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晴艳:为了市民的期盼她与PM2.5"死磕"

20.07.2015  12:09

      今年初,上海首张PM2.5“基因谱”公布。上海空气质量是优良还是污染,家门口的PM2.5浓度是高是低,一目了然。

  而12年前,市民只能看到前一天的日均空气质量指数。

  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上海空气监测和预测预报走在全国前列。而每次前行飞跃,几乎都有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总工程师伏晴艳的带队身影。作为环保“侦察兵”,这位70后巾帼表示,环境监测工作是对客观、真实、准确的极致追求。为此,她身体力行着。

   敢为人先,始于一次次较真

  因为被讲述美丽村庄变迁的小说《寂静的春天》所打动,伏晴艳在高考第一志愿里坚定地填下“环境科学”专业。毕业后,她被分配到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从一名实验室摇瓶子、野外采样的普通技术员,成长为科研项目和部门骨干。

  2003年,伏晴艳被调至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筹建上海空气质量预测预报工作。彼时,上海大气监测刚刚起步,自动化监测还在探路,评价对象也仅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

  伏晴艳发现,以PM10为主的监测体系,监测结果与公众感知相差甚远。“监测预报是一条连锁反应带,它需要更为精准和快速的表达。

  借助2010年上海世博会契机,伏晴艳和团队主动出击,推动上海成为国内首个实时发布空气质量小时数据的城市。随着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升级,PM2.5、臭氧和一氧化碳三项也加入了评价对象中。2013年9月起,市民可以了解未来24小时的空气质量预报情况,还细分到上午、下午和夜间三个时间段。此后,以PM2.5当前小时浓度计算的“实时空气质量指数”,以及区县区域空气质量实时数据的相继出炉,都与伏晴艳的努力分不开。

  “治霾要发挥区域联防联控作用,而监测预报是基础。”伏晴艳又在空间上与空气污染较起真来。2010年,她带领团队在国内首次实现了跨省市、跨部门的长三角区域城市群大气联合观测,首次建立了区域空气质量预报及预警联合会商机制,并推动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中心于2013年落沪。

   庖丁解牛,PM2.5无处藏身

  2011年底,我国大范围雾霾污染集中爆发,PM2.5成为热词。而国内PM2.5评价标准和监测方法规范仍为空白。

  PM2.5是什么?从哪来?怎么办?伏晴艳不停追问。她带领团队主动请战,参与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并开展PM2.5监测方法的比对测试。

  求解未知,伏晴艳不是一味蛮拼。她与团队奔走南北,大量调研和咨询国内大气颗粒物监测领域的专家学者,参考研究美国、欧盟等先进国家和地区的方法标准,集成创新了从前期滤膜准备称量到现场滤膜采样、再到多种型号平行比对的技术方法体系。最终,上海的比对数据效率高、平行性好,为国家PM2.5监测方法确定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当远道而来的国际专家看了试验结果时,由衷赞叹。

  伏晴艳庆幸,最早的科研经历,培养了她的国际眼光,并不断激发创新活力。早在2002年,她赴美国任访问学者,回国后“消化引进”,在国内率先主持建成高精度的1菖1平方公里的上海市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2010年,该套高精度排放清单再次为提升空气质量模型的预报准确率而立功。

  城市在发展,污染格局也在改变。伏晴艳敏锐地意识到,解析PM2.5的来源,识别出各种污染源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是上海大气污染治理的技术关键。

  在伏晴艳带领下,历时三年攻关,今年1月,上海首张PM2.5“基因谱”诞生。有了参考,治污便能更加有的放矢。时下,伏晴艳继续“庖丁解牛”,推动对PM2.5源解析工作常态化。

   满怀热情,用心“观天测气

  用一个可爱女孩的表情变化,直观反映上海空气质量的好坏。这是伏晴艳的创意。

  监测工作看似枯燥单调,却凭着伏晴艳的热情和细腻,变得生动起来。

  她始终坚信“群众需求无小事”。为了方便公众形象化地了解空气质量状况,伏晴艳创造性地发起比赛,通过征求社会公众意见,设计出“空气质量宝宝”卡通形象。“空气质量宝宝的小辫子,还是女儿提议加上去的。”说起这,伏晴艳颇为自豪。她还提出在网站上发布外滩能见度实景照片,让公众更直观了解空气质量状况。

  虽为女性,外表娴静的伏晴艳却总能爆发出惊人的力量。从世博会上监测发布的无人问津,到现在环境监测车停在路边,连阿婆都会问“你们是不是在测PM2.5”。她坦言,工作的很大动力来自公众的关注和期盼。

  2013年12月初,上海雾霾“围城”,为历史罕见。216个小时里,伏晴艳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12月6日,PM2.5浓度飙升到509.8微克/立方米,严重污染预警启动。

  “这一天的观测资料对‘侦查’雾霾机会难得。”当大多数人待在室内时,伏晴艳却毅然“扎进”了灰蒙中。上午,她赶往青浦淀山湖超级站安排颗粒物监测仪器国家比对现场实验;下午,又赶到奉贤海边系留气球观测基地;傍晚,首次将全套空气监测仪器成功送上1000米高空滞空观测,开创我国监测先河,获得了宝贵的第一手高空观测资料。当伏晴艳把体积如波音737飞机大小的气球从空中收回来时,已是次日凌晨3时。零下5℃的冬夜,成功的喜悦令她热血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