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扣除价格因素人均可支配收入增7.2%
在转型升级和全面深化改革稳步推进的2014年,广东依然交出了一份较靓丽的经济成绩单。
省统计局22日发布的2014广东经济年报显示:2014年,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7792.2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8%,高出全国0.4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2%,二季度增长7.8%,三季度增长7.7%,四季度增长8.2%。
“2014年,广东经济总体保持稳定发展态势,同时稳中有升。”省统计局局长幸晓维表示,虽然增速较上一年(8.5%)有所回落,但呈现出了诸多亮点,除人均GDP首次超过1万美元,经济结构调整再显成果,增长质量效益表现优异,新业态蓬勃发展。
■亮点一
结构调整再显成果: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升至49.1%
2014年,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粤东西北振兴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以及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带战略的确立,推动广东经济结构继续调整,促进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从统计数据看,经济结构调整最突出的表现是三大结构性指标提前一年达到“十二五”规划预期目标。2014年,按经济普查以后的核算口径计算,广东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9.1%,提前一年实现“十二五”规划48%的预期目标。广东城镇化率略超68%,提前一年达到“十二五”规划68%的预期目标。广东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初步预计达到2.36%,提前一年实现“十二五”规划2.3%的预期目标。
此外,若干领域的结构变动也展示出积极的态势。
1.投资结构:
工业技改投资增23.3%
投资是稳增长的重要手段,令人欣喜的是,统计数据显示:广东2014年投资结构变化较为契合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投资质量和效益提升。
2014年,全省服务业完成投资17135.89亿元,同比增长15.9%,三次产业投资结构调整为1.3∶32.6∶66.1,服务业投资比重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金融业投资累计增长27.5%;民生领域投资保持较快增长。
湛江钢铁、中委合资广东石化、中海石油炼化改扩建及乙烯工程等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工业完成投资8400.04亿元,增长17.3%。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首批总投资330多亿元的13个项目开工。高耗能工业投资增长放缓,增长14.4%。与此同时,对工业企业的技术升级改造力度加强,全省完成技术改造投资2668.24亿元,增长12.5%,其中工业技改投资1867.59亿元,增长23.3%,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22.2%。
2.产业结构:
高技术制造业完成增加值增11.4%
2014年,广东产业结构继续优化,现代产业占比提升,产业结构更趋高级化。
三次产业结构继续调整,2014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4.7∶46.2∶49.1,第三产业占比继续提高0.3个百分点。现代产业比重不断提升。预计现代服务业增长8.3%,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58.1%,占比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完成增加值7546.10亿元,同比增长11.4%,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25.7%,占比比2013年提高0.6个百分点。先进制造业完成增加值14103.95亿元,同比增长9.2%,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48.1%,比2013年提高0.2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发展,新一代显示技术、新型动力电池、北斗卫星导航应用等投入生产。
3.贸易结构:
工业品内销比重达71.3%
尽管去年广东进出口总额略有下降,但工业品内销占比提升,一般贸易保持良好增长态势,贸易结构优化。
2014年,广东工业品实现出口交货值33358.92亿元,增长5.7%,实现内销产值83039.89亿元,增长11.0%,内销占工业销售产值的比重达71.3%,同比增加0.5个百分点。进出口结构优化,反映对外贸易自主发展能力的一般贸易自年初持续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完成进出口4157.6亿美元,增长12.7%,一般贸易进出口额占比提升至38.6%。加工贸易中“委托设计+自主品牌”方式出口占出口总额比重提高到66%,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量占全国近七成。
4.区域结构:
粤东西北GDP增速比珠三角高1.5个百分点以上
自《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出台以来,粤东西北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发展,2014年,粤东西北经济增速快于珠三角,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初显成效。
珠三角对粤东西北的对口帮扶力度进一步加强,省政府推动设立121亿元粤东西北振兴发展股权基金,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13个原中央苏区经济发展,粤东西北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扩能增效、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和新区建设为抓手,推进钢铁、石化等大项目的投资建设,促进经济加快发展,缩小与珠三角差距。2014年,粤东西北地区多数经济指标增速高于珠三角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2%,比珠三角高5.9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9.6%,比珠三角高15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8%,略低于珠三角;进出口增长6.9%,比珠三角高8.6个百分点。全年粤东西北地区GDP增速比珠三角地区高1.5个百分点以上。
■亮点二
增长质量效益表现优异:
企业利润增速
比全国高11.2个百分点
虽然增速出现回落,但广东经济增长质量效益表现优异。2014年,广东经济增长质量效益继续保持较好水平,财政税收收入增速在全国居于前列,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首先,财政税收依然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态势良好。2014年,来源于广东的财政总收入19080.13亿元,增长12.5%。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060.06亿元,增长13.9%。全年税收收入增长平稳,国税收入突破万亿大关,达到10152.21亿元,增长12.5%,收入总量连续20年位居全国首位,其中先进制造业、金融业和“营改增”现代服务业等体现经济结构调整成效的税收增速均在20%以上。地税收入突破8000亿元,增长11.1%,税收规模连续21年居全国地税系统首位。
其次,企业利润亦保持较快增长。1-11月,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559.62亿元,增长16.5%,比全国利润增速高11.2个百分点,亏损面下降至16.3%,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5.5%,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在2013年增长超过20%的基础上继续保持较高增速,表明企业在应对市场风险、降低生产经营管理成本、推进产品升级换代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
同时,居民收入稳定增加。全省实施2014年城乡低保最低标准,各类地区低保最低标准提高45元至102元不等;企业退休人员月平均养老金增长10.4%;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至每月每人80元。根据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全年广东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685元,同比增长9.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2%。其中,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46元,同比增长10.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3%;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48元,同比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4%。
此外,能耗水平持续降低。2014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4496.91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6%,比工业生产增速低10.0个百分点。全省节能降耗年度预期目标有望完成。
■亮点三
新业态蓬勃发展:
网上零售额高速增长70.7%
尽管身处转型升级爬坡越坎的关键期,但广东经济仍然保持了中高速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广东经济发展活力充沛,信息消费、网购、高铁出行等新业态发展迅速,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经济年报显示,预计2014年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增长8.3%,比整体服务业高出0.1个百分点。受厦深线班次增多、南广贵广高铁开通影响,高铁客运强劲增长,完成客运量8517万人次,增长62.0%,占整个铁路运输的37.0%,占比同比提高11.3个百分点。2014年,通信业务总量增长13.5%,3G移动电话期末户数达4981.24万户,同比增长11.5%,4G移动电话上半年开始起步,三季度末用户达646万户,年末飙升到1470万户。2014年,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增长36.3%,营业利润增长21.4%;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增长11.9%,营业利润增长9.8%;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业实现增加值增长7.8%,同比提高4.8个百分点。同时,与信息消费相关的通信器材类消费增长加快,2014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通信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长22.0%,增幅同比提高12.2个百分点。
网购保持火爆,增长迅猛,受广货网上行活动及年底“双十一”等电商活动推动,传统实体商业积极发展网上销售,2014年全省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实现网上零售额高速增长70.7%,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3%,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约1.1个百分点。网购等电子商务带动邮政、快递服务市场持续快速发展,2014年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增长71.1%。
南方日报记者 黄应来 通讯员 王文森 严洁 粤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