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将建立优秀历史建筑抢救机制 保护还靠"原住民"

28.10.2015  09:34

  东方网记者蒋泽10月27日报道:对于上海优秀历史建筑,保护部门将调研和尝试市场运作和“原住民”两种保护模式,对于个别面临拆除危险,又没有保护身份的历史建筑,要建立抢救性保护机制……今天,上海市规土局召开新闻通气会,透露了在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方面的新想法。

   优秀历史建筑增补将常态化缩短名单更新周期

  今年8月17日,上海市第五批历史建筑名单获市政府批复同意,并在网上公布,加上新增的426处,上海已总共有1058处优秀历史建筑。这批优秀历史建筑中,除了花园洋房、里弄住宅、工业遗产等类型,还特别关注了百年高校、百年公园、特色民宅等,例如嘉定区的汇龙潭公园、普陀区的华东师大思群堂,而崇明县的倪葆生住宅,则是距离市区最远的优秀建筑。

  但上海市规土局总工程师俞斯佳表示,和伦敦等许多国际大都市动辄上万处的保护建筑相比,这个数量根本不算多。

  上海自1989年开始,陆续分批公布了四批优秀历史建筑,共计632处,而第五批历史建筑,一次性就增加了426处。俞斯佳表示,这些新增的建筑,一些是随着城市建设加快,慢慢从“深闺”中显露出来的;还纳入了一批解放后的建筑;此外,这次还纳入了不少郊区的优秀建筑。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17日名单公示之后,许多热心市民和专家也纷纷提出建议,于是最终的公示名单,又增加了7处。

  但同时,相比于前四批每五年公布一次,第五批的名单公布则相隔十年。俞斯佳直言,这次名单公布带有抢救性质,“一些本来不错的历史建筑,面临被拆的处境时,专家们还在研究过程中,就被拆掉了,这种案例有不少,十分可惜。

  规土局风貌管理处副处长候斌超表示,接下来,保护部门要研究建立优秀历史建筑增补的常态化机制,缩短名单更新周期。对于个别面临拆除危险,而没有保护身份的历史建筑,要建立抢救性保护机制。

   市场和“原住民”模式共同保护优秀建筑

  有了名单,如何保护又是一个问题。历史建筑保护,一直面临着资金、管理等诸多问题。俞斯佳透露,他们正在讨论研究多种方案,例如引入市场化手段,或鼓励和发动原住民自我改造和保护等多种模式。

  说到市场化运作,新天地、思南公馆等项目都是优秀历史建筑的成功运作案例,上海典型建筑——石库门,也具有应用这种方式的潜力。俞斯佳表示,新天地也仅是一种模式。他们还希望打造“原住民”模式,例如出台鼓励政策,保留原先住在房子里的居民,发动他们的自主性,在专业指导下,合法进行建筑内部的改造和更新。

  俞斯佳还表示,“原住民”模式不仅可以在石库门建筑尝试,而是可以在所有优秀建筑中尝试和突破,例如曹杨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