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勇争先 | 郁铭芳的“丝”路人生 ——追记优秀共产党员、材料学院一级教授郁铭芳
莫道斯人已远去,举头如见音容在。虽然已经辞世一年多,但至今一提及郁铭芳,他的研究生钟继鸣依然情难自禁,声音哽咽。
郁铭芳,1927年10月出生,中国工程院院士,195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生前系材料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化纤领域的奠基人和学科带头人。在党60余年,郁铭芳与国家同向同行,以国家的发展轨迹定义自己的奋斗目标,无论是科研攻关还是为国育才,他总是寻找现实的坐标,用一件件具体的事情去检验和砥砺自己的初心和信仰,用奋斗拓展自己的人生维度。
领略化学的奇妙
郁铭芳小时候热爱天文,但是中学时因一次实验课让郁铭芳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老师用三根试管,分别加入不同的液体,两根试管的液体倒在一起后,无色液体就变成了红色,随后倒入其它液体,红色又变回了无色。”“像变戏法一样”的实验课让郁铭芳不经意间领略到了化学的奇妙,也牵引着他走向化纤研究之路。
1944年,郁铭芳以东吴附中总分第三名的优秀成绩直接入读东吴大学。在选择专业时,他填报了化学专业。“天文学科大学里很少开设,而且社会上应用不广。可化学不一样,这个专业大部分高校开设,毕业后就业机会也多。”
(1948年,郁铭芳(中)与大学同学在上海圣约翰大学图书馆学习。)
因时局动荡,东吴大学从苏州迁徙上海办学。学校没有固定校舍,郁铭芳大学四年先后辗转四处学习。大学生活虽然颠沛流离,但东吴严谨的校风、优秀的师资使郁铭芳接受了扎实的专业训练,为他日后研究打下扎实基础。
研制第一根“中国丝”
大学毕业后,郁铭芳投考中国纺织建设公司,负责纺织浆料的原料分析工作。平心而论,实验室的常规分析工作,对于热衷于探索化学变化奥秘的东吴大学高材生来说,的确缺乏挑战。1956年,始终魂牵梦萦着从事化学研究工作的郁铭芳迎来了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那年,周恩来总理在全国知识分子工作会议上作了重要报告,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随后,上海各系统都发出了动员用非所学技术人员归队的号召。是年4月他毅然向组织递交了一份“技术归队”的申请报告,表达了想要从事化学纤维研究工作的愿望。1957年11月,上海纺织工业局顺应国家大力发展化纤工业的战略决策,从企业抽调11名技术人才组建化纤筹建处,郁铭芳位列其中。1958年3月,上海纺织工业局成立上海合成纤维实验工厂,以研究衣用纤维为主要任务。郁铭芳进入卡普隆小组,与小组其他成员共同努力探索国产锦纶纤维研制。
起初,郁铭芳等人对锦纶知之甚少,他们边干边学,不舍昼夜查阅国外相关资料。郁铭芳还在援建北京合成纤维厂期间赴有关部门查寻搜集国外研究设备的图纸。经过不懈探索,1958年6月,卡普隆小组利用土设备终于纺出中国第一根合成纤维——锦纶。1959年,利用锦纶丝制作的渔网参展国庆十周年成就展。
大胆向洋设备动刀
20世纪60年代,排队抢购“的确良”成为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原因是主要原料——涤纶短纤维依赖进口。为破解这一难题,1964年国家科委向上海合成纤维研究所下达“年产300吨涤纶短纤维中试”项目,在全国率先开展涤纶生产工艺研究。在当时研究所并无总工程师的情况下,作为肩负技术总责的副厂长兼副总工程师,郁铭芳责无旁贷地承担了该项目的组织领导工作。
当时,国内化纤厂普遍采用炉栅纺丝技术。这种技术存在质量不匀、进料堵塞等问题,而且设备需定期停产清洁,操作十分不便。一贯重视科技情报工作的郁铭芳将目光瞄向国外最新技术动态,他发现国际上已出现的一种螺杆挤压纺丝技术,该技术实现了连续运转,可以克服炉栅纺丝技术的缺点。为缩短研究周期,郁铭芳决定从西德引进一套实验设备。设备到厂安装后,在投料试车过程中出现了堵料、漏油等诸多问题,郁铭芳大胆决定对洋设备动刀。“引进设备花费不菲,一旦失败后果难以想象。”迎着压力,他组织技术人员对设备前后动了二十几刀,进行设备改装。后又通过持续实验探索,成功解决了不能连续生产的症结。后来,这套“中国版”螺杆挤压装备技术和工艺问世后,成为国内熔融法纺丝的主流技术,大大加速了我国涤纶的工业化生产,为解决国人的穿衣问题立下大功。
“ 哪怕这个技术不成熟,我们也能想办法解决”
郁铭芳曾在国棉十七厂工作长达7年,对纺织业工艺流程长、生产效率低、工作环境差有切身感受。随着我国纺织业的不断发展,他内心突破制约纺织工业化发展瓶颈的愿望日益强烈。20世纪80年代初,郁铭芳通过国外科技期刊了解到非织造布技术,他认定这是纺织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决定设法加快引进并研究创新该技术。
要引进须费巨资,由此他数次前往上海纺织局、两次专赴纺织部,力陈非织造布技术的先进性,希望立项支持。鉴于当时国际上该项技术尚未成熟,纺织部和上海纺织局都心存顾虑。“我们完全有能力引进并消化这个技术。哪怕这个技术不成熟,我们也能想办法解决。”郁铭芳的笃信消除了时任纺织部科技司司长华用士等人的担忧。不久郁铭芳申请的“丙纶喷丝直接成布”被确立为国家“六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在引进设备的安装调试阶段,为确保每个环节不出纰漏,年届花甲的郁铭芳坚守现场,亲力亲为,一段时间他与工人和技术人员一起“三班倒”,与他们同吃同住。有一次,为查看机器连续运转情况,郁铭芳楼上楼下来回巡查,一夜没有合眼,匆匆吃过早餐又马不停蹄赶赴与外商谈判,整整36小时没有休息。
郁铭芳(右三)参加上海合成纤维研究所“丙纶喷丝直接成布”项目鉴定会
项目于1989年顺利投产,不到三年还清全部贷款。郁铭芳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最终成功研发了纺粘法非织造布技术,为日后我国较深入了解各种纺粘设备机型的内部结构、生产工艺和技术管理,起到一个典范作用。之后,我国研制的国产设备逐步占领了市场,有力助推了纺粘非织造布工业的快速发展。早在2006年,我国纺粘布产量领跑全球,这与郁铭芳开拓性的贡献密不可分,2011年因此获得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非织造布分会授予的“终身成就奖”荣誉。
推动中国从“化纤大国”到“化纤强国”的跨越,一直是郁铭芳孜孜以求的梦想。怀着培养化纤人才的愿望,2001年他应邀加盟东华大学,担任材料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郁铭芳给大一新生和大四毕业生开设了“材料导论”“材料方法学”等课程。
郁铭芳经常教育学生要树立良好学风。他的开门弟子钟继鸣毕业论文共列了参考文献200多篇,其中引用了60篇。郁铭芳竟然花了整整两天时间把参考文献全部校阅一遍。“当时我很吃惊,以为他仅抽查看看,没想到一篇不落!”钟继鸣坦言自己当时非常惊诧。
2014年6月,郁院士在学生毕业典礼前向毕业生们挥手致意
为激励学生崇德向善,郁铭芳为钱宝钧教育基金增资24万元,奖励品德优良的学生。学院多次建议他将捐资的24万元设置为“院士奖学金”或“郁铭芳奖学金”,但均遭婉拒。他说:“钱宝钧先生是我非常敬重的化纤专家,为表达我对钱先生的敬重,也为了传承钱先生对化纤科技的追求,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青年学子的关心,我非常乐意将24万元注入到钱宝钧教育基金里。”
郁铭芳谦逊淡定,在其候选院士推荐表上,有这样一段评语:“为人谦虚,待人诚恳。对科学,保持高度。为人处世,保持低调。”2002年,郁铭芳获“光华工程科技奖”,他说:“我只是一名普通的科技工作者,在过去的50多年里,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