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企业上海辰光医疗科技公司凭实力打破“GPS”垄断

15.09.2014  12:41


  最近一段时间,全球几家生产核磁共振设备核心部件的跨国企业有点紧张,因为中国本土企业开始有了向他们叫板的实力,其中一家就是上海辰光医疗科技公司。

  辰光医疗这家看似声名不彰的本土企业,在此前10年间打破了GPS(通用电气、飞利浦、西门子)“三巨头”对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关键部件“磁共振线圈”(即射频探测器)多年的垄断,帮助国内医疗机构节约了大笔开支。

  “我们在磁共振线圈这个细分市场已经钻得很深了,该进军产业链上其他相关细分市场了。”公司董事长王杰说,新的科研团队即将集结完毕,“冲锋号”将在年内吹响。

  “海归”老总月薪800元

  时间回到2004年,当时核磁共振设备已开始在国内医院逐步普及,但不管整机还是零部件,大多被“三巨头”垄断,本土企业在这片领域中几乎一片空白。

  因为复旦同门师兄电话中一句“读了这么多年书,该为国家做点贡献了”,在日本念完博士后又在美国工作数年的王杰,动了回国的念头。给妻子孩子留下一笔生活费,他带着全部积蓄3万美元飞回上海,住进师兄借给他的三室一厅,结果那间狭小的客厅成了辰光最初的办公室。

  “我住一个房间,把剩下所有家具都塞进另一个房间,再把腾出来的客厅改造成实验室。”因为在国外从事的就是磁共振线圈研发,实验室很快运转起来,可3万美元也快花完了。公司当时就5个人,3个博士、1个技术员和1个行政经理。为了省钱,中午订5份5块钱的盒饭,总经理月薪800元、行政经理600元,收入最高的是研发总监,月薪3000元。

  因为只有支出没有收入,又坚持了一阵子,公司即将“弹尽粮绝”。好在这时市科委资助了50万元科研经费,市食药监局则在医疗设备目录中找不到行业分类的前提下,用8个月完成所有手续,帮公司拿到了《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和《医疗器械注册证》。“我打听过,如果企业不落在上海,慢慢走完流程可能要等一年半。”王杰说。

  有钱、有证,再凭借在国外积累的人脉和影响力,公司终于拉来了第一份订单:为客户设计4款线圈,设计费25万美元。

  钻进“蓝海”搞科研

  渡过“生死难关”后,公司将大量资源投向新品研发。研发总监张松涛说,研发大致有两个方向:

  一个是优化现有产品,降低成本或提高性能。

  辰光曾设计过一款头颈联合线圈,此前“三巨头”垄断市场时,类似产品每个售价约100万元。辰光的产品问世后,性能差不多但只卖30万元左右,迫使“三巨头”将价格降至40万元以内。对核磁共振整机来说,线圈是“半消耗品”,用了一段时间就可能损坏而需更换,辰光这条“鲶鱼”帮国内医疗机构节约了一大笔设备开支。

  另一个更重要的方向则是针对市场空白和医疗机构的需求“定制”新产品。他们此前听到客户抱怨,说现在心脑血管疾病越来越多,颈动脉成了“事故多发地”,但市面上一直没有专门用于颈动脉的线圈,医院只能用颈线圈或头颈联合线圈代替,但清晰度不高。找准这片“蓝海”,辰光一头扎了进去,不久就开发出颈动脉线圈,关键指标“信噪比”比用其他代替线圈高出约3倍,这意味着医生能把毛细血管和早期病变看得更清楚。

  靠着产品性价比、技术优势,辰光近年来获得69项专利,经营数据呈现“指数级”增长:2008年全年产值1000万元,到2012年达8300万元,今年有望冲击1亿元。在磁共振线圈这个细分市场中,全球最大两家企业在美国,辰光则紧随其后。

  寻找发展新“引擎

  经过十年发展,已有相当规模的辰光如今也遇到了“瓶颈”,开始酝酿转型。一直以来,辰光侧重作为供应商,为核磁共振整机制造企业提供线圈部件,这种“批发业务”带来的收入占总收入的75%至85%,只有15%至25%是面向单个医疗机构的“零售业务”。不过,从去年开始,因为部分制造企业实施“产业回归”策略等原因,批发业务增速放缓,公司需要寻找新的发展“引擎”。

  王杰表示:“今年公司主要有两个动作,发展线圈零售业务、启动拓展磁体细分市场。”目前,拓展新市场的准备工作已就绪,研发人员团队即将组建完毕。公司初步确定将重点攻关医院诊疗使用的1.5T和3.0T核磁共振系统所用磁体,还有主要用于动物实验的7.0T磁体,争取明年推出相关产品。

  大概是因为做线圈赢得的好口碑,目前磁体研发工作尚未真正开始,就已有几家医疗机构主动找上门来寻求合作。王杰说:“进入磁体市场后,公司将瞄准市场空白点下手,尽早打破国外企业垄断。根据公司远期计划,未来辰光将覆盖核磁共振的全系列细分市场,争取代表中国企业成为全球数字影像医疗设备部件行业的龙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