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综述

16.10.2017  13:21

21世纪是人才的世纪。在这个时代,拥有卓越的人才,就意味着在大国角力中拥有了最重的砝码,寻找到了最强有力的支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坚强领导下,“尊重人才、造就人才”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正如习近平所说:“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我们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

正是这种对于人才的渴望,成就了我国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一片沃土,在这丰沛的雨露滋养下,我国的科技队伍人才辈出,他们正在以自身对科学孜孜不倦的探索,为共和国搭建更加美好的明天。

百川汇流,以赤子之心报国之厚望

在安徽省合肥市的西郊,有一座占地2.65平方公里的小岛,这里林木繁盛、环境幽静。然而对于王俊峰等8名哈佛博士后来说,这座不大的小岛却有着无与伦比的强磁力,其力量大到足以将他们从大洋彼岸环境优越的实验室吸引到这里。

因为这里是祖国的一方沃土,这里有他们足以用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

这座被称为“科学岛”的小岛,是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所在地,今年8月,8名哈佛博士后集体回国,到这里创新创业的事迹经媒体报道,被海内外科学界广为传颂。

“现在,世界科学研究的中心正在由西方转移到东方,并已形成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这8位博士后的回国之路铁定是走对了。”一位网友如是评论道。

事实上,“哈佛团队”的故事,只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的一个缩影。

2013年10月,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的庆祝大会上,习近平面对海外的莘莘学子,热情地发出了来自祖国的召唤:“我们热诚欢迎更多留学人员回国工作、为国服务。”而此时,距离十八大胜利闭幕还不足1年的时间。

此后,一系列的人才引进政策不断拓宽着海外赤子回国的道路——国家“千人计划”在深入实施中突出“高精尖缺”导向,目前已累计引进6000多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各省区市先后实施地方引才计划,这些引才计划与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中科院“百人计划”等部委引才计划一起,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相互衔接的引才格局。

据统计,2006年,我国人才出国与回国人数比例为3.15∶1,然而到2015年,这一比例已经下降至1.28∶1。数据是冰冷的,但冰冷的数据背后,却是一片无比火热的场景——来自五湖四海的海外人才如百川汇流,为百年中国梦的实现而齐聚华夏。

壮丽如斯,世之盛景!

在这场依然激荡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海外人才归国潮中,有一朵叫做鲍捷的“浪花”。作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鲍捷曾在美国多所高校学习工作了多年。然而在2013年,他却毅然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祖国,因为他觉得,祖国能够给科学家提供更大的舞台。“希望我的研究在中国土壤里成长起来,这个价值远远比在美国要大。”

回国后,鲍捷在清华大学建立了量子点光谱集成实验室。他喜欢国内的科研氛围,更深刻感受到祖国无处不在的活力。“回国永远都不晚。在中国,机会永远都有,要我们自己去挖掘。”

是的,回国永远都不会晚,报国也永远没有过去时。正如习近平指出的,广大留学人员不愧为党和人民的宝贵财富,不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生力量。党、国家、人民为拥有并将更多拥有这样一大批人才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千帆竞渡,圆事业梦想扬国之英名

2016年12月31日,岁末年初之际,华夏大地沉浸在辞旧迎新的喜悦中。当华灯初上,万家灯火,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新年致辞更像是为刚刚过去的一年所作的一篇全面总结。

在这篇“总结”中,习近平列举了4项最为国人所骄傲的科技成就,分别是“中国天眼”落成启用、“悟空”号在轨运行、“墨子号”飞向太空、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遨游星汉。

短短的几十个字,却将一座由中华科技英才用心血和汗水铸就的科技丰碑折射得光彩照人。

而在2014年6月召开的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也在发言中为两院院士和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点赞”。习近平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科学技术界、工程技术界的杰出代表,是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

十八大以来,伴随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全面铺开,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被进一步破除,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巨大创新潜能被最大程度地激发出来,他们正在用一项项让世界惊叹的科技成果,诠释着使命与担当。

就在不久前,在线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两篇来自同一国家、同一科研团队的研究论文同时发表了。我国量子科学实验卫星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及其同事的名字,一起出现在了这本世界知名的学术杂志上。

这两篇论文同时宣告了两个“第一次”:完全由我国自主研制的世界上第一颗空间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了从卫星到地面的量子密钥分发,以及首次从地面到卫星的量子隐形传态。

对于“潘建伟”这个名字,相信只要对量子通信稍加了解的人,都不会感到陌生。这位世界量子通信领域的领军人物,用自己几十年的坚持,和同事们一道,让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站到了最前沿。正如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所评价的那样:“潘和他的同事使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因而也使整个中国——牢牢地在量子计算的世界地图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如果说潘建伟和他的同事用自己的努力,为祖国的科技星空点缀了一颗耀眼明星的话,那么,这片星空从来都是璀璨的。因为除了他之外,有凭借在植物提取的青蒿素为全世界亿万病患解除痛苦,并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屠呦呦;有全职回国十年,在细胞凋亡机理方面连续取得重大突破,并荣获“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的中科院院士施一公;有新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以八旬高龄获得国际气象界最高奖——国际气象组织奖的中科院院士曾庆存;有凭借在青藏高原冰川和环境研究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以亚洲人身份首获有“地理学领域诺贝尔奖”之称的维加奖的中科院院士姚檀栋……

这5年,科技创新受重视程度前所未有;这5年,科研人员受关爱程度前所未有。

在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科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中国“氢弹之父”于敏获最高科学技术奖,习近平弯下腰向坐在轮椅上的科学家颁发奖励证书,并同他热情握手,表示祝贺。习近平这一“礼遇”老一辈科学家的画面让人印象深刻。

此前,在新春佳节之际,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为默默无闻奋斗在科研一线的科学家们送上祝福,这不仅是对科学家们的肯定和鼓励,也是对广大科技人才的最高认可,更是对他们攀登科技高峰殷切的期许。令人欣慰的是,面对这样的期望,我们的科研队伍不辱使命,砥砺前行。

接力科学,传前辈精神展国之宏图

9月15日,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工程总工程师兼首席科学家、有“FAST之父”之称的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南仁东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此时,距离FAST正式投入使用一周年只差10天。

每当一位科技巨擘猝然离世,留给人们的除了悲痛和惋惜之外,还有一种一段历史被终结的怅然。这一点,从南仁东离世后,他的同事、挚友和学生的怀念文章中不难发觉。

然而,历史是不会被终结的,因为传承历史是每一个后人的责任。

就在南仁东去世几天后,中科院党组印发了《关于开展向南仁东学习活动的通知》,要求全院科研人员主动学习南仁东先生的爱国情怀、科学精神、高尚情操与杰出品格,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努力奋斗。

“南仁东淡泊名利,像他这样兢兢业业做一件事情的人是年轻人学习的榜样。”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包曙东说。

同样成为榜样的,还有被称为时代楷模的吉林大学教授黄大年。正如习近平对黄大年先进事迹所作的重要指示中强调的,我们要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学习他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

我们还不能忘记扎根太行山区三十余载,立志做“太行新愚公” 的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不能忘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为我国数学事业奉献毕生精力的数学大家吴文俊院士;不能忘记我国高温合金研究的奠基人,被誉为“两院元勋、国之栋梁”的两院院士师昌绪……

先人已逝,后辈仰之。

2015年1月,被人尊称为“布衣院士”的中科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小文因病逝世。在李小文离世两年之后,在他博客的留言板中,一位叫陈楷翰的学生留下了一个网址链接,那是他编写的一本关于博物学的书稿的前言部分。在留言中,这位学生给已经去世的老师写下了这样一句话:“老师,我做到这步了。”

我们无需猜想在这句话的背后,有着怎样的一个故事。我们只需要知道,在这只言片语之间,有一种传承在流淌,在闪光,在发扬光大。

是的,这就是我们的科研队伍,他们有着先辈留下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有着党和国家最殷切的期望和支持;他们有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满腔热爱,他们有着向科技最前沿进发的豪情壮志。面对世界创新发展的新趋势,他们在用行动向祖国宣誓——以此生之志,报国之重托!