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份上世纪五十年代国企"师徒合同"沪上首次露面

03.05.2016  11:01

  “师傅”,一度是上海人口中的特别尊称,它背后体现出的,是徒弟对老师毫无保留教授技术精神的感谢与尊重。杨浦区档案馆提供了两份上世纪五十年代国棉十七厂的师徒教学合同,这也是该档案在沪上的首次亮相。历经岁月,纸已泛黄,但上面的内容依然辨识可见,其中“懂啥教啥”、“不隐瞒”等赫然其上,这也成为了申城“师傅精神”传承至今的最好印证。

   师傅不藏私写入合同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起,上海制造享誉全国,这其中有几代上海工人的汗水和努力,更少不了师徒情深的传承。言传身教,方能薪火相传,“师傅”当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个偶然的机会,杨浦区档案馆收集到了两份上世纪50年代国棉十七厂的师徒教学合同,其中一份落款时间为1953年4月16日,另一份是1954年5月1日订立的。虽然只是简单的油印文本,如今看来却是弥足珍贵。

  “这种特别的合同,可谓是上海企业得以迅速发展的时代见证。”杨浦区档案馆征集编研科陈毅敏告诉记者,当时师徒间订立教学合同主要是为了加强老职工对新职工的传帮带,提高技术水平,搞好生产建设。这两份教学合同上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详细规定了教学内容与完成时间、教学期间师徒双方保证贯彻条件、保证人保证贯彻条件等三方面内容,最后规定合同一式三份,师徒各执一份,领导一份,并分别由订立合同的师傅、徒弟以及保证人、批准人签名。

  据了解,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正在强力推进工业化的进程。上海的很多工厂都成为大搞技术革新的平台。在那个年代,知识和学问主要是靠学校老师的传授,而技术和手艺就是靠师傅和徒弟之间的传承。俗话说,“教了徒弟,饿死师傅”,那么当年那些老国企的师傅们,愿不愿意把自己的“独家秘笈”传授给徒弟呢?

  从合同上看,不藏私、用心教,成为了师傅的“保证”。记者看到,在涉及师傅的条款中,明确写着“懂啥教啥,不隐瞒,不保守,耐心教学,不急躁,不拖拉,遵守时间,经常注意改进教授方法”。这些语句平白甚至略带口语,但一个朴实的师傅形象跃然于纸上。

   劳模曾忆往昔“师傅精神

  国棉十七厂,曾是上海滩赫赫有名的“名牌国企”。资料显示,到1953年7月,该厂已拥有职工8000多名,纺锭逾10万枚,更涌现出了闻名全国的劳动模范———黄宝妹,她的事迹还被著名导演谢晋拍成了同名电影。如今,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国棉十七厂已搬迁到江苏大丰,原厂区改建为上海国际时尚中心。

  有意思的是,记者查询相关资料时发现,在《上海往事》的记录片中,黄宝妹和她的徒弟邵丽君也曾共同回忆过当年的“师傅精神”。黄宝妹如此说道,“当时讲的是,一朵鲜花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所以一个人不算好,要大家好,大家好对国家贡献越大。我自己毫无保留,有什么技术都教给她们,而且我会自动揽上去的。”对此,邵丽君感慨地表示,有这样的“师傅”,做徒弟的可谓三生有幸。也正是因为有着这种悉心传授,名师自然出高徒,邵丽君后来也成为工厂里的技术标兵、生产能手。

   时代发展延存至今

  时代虽然不断发展,但这种“师傅精神”对上海的职工来说,延存至今。

  如今,本市正在积极培育更多的“上海工匠”,到2020年,上海力争实现高级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重达到35%。“十三五”期间,上海将努力培养高技能人才20万名,新增技师、高级技师5万名;实施新一轮首席技师千人计划,新培养选拔500名首席技师,追加资助500名首席技师;新建立100个技能大师工作室,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达到100个。在技术革新、技术改造和技术难关攻克中,上海师傅们正在把绝招绝活不断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