间又称为捏面人。赵艳林是“海派面塑”上海市代表性传承人,她的外公潘树华,人称“粉人潘”,是当时颇有名气的面塑艺人。父亲赵阔明19岁起开始捏面人,拜潘树华为师后入赘为婿,他的面塑技艺吸收了“粉人潘”的艺术之长,形成了独特的面塑风格,被赞誉为“面人赵”。

  从熟悉面粉性能开始,年轻时期的赵艳林花了很多时间“烧面粉、煮面粉、蒸面粉”,“我就坐在父亲旁边,学习把生面粉根据一定的配方烧制成熟,然后配上各种颜色。”由浅入深,从简单的娃娃开始学起,几十年来,赵艳林孜孜不倦地探索、练习面塑技艺。“怎样使面粉不霉不裂,保存时间更久,我下了很大功夫去研究原材料。”赵艳林说。

  十年磨一剑,时至今日,赵艳林对捏各种戏剧人物、古装仕女、卡通形象通通“手到擒来”,但她仍不满足,“父亲常说,艺术没有顶峰,好了还能更好。”在她的耳濡目染下,身为象牙细刻艺术家,同时也是非遗传承人的丈夫陈恩华,也能时不时“捏个面人”。

  叶邦叔是棕榈叶编织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她的摊位上,棕编的青蛙、蚂蚱、螳螂、蜈蚣无不活灵活现,很快就围满了感兴趣的学生。有几位学生现场跟着叶邦叔学起了编蚱蜢,尽管这是叶邦叔口中“最简单”的棕编品,学习的学生却频频感慨,“太难学了”、“我动手能力好差”。

  具有1700年历史的棕编艺术,非遗传承人叶邦叔的作品活灵活现。

  “五年级时,有次放学路上,看见一位老爷爷在布店门口编青蛙,一会儿一个小青蛙跳出来,我看得很入迷,中饭都忘记吃了。”这次偶然的相逢,使叶邦叔对棕编艺术上了心,棕榈叶编织就此成为她几十年来最重要的业余爱好。叶邦叔认为自己的性格很像小孩,喜欢笑、喜欢跳、喜欢“”,棕编的小昆虫、小动物经常成为她送给孩子们的小礼物。以往民间的棕编多为鲜织品,不容易保存,叶邦叔便想方设法制造“”的棕榈叶,桌上摆放的活灵活现的龙和凤,就是她编出来的干织品。

  活动现场,对“非遗”兴致勃勃的上师大学生很多,面塑、棕编、香囊制作、钩针编结等摊位都被学生围得水泄不通。“看着虽然简单,但实际上做起来挺难的。”上师大研一学生刘晓向记者展示了在赵艳林指导下捏的小熊猫,“以前根本不知道有这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天亲自体验了一番,感觉非常有趣,这样的活动应该多在学生中发扬。

  高桥绒绣展示。

  对“非遗”感兴趣的学生确实很多,在过去的几十年,不论是赵艳林、还是叶邦叔,都教过很多学生,但她们的共同感慨是:正儿八经“拜师学艺”的很少。叶邦叔唯一的徒弟就是自己的女儿。因为仅靠面塑、靠棕编很难养家糊口,不论是家长、还是学生个人,都很少选择把“非遗”艺术作为未来发展的职业。传承人的匮乏是“非遗”面临的最大问题。

  叶邦叔决心不让棕编技艺在自己手里“断了传承”,而“弘扬非遗文化,传承工匠精神”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进高校”系列活动的目的所在。据悉,本次活动共推出海派剪纸、古琴艺术、传统戏剧、海派面塑等10大“非遗”主题,以展示、讲座、演出等形式,将陆续走进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等15所高校。

  用非遗项目剪纸做成的“工匠精神”四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