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4月"搬"上海:118件国宝文物 洞窟复制精确到毫米
东方网记者熊芳雨、曹磊3月29日报道:不必越过山川湖海,在上海,你就能感受到来自敦煌莫高窟的震撼与绮丽。这不是纪录片,也不是图片,而是真实存在的还原石窟。东方网记者获悉,将于4月中旬在上海中心开幕的“丝路敦煌·幸福生存”文物展,第一阶段布展的3个莫高窟已复制完成。
飞天形象
走进1:1复制的3个敦煌莫高窟洞窟,仿佛是穿越了一道时空之门,扑面而来的佛像、飞天、伎乐、仙女,各式各样精美的装饰图案,把千年前的繁华再现于眼前。
记者了解到,贴在洞窟中的墙纸,都是根据“数字敦煌”资源库中精确到毫米的照片打印而成,所有尺寸位置都极其精确,拼接口做了特殊处理。整个洞窟虽然是复制品,但也足以感受到真品的的震撼效果。
莫高窟西魏第285石窟全景
其中,最靠展厅门口的洞窟复制的是莫高窟西魏第285石窟。第285窟是莫高窟代表性洞窟之一,在西魏时期开凿,窟内北壁有题记,是莫高窟最早有纪年的洞窟,也是早期内容最丰富的洞窟。窟形呈平面方形,覆斗形顶,西壁开3个圆券龛,南北壁各开4小窟,这些小窟系供禅僧习禅修行、礼佛观像之用,也被称为禅窟。
285石窟人面鸟
窟顶四披绘飞天、雷神、飞廉、朱雀、乌获、开明、伏羲、女娲等,其中在北披顶上有人面鸟的形象,不久前的韩国平昌冬奥会开幕式表演中也出现过类似的人面鸟形象。整个洞窟画面虽纷繁复杂,但却统一在“禅修”这一主题当中。洞窟壁画从人物形象到服饰,充分体现了中原文化元素,展示了当时的文化融合。
第220窟全景
另一复制的第220窟是莫高窟最重要的初唐洞窟之一。1943年,将表层宋绘千佛剥离后,发现了保存完好的初唐壁画。每幅都为上乘之作,其中之维摩诘像乃人物画之精品。
龛顶壁画已经残缺,现存部分因多年在宋画的覆盖下,至今保持着明亮的色调,朱色的线描清晰可见。所画菩萨群像和优美生动的供养菩萨,显示出初唐龛顶装饰华丽、细腻而宁静的艺术风格。
220左壁菩萨像
左壁的阿弥陀经变,是根据《佛说阿弥陀经》画成的西方极乐世界图,是莫高窟出现最早、场面最大的净土变。
榆林第29窟全景
首次亮相展出的榆林第29窟,位于榆林窟东崖北端的上层,覆斗顶形窟,创建于西夏,元代并补画窟顶壁画。窟室内不同程度的遭受烟熏。此窟壁画从内容到形式均具有比较典型的西夏风格,为西夏晚期的成熟之作。就地方和民族特色而言,第29窟是榆林窟西夏意味最浓郁的一窟,是敦煌石窟晚期艺术的代表窟。
榆林第29窟壁画
墙壁上画的三身男供养人,均头戴云镂冠,冠带后垂,身着圆领窄袖长袍,腰两侧有护髀,束带,着乌皮靴,属西夏武官服饰。面前均有西夏文榜题。跟随在第二身后面的儿童像,免冠,头顶秃发,反映出西夏人的秃发习俗,这身儿童像是画在纸上后剪下贴在窟壁上的。
策展人米丘告诉记者,选取这三个洞窟因为他们分别是唐代早期、中期、晚期最典型的代表,不论从保存完整度、内容丰富程度上,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如莫高窟西魏第285石窟,是所有石窟中保存最完整的,佛经故事最丰富的,壁画上还有很多大家熟悉的飞天形象;而榆林第29窟,能明显看出和前两个洞窟风格不一样,就民族特色而言,是所有洞窟中西夏意味最浓郁的,是我们民族交流、融合的代表。
马踏飞燕
在完成第一阶段布展后,包括铜奔马(马踏飞燕)在内的展品将从甘肃起运,送至上海中心展馆布展。铜奔马也称以“马踏飞燕”,或“马超龙雀”,上世纪80年代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并一直被沿用至今。据悉,这也将是铜奔马第一次来沪展览。
本次展览首次由国内7家博物馆共同参与,包括敦煌研究院、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简牍博物馆,兰州市博物馆,灵台县博物馆,清水县博物馆携手呈献共计118件国宝文物及10件敦煌藏经洞国宝经书,其中国家一级文物35件、二级文物51件、三级文物6件,如此数量之多及质量之高展品集体参展,极为罕见,文物实物展示将结合高科技互动、虚拟现实等形式,带来一场震撼的“浸入式”观展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