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大学校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讨会发言摘要 让校训成为涵养核心价值观的载体
上海理工大学的校训石 董剑戟摄
本期主题
校训根植于传统文化,是大学精神的凝练表达。校训中传递的价值信念,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有着高度的契合。今年4月,本报开辟《校训的故事》专栏,寻访一批知名大学和部分历史悠久的中小学“校训”背后的故事,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展示校训的文化传统和正能量,引起热烈反响。
6月24日,由光明日报社、上海市教卫系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上海理工大学联合举办的“大学校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讨会在上海理工大学举行。来自10所大学的专家学者和师生代表就挖掘和践行校训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开进一步讨论。本版今日摘编部分发言,以期引起更多人关注好校训、传播好校训,让校训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大学校训要有传承性与崇高感
光明日报总编辑 何东平
中国的高校历史最长的为百年左右,在过往的历史中,中国高校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校训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它如此触手可及,又具有很强的传承性。
为什么近段时间整个中国社会高度重视核心价值观问题?为什么高校不断地讨论大学精神问题?就是因为这些问题亟须解决。我们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阶段,众所周知,高等教育已经告别了以往意义上的精英教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在这个情况下,高校在形势的驱使下,容易形成功利化的追求,这恰恰与大学精神不相符。在我们这个时代,提倡大学精神,是提倡大学要影响社会而不是简单地适应社会;是要培养整个社会的栋梁,而不是为了满足某种职业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探讨校训精神就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校训和一般的校园文化或作品不同,它是师生员工对历史认识的最大公约数,同时要比最大公约数略高一点,具有一定的崇高感。没有哪个民族不讲信仰,个人的人生哲学、信条、谋略很难上升为信仰。任何时候都可以宣布于众人、可以向全世界公布的才叫信仰。校训背后是信仰,是整个国家、民族、人民的追求在高校层面的体现。所以我们可以为那些目前还没有形成校训的高校提供一些参考意见,校训不是简单地把学校办学想法归纳出来就可以,还要有崇高感,可以宣布于所有人,在高校之林有特色,让师生员工任何时候讲起来都能自豪、自信、自立。
发掘大学校训的育人功能
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书记 陈克宏
高校是学校教育体系的高端和龙头,是文化传承创新的高地,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大使命。充分发挥高校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独特功能,切实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既是高校的责任所在,也是高校的光荣使命。
在高校众多的育人元素中,校训由于其高度浓缩了学校的办学理念、治校精神和文化传统等内涵,因而具有十分独特而有效的积极作用和深远影响。近几个月来,《光明日报》开设的“校训的故事”专栏,向我们生动展示了国内多所名校的校训在成就学校辉煌发展历程中的巨大作用和影响。这不仅为全社会从精神层面来认知我们的百年名校提供了很好的途径,也为高校更加自觉有效地发挥校训在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的独特作用提供了重要启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只有进行时,没有休止符。我们要持续不断地做好这项工作,贵在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行胜于言,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每个人都能感知它、领悟它,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充分挖掘与发挥校训在这个方面的作用和影响,是贯彻落实这一思想的很好的举措。如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相关机制与载体,使高校校训对师生和社会发挥更大的价值引领作用,值得认真探索实践。
开拓校训精神内涵
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李琪
校训,是体现一所高校历史人文价值底蕴之深厚的思想。训,称之为一种规范、规则,一种价值理念,它里面有很多哲学需要我们好好研究。一所好的大学不仅有大楼、大师,我认为更要有种大境界,这种境界就应该在校训当中有非常直观的、富有底蕴的展示。
发挥好校训的文化传承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中国的大学已经走过了百年历史,焕发出不同的生机,这种生机主要有这么几个要素,第一,依赖于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这是大学发展的根基和命脉;第二,在东西文化的交流当中,获得和而不同的文化发展;第三,大学文化背景、历史、创建理念也体现在校训中,我们要把背后的校训故事讲好,更加领悟到与时俱进的精神。
发挥好校训的价值引领作用。校训是大学传承下来的理想追求和行动指南,应当具体践行在教学、科研、管理各个方面,蕴含在大学的无形理念和有形制度规范中。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做了非常精准的概括,叫“两化三德”:“两化”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三德”是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大德问题讲的是价值目标,公德问题讲的是价值取向,私德问题讲的是价值守则。这就是我们当前进一步开拓校训精神内涵的价值引领。
校训精神与核心价值观互通共融
上海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沈炜
一所大学的校训,往往是这所大学的“育人之纲”与“精神之气”,是师生的价值尺度与精神导向。从这个意义上讲,对大学校训中蕴含精神的解读与丰富,是培育高校青年学子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
上海理工大学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高校,其“信义勤爱,思学志远”的校训,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多维阐释。校训从“为人”的角度倡导“信义勤爱”,进而从“为学”的角度倡导“思学志远”,既在个体层面融入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优秀品质,又在社会层面贯穿了“自由、平等、公平、法治”的美好追求,进而激发大学生在国家层面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学习原动力。八个字的辩证统一,共同构成了上海理工大学的大学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互通共融,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提供了生动载体。
校训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其内容和形式与传统文化有着继承和发扬的关系。弘扬大学校训精神,就是使校训精神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发挥校训精神的思想引领功能,就是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因地制宜的思想土壤。发挥校训精神的文化认同功能,就是要弘扬校训精神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发挥校训精神的价值导向功能,有助于坚守高校的学术品质,营造“宽容失败、注重创新、聚焦前沿、倡导协同”的学术氛围,彰显大学的责任担当与经世致用情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校训关乎大学的软实力建设
东南大学副校长 林萍华
现在,大众化教育变得越来越关注职业,职业追求使大学教育缺乏对高等教育内在价值的关注。由此给我们带来的现实困惑是,大学的教育目标,是刻意提升学生的个人竞争力,为他们做好职业准备,还是着力打造优秀的公民,成就社会的整体福祉?
讨论大学的文化建设,如果不意识到这样的变化和困惑,会使我们远离学校的办学现实。以校训作为切入,就大学精神和核心价值的凝练、校园文化建设以及校风建设等问题展开进一步的研究与思考,是大学软实力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
大学不是职业培训所,而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创造性思想的发源地,体现为服务长远需求的价值定位。重新梳理或强化大学精神,既要很好地吸收中国大学精神传统,借鉴西方大学的教育理念,同时,更要体现时代精神、体现大学服务性的行业精神。
校风、教风和学风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和气质,是衡量和评价一所大学的办学品味、育人环境和社会声誉的重要标志;校风、教风和学风又是大学治理与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保障,是学校软实力的重要体现。高校必须重视、研究和参与校风、学风和教风建设,并建立学风教风建设的长效且可行的机制,这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非常重要的方面。由校训切入,展开对大学精神、校园文化和校风的深入思考与建设,十分必要,任重道远。
大学校训贵在坚守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任友群
能让学生铭记于心的校训绝不是靠文字的争奇斗艳,而在于让人能从校训这篇最短的文章中咀嚼出大学的味道。从《光明日报》刊发的《校训的故事》专栏,我们可以看到,名校校训的背后都有一些能让本校师生口口相传的故事,要么源于某位校长或某位先贤对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的思考,要么溯及大学与社会互动发展的某些事件或某段历史。就像每一位华东师大人提起师大精神,都能脱口而出首任校长孟宪承提出的大学理想——“智慧的创获、品性的陶熔,民族和社会的发展”。因此,校训是大学对其自身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和精神高度凝练的符号表征和个性表达。
校训之味,还赖于坚守践行。历经一定历史积淀后,大学校训已经和大学自身紧紧联系在一起,成为大学不朽的灵魂。校训的意义更在于践行,它不单是师生个体立身处世、从教求学的规范,更是学校坚守大学之道的“精神围墙”,引领着大学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咀嚼校训之味,品味的是大学的文化,回味的是信仰的力量。在校训变与不变的思辨之间,我们获得的是有所必为与有所不为的大学之道的深刻感悟。
以校训为抓手养成大学精神气质
复旦大学教授 王立诚
大学校训应该是大学办学宗旨的集中体现,而且是这所大学办学特色的昭示。校训所宣示的便是这所大学的价值取向,其中既有反映社会普遍期望的一般性价值取向,也有反映大学特定办学方针的特殊性价值取向。
在当今中国的大学中,追求学校规模的大而全、学术标准的高精尖似乎成为一种普遍趋势,对学生道德训育也空泛和流于形式,这使得中国的大学趋于雷同,所区别的只是是否“世界一流”“亚洲一流”“中国一流”或“某省一流”,忽视各校自身在知识传授和育人方式上的特色,许多大学的校训也往往缺乏对特殊性价值取向的宣示。
在当今中国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更普遍需要的是有特色的大学。因此,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要求下,以在校训中明确大学的特殊性价值取向为抓手,形成符合大学自身条件和社会需要的办学特色,养成其特有的精神气质,不失为当今大学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用艺术方式弘扬核心价值观
青年钢琴家 陈洁
做什么人,立什么志,具备什么样的道德素养,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培养人才、服务社会和传承文明的高校组织,肩负着关键性的任务。
我毕业于有着顶级音乐家摇篮之称的美国费城柯蒂斯音乐学院,顶着如此光环的名校其校训朴实无华——“在实践中学习”——简明扼要地表达了完美来自于不断练习。党的十八大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提出了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海理工大学的校训“信义勤爱、思学志远”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高度契合。
上海理工大学自2012年成立音乐系之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结合科技与艺术,短短两年内不断在文理交叉的课程建设与实践性教学方面进行突破。音乐系师生两度获选参加由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主办的《五月的鲜花——我们的中国梦》五四青年节全国高校优秀文艺作品展演,结合声光电技术与民族音乐的“中国梦”系列作品更是获得人民网网络投票“最受欢迎作品”。作品以艺术的手法将上海理工大学校训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带向全国。可见,用艺术的方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可行,而且效果明显。
校训教我们做人做学问
复旦大学研究生 申宸
复旦校训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这首先告诉我们的是做学问的道理,但绝不仅仅是做学问,还在教我们做人。
复旦校训是李登辉老校长在任时定下的,回答这个问题,我仍想借用先生的话。70年前,李校长告诫当时处于时代大变局中的复旦学生,你们“应当为社会服务,为人类牺牲”,“服务、牺牲、团结,这是复旦的精神,更是你们的责任”。这就是校训更深一层的意思,不仅仅是做学问,还应服务社会、服务国家,还要有“兼济天下”的社会关怀和家国情怀。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校训故事”,不同学校的校训,在文字不同的背后却有共同的内涵——都是做人做学问的道理。一所学校的精神并不在于他培养出了多少大师、精英,而在于普通的毕业生怎样去看待和践行校训教导他的道理。
用校训校风滋养青年心灵
清华大学教授 肖贵清
大学校训所承载的是一个学校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是高等院校办学理念和治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学校的精髓和灵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清华大学的校训,著名哲学家、国学大师张岱年曾经将其归纳为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是我们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来源。大学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滋养青年学生的心灵。青年人的价值取向决定着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要把大学校训为核心的校园文化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做到“明校训、崇校风”,继而身体力行,大力推广到全社会,这是高校必须担负的重要使命。
用校训传播核心价值观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刘建军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者是涵养和被涵养的关系,就是用传统的优秀文化涵养社会主义价值观。培育核心价值观,一是指进一步从理论上提炼和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指对公民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这两方面都需要“涵养”的作用。
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开辟文化和实践上的活水源头和多样化渠道。比如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深化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开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活动等,要进一步拓展涵养核心价值观的渠道,通过大学的校训文化传播核心价值观也是比较新颖、很有意义的一个方面,值得期待。
校训体现大学精神
复旦大学教授 高国希
大学,是一个研究学问、探索真理的地方,大学校训是大学精神的体现。很多百年老校的校训既融入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又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既拥有世界的视野,又彰显中国的情怀。
以校训作为切入点,对大学精神展开进一步的研究,是大学文化软实力建设不可或缺的途径之一。校训发挥着“润物细无声”的育人作用,简洁明了地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做人,比如学校以校训作为道路的名称,能时刻提醒学生牢记校训的教诲,树立社会责任、国家担当和世界关怀。
校训和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
南京大学教授 杨德才
大学,尤其是著名大学,往往是通过校训这种最简洁最凝练的方式让人了解这所大学的人文精神、办学目标。在当前中国各大高校,校训不仅展现了大学精神,而且也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训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脉相承的。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三个层次来理解,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大学作为公民价值观培养、传播最重要的阵地,既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融入校训教育中,又可以通过师生的切身感受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核心价值观的特殊表现形式
南开大学教授 武东生
大学校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个人理解就如同马克思主义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关系一样非常有意义。大学校训是在大学探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大学的校训显示着不同学校的教育特点,同时又标志着不同学校的特性。核心价值观传承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基因,也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历尽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同时还承载着我们每一个人美好的愿望。大学校训所集中体现的价值和标准,是社会所认同的价值观念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高等学校具体实际上的结合。
校训与核心价值观契合共振
中山大学教授 钟明华
校训是大学精神文化皇冠上的明珠。校训所体现的大学精神从根本上讲,就是一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同构性、互补性和层次性,它们之间的关系主要是一种精神的契合和效果的共振关系。大学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契合的根基是“理性”。
在大学精神建设中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遵循精神价值的生成和传播规律,找到有效的介质输送。一是要塑造大学独立自主的精神气息,以大学精神的独立性和卓越性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要塑造大学师生的精神人格,使之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主体;三是要塑造大学积极向上的社会文化,营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土壤。
大学校训直接影响青年的价值追求
上海理工大学教授 陈大文
大学校训是一所大学对其历史传统和文化精神的抽象表达,是大学之魂,直接影响着青年的价值追求,进而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挖掘大学校训的文化内涵及价值意蕴,探寻和思索大学校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特殊意义。大学校训是大学精神的高度凝练,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是大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形载体。
日期:2014年6月28日 来源: 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