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区教育局以“创新治理 优化生态”为主线 多层面推进教育综改

14.11.2015  05:56
      闵行区教育局在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的过程中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路,重点聚焦体制机制问题、聚焦制约区域教育转型发展的瓶颈问题,以“创新治理、优化生态”为主线,从三个层面谋划推进各项改革举措。

在优化教育外部生态方面,着力落实五项举措。 一是完善政府各部门之间的统筹协调机制,加强区委、区政府对教育改革发展的领导,建立教育综合改革的例会制度和议事制度,落实政府管理教育职责,形成推进区域教育改革发展的合力。二是优化教育资金投入模式,建设教育资金监管及绩效分析信息化系统,完善区镇两级教育资金统筹与分配机制,建立教育拨款咨询委员会等,提升教育资金使用效率,发挥好资金的支撑保障作用。三是科学设定提升教育品质的投入标准、配置标准,研制使用适度超前的学校基础建设标准,建设有鲜明建筑特色的学校等,探索学校个性化建设模式。四是深入挖掘社会的教育资源,深化“体教结合”“医教结合”“艺教结合”“科教结合”机制与实施;建立校外实践活动基地,建立校园到社会的资源共享机制等,让课堂从校园走向社会,完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机制。五是充分利用政府网站、电视台、报纸、户外媒体等媒介,大力宣传闵行教育改革发展成果,以及优秀典型事迹等,营造区域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营造浓厚的尊师重教氛围。

在激发教育内在活力方面,着力落实六项举措。 一是推进管办评分离,探索建立政府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建立社会、学校参与的行政管理效能测评体系,探索建立民办教育的非营利和营利分类管理机制,激发基层学校和教师的创新动力,构建现代教育治理体系。二是以学校绩效评价为主线,建立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区域教育“三级四类”数字化评价系统,搭建学生管理、学校管理、政府管理三级管理评价框架,形成学生发展评价、教师专业发展评价、学校发展评价、社会感知度评价四大评估指标系统。三是建立起数据链为基础的教育管理流程,形成以数据为基础,以测量分析为主要手段,定量与定性、内控与公开相结合的区域教育信息化评价系统,以及评价目标、内容、方法相融合,评价结果与绩效直接挂钩的评价机制,着力提升教育管理和服务效能。四是尊重、扶持、放大基层创造,完善相关激励制度,生成更多基于学校实践的闪光点和教育智慧,创新“智慧传递”“新优质学校”等展示平台。五是总结“新基础教育”生态区建设的成型经验,不断完善基于片区学校共同发展的整体转型性变革实践,探索生态区背景下的学区化建设新路,创建生态区共生文化等。六是完善师资队伍专业发展与管理机制,建立绩效工资以外的区级教师激励方案和“教师专业成长电子档案”,形成以师德为核心的重绩效、重激励的教师评价机制,引导教师构建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积极利用各类专业发展平台实现专业提升,建立并实施教师退出机制等。

在提升教育内涵品质方面,着力落实六项举措。 一是坚持“立德树人”基本导向,探索有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课堂渗透路径,打造“养成教育”“责任教育”品牌,建立有效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融合机制与举措等,优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机制。二是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游泳、围棋、手球等专业化的师资和课程,激励学校结合自身优势研制校本课程,建立区域共享的优质校本课程图谱,建设幼儿园运动游戏、语言、美术、音乐等区本课程等,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课程选择。三是依托大数据平台实现学生成长的全息记录,全面建成学生电子成长档案,形成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数据强有力的支撑系统;充分挖掘与分析学生成长数据,通过白皮书和建议书形成对学生成长的个性化指导和干预等。四是深化课堂教学改进,推进新一轮闵行区中小学课堂教学改进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启用“网络教研组”,深入建设“云录播课堂教学评价系统”,推广“电子书包”项目,加快推进上海市数字化教学研究所建设等。五是在学校办学绩效评价中加大学校办学特色比重,引导学校结合自身优势,走特色化发展道路,整体提升区域教育内涵品质;结合高考改革方案,形成并实施普通高中多元化、特色化发展方案等,营造“公平和谐、多元共生、协作融合、进取超越”的教育生态环境,实现教育发展型态的多样化。六是深度推进教育信息化、国际化、职成教一体化等项目,培育区域教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