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半任课教师不愿当班主任 岗位缺少职业幸福感

25.10.2016  18:09

  原标题:为何这些教师不愿做班主任?

  班主任,在家长和孩子们心目中总有那么一道闪闪的“光环”。不过,近日媒体调查显示:班主任岗位在教师中的吸引力日趋式微,有一半以上的任课教师不愿意当班主任,因为这个岗位缺少职业幸福感。记者就此采访了本市部分中小学教师,发现这一现象较为普遍,由于工作任务重、心理压力大等因素,相当多一部分教师宁可放弃津贴,也不愿担任班主任。班主任的一天:事多耗时压力大

  清晨6点30分,睡眼惺忪的李敏(化名)准时从家里出门,她必须转乘两部公交车,从彭浦新村赶到位于本市西南地区的一所初中,并在7点30分之前出现在教室里,监督学生上早自修。李敏是这所初中初二年级的班主任,管理早自修只是一天工作的开始。

  李敏扳着手指向记者介绍了她每天的任务,“除了早自修,8点必须去操场陪学生做操,眼保健操时间、午饭时间在教室里维持秩序,放学后监督值日生工作,有时常常要忙到6点多才能下班。”李敏说,这还只是班主任工作的“冰山一角”,每逢学校艺术节、运动会,组织队伍、排练节目等等各种琐事总是扑面而来,每年暑期的家访工作必不可少,“时不时还会有任课老师来告状,哪个学生不交作业啦、哪个孩子考试作弊啦,诸如此类,都要班主任来管。”她坦言,最怕碰到的就是学生之间发生打架、伤害事件,“如果发生类似事件的话,不仅耗时而且耗费精力,碰上家长通情达理的还好,如果碰上个别不讲理的家长,如果处理不得当,不仅问题得不到解决,还有可能使矛盾升级。

  李敏告诉记者,她是英语老师,除了教学任务外,每天花在处理班级事务上的时间至少需要3个小时左右。据媒体调查显示,班主任平均每天用在班级事务工作(不包括教学工作)上的时间为4.08个小时,按照8小时工作制算,班主任把超过一半的工作时间用在了管理班级事务上。

   宁愿集中时间和精力把课上好

  相关媒体调查显示,除一部分中小学班主任是由任课教师自愿选择应聘外,大部分教师是服从学校分配做班主任工作的。究其原因,教师们普遍反映班主任工作任务重,心理压力大,物质待遇低,缺少职业幸福感。

  来自本市某中职学校的王老师宁可放弃每月上千元的津贴,也拒绝担任班主任。她坦言,“教育无力”是她坚持辞掉班主任职务的主要原因。“班主任的主要职责之一是教育管理学生,不过与小学、初中生相比,处于青春期叛逆阶段的中职学校的学生管理难度相对更大。类似打架等事件时有发生,上课讲话、看手机更是家常便饭。学校规定不许对学生进行体罚,讲道理则被学生当作耳边风,有时真的感觉无从下手。”她告诉记者,本来学生之间发生的严重事件应该由学校出面共同处理,但校方往往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由班主任一人处理,造成班主任“孤军奋战”,身心疲惫。因此,即便学校的班主任津贴高达上千元,她也没有主动请缨,“在上课和班级事务之间选择的话,我宁愿集中时间和精力把课上好。

   双班主任制”尝试分解过重压力

  “眼下愿意主动担任班主任的老师的确不多。”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的本市某小学校长分析道,班主任岗位之所以缺乏吸引力的两个主要原因在于:压力大、工作量多。“尽管不少学校对班主任的津贴都增加到千元以上,但这笔钱与班主任的付出相比,并不算多。

  她认为,改变目前这一现象的办法在于,一是让付出和回报成正比,“班主任比任课教师要承担更重要的责任,从其工作量、岗位责任、工作难度等各方面综合考量,他们应比现在得到更多的回报,这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回报,比如提高岗位津贴标准,他们还应有更广阔的职业前景。”二是减轻班主任的岗位负重,例如目前本市部分学校试行的双班主任制度,通过分解班主任的工作职责,让两人承担一人工作,更好地实现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